康熙四十三年六月,雍正皇帝之長子弘暉,卒。

+++++

弘暉自初二那日在貝勒府小花園裏失足落了水被救起之後,就病來如山倒。高燒不退、咳嗽、畏寒,昏迷不醒。在大夫的建議之下到現在都還一直就躺在將他救起時送往的臨近花園的房間,而沒敢抱回他自己的處所。怕來回顛簸會加重了他的病情。

誰都沒有想過事情會展到今日這樣的地步,弘暉的身體之差,更是眾人始料未及的。但想來也是,如今雖然已近夏天,可那池塘裏的水仍是冰冷的。加上弘暉的身體自幼就十分贏弱,那拉氏本就照顧的極為辛苦……

弘暉的奶娘和照顧他的丫鬟由於照顧小阿哥不當又說不出小阿哥為何會無故落水的所以然來而被那拉氏下令仗斃;當天那個時分在貝勒府花園裏經過的、出現的人則集體遭了殃。包括走動的丫鬟與家丁侍衛。胤禛的兩個妾侍張氏與王氏更是當其衝,被傷心過了頭的那拉氏仗責過後,趕出了府。

隻是饒是如此,弘暉的落水真相,仍是不明不白的——在那拉氏眼裏是不明不白的。但是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確實是自己不小心,才會落入水中。或許是為了賞魚,或許是為了其他什麽的,人們不得而知。因為,他從被救起到現在已經三天了,仍還未清醒過。

最後,還是胤禛的出麵,才阻止了那拉氏將事情繼續‘瘋狂’的牽連盤查下去。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感慨,做母親的,為了孩子,真的是什麽瘋狂的事都做的出來!然後,瘋狂過後,冷靜下來的那拉氏平日裏除了照顧孩子以外,便是十分虔誠的跪在佛堂,為孩子乞求神靈的保佑。

可是弘暉的情況卻越來越不容樂觀:京城的大夫對弘暉的病都束手無策,請來了宮中的太醫亦是如此,甚至連胤禛專門請旨傳來的宮中太醫院院正,都是整日愁眉苦臉的樣子。這樣的場景,不會沒有人預感得出即將生什麽事,是人們都不願去承認罷了。

而聽晗這三天來,除了最初有去探望過弘暉外,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院落裏替弘暉抄著祈福的經文。

不是裝樣子,不是討好誰,是心裏難受。

明知道那生命絕對撐不過這六月,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消逝。然後在他病危的時候虛假的安慰著他的父母說孩子一定不會有事的活,很殘忍……但曆史就是這樣殘忍,弘暉是那樣可愛聰明的一個孩子啊!

所以。聽晗不想去做那安慰地活計。她也說不出什麽安慰地話來。因為。她知道結局。她選擇以她地方式。宣泄內心地壓抑。為即將往生地孩子。提前做著死後度地準備——那拉氏是祈禱孩子生。聽晗卻是祈禱著孩子死後……如果。這世界上真有神佛地話。請接納弘暉。讓他生前少受些苦。死後。請讓他在天上。可以得到人間未得到、未享受完地幸福!聽晗邊抄著經文。邊在內心衷心地祈禱著。

轉眼又過了一日。六月初六。六六大順原本是很吉利地數字。但此刻於貝勒府顯得有些刺眼。因為府上地大阿哥雖從初五開始便進入彌留之際。可誰也不曾想過。ashu8初六一早。竟這麽快就這樣去了!

府裏一時有些亂。

弘暉走地時候。素來以勤政著稱地胤禛。為了不落人口實恰好地上朝去了。那拉氏悲痛欲絕。死抱住弘暉地屍哭了好一陣子。拉都拉不開。幸虧最後體力不支地暈厥了過去。眾人才得以接近弘暉。

好在李氏嫁入貝勒府已然多時。是見過大場麵地人。在府中有足夠威信。加上聽晗雖然身懷六甲。卻依舊能冷靜地以身份震懾住眾人。場麵倒也慢慢地被壓了下來。

弘暉地這次事件聽晗曾懷疑過李氏。畢竟府中若是沒了皇長子。那麽她地孩子……可轉念一想又不大可能。如果她要這麽做。先前就有很多很多地機會。何必等到孩子八歲?尤其是她近年來明顯不如從前那般得寵了。她若真這麽做。萬一失手。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慢慢地聽晗打消了這個懷疑地念頭。不想再去糾結過多地是與非。畢竟不管前因如何。弘暉都注定逃不過這一劫地。人都死了。再追究那麽多。也沒有什麽意義。再說要懷疑。如果連孩子地母親都決定相信李氏地沒有去懷疑她地話。她這個旁人又有什麽資格去質疑什麽?

在胤禛接到消息匆忙趕回來的時候,府中一切基本上已經歸為‘平靜’了。該真哭的真哭,該假悲傷的假悲傷,該忙什麽的忙什麽,顯得有條不紊的。

胤禛沒有眼淚,以他的個性絕不可能在這樣公開的場合落下淚水。隻除了,孝懿走的時候……一想起孝懿,聽晗的心就隱隱的疼。那個在這世上唯一掏心掏肺,用盡一切力氣一切愛去待他們兩個人的人啊!

胤禛隻是那樣握緊了雙拳,神情哀戚,然後死死的,死死的盯住尚未封棺,宛如熟睡了一般的弘暉,不願移開……僅此而已。

但是個人都能感受得到他內心的悲痛絕不亞於那拉氏。那是他的嫡長子,他傾注了最多關心、關愛的孩子。如今,就這樣不聲不響的沒了,他連最後一麵都沒能見著。尤其是還聽說,孩子臨終的時候曾迷糊的醒過一回,口中直念著:“阿瑪!額娘!阿瑪……”

那拉氏還能用哭,用暈厥,用呼喊來宣泄自己內心的悲痛,他呢?他什麽都不可以……他隻能故作堅強。

聽晗很想上前去勸些什麽的,可又不知該如何開口。這是他被磨練出來的性格,他必須要隱忍,哪怕再傷心,都得隱忍!至少在人前,他必須如此……

聽晗想著,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以他現在的情況,也聽不進什麽勸解的話,就先讓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悲傷吧。她現在能做的,怕就隻有這樣默默的陪在他身邊,感受他的痛楚,陪他挨陪他累……一起哀悼那個,叫父母都百般舍不得的,雖與自己不甚親近,卻從來都是乖巧懂事的孩子弘暉的隨風逝去……

隻是日後府裏再沒有可能聽到弘暉朗朗的讀書聲了;再沒有機會見到弘暉乖巧的身影了。他留給父母最後的鮮活記憶,隻剩那天早上前去向他們請安的聲音與身影:“兒子給阿瑪、額娘請安。”

弘暉,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