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第三波和第四波被悟空繳獲了戰利品的妖怪,是同一個實力的妖怪:她們便是盤絲洞的七隻蜘蛛精,以及黃花觀的多目怪。

七隻蜘蛛精和多目怪,都是毗藍婆布置在西遊路上的妖怪。

不過,毗藍婆並沒有告訴悟空她和妖怪之間的關係,她隻是告訴悟空:“收蜈蚣精做個打掃庭院的奴仆”,悟空自然不用給‘打掃庭院的奴仆’留麵子。

另外,就算悟空知道了毗藍婆和多目怪的關係,也不會給毗藍婆留麵子。

為什麽呢?

因為毗藍婆菩薩和如來佛祖之間的關係,同樣非常的緊張,否則的話,她也不會被如來佛祖禁足了三百年。

隻要不是如來派係的人,悟空都不會給麵子,彌勒佛的麵子悟空尚且不給,又怎麽會給毗藍婆麵子呢?

米勒佛至少是個佛,是個擁有大羅修為的高人,而毗藍婆隻是個菩薩。

雖然她一出手便製服了多目關,看上去很厲害,但是,她靠的多目怪師傅的身份,以及克製多目怪的金針,至於她本身的修為,並不是很高。

第五次被悟空等人繳獲的妖怪,則是比丘國的白鹿。

問:“白鹿乃是壽星公的坐騎,悟空連壽星公的麵子也不給嗎?”

答:“非也,這兒屬於是特殊情況。”

前文說過:壽星公和八戒的關係非常的好,是以,壽星公為了保守某些秘密,暗示八戒幫忙。

以悟空的聰明,自然看出來八戒和壽星公之間的小貓膩,隻不過,悟空沒有揭破他們罷了。

悟空和八戒一起進入白鹿的洞府,然後,悟空不見了,八戒打殺了狐狸精。

悟空幹什麽去了?

隻有一個解釋:搜刮東西去了!

悟空自從出生,就不是個吃虧的性子,壽星公和八戒敢在他的麵前玩貓膩,悟空可以不揭穿他們,但是,他們要給悟空封口費。

搜刮白鹿的東西,就是悟空的封口費。

壽星功為了息事寧人,隻得任由悟空掠奪。

悟空搜刮完畢說要放火,剛好,八戒也想毀掉種種蛛絲馬跡,於是乎,八戒親手放了一把火。

第六次,繳獲了沒人罩的南山大王,掠奪一空後放了一把火。

第七次,繳獲了豹頭山的黃獅精,黃獅精還沒死呢,他的洞府就被燒了個幹幹淨淨。

第八次,是黃獅精的祖爺爺,九靈元聖的竹節山九曲盤桓洞。

九靈元聖是太乙天尊的坐騎,悟空怎麽不給太乙天尊麵子呢?

隻因為:這山洞的主人,並不是九靈元聖,九靈元聖隻是個過客,他在這裏隻住了三年。

這九曲盤桓洞,是屬於狻猊獅、摶象獅,白澤獅、伏狸獅,猱獅、雪獅,六個妖怪的洞府。

對於九靈元聖來說,這六頭獅子,不過是他完成任務的道具,九靈元聖連六頭獅子的生死之事都不管,又怎麽會管洞府裏的東西呢?

原著中,悟空總共掠奪了這麽八次,周鼎亂入後,悟空掠奪的機會更多了一些。

悟空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以為:燒了妖怪的洞府,便能掩蓋發了財的秘密,卻不料,別人卻從他們燒洞府的行為中,得知了他們發財之事。

是以,阿儺、伽葉才會找他們要‘人事’。

隻不過,奉上‘人事’應該是唐僧的事,悟空不會主動攬下責任。

八戒妥妥的是個財迷,更不會出錢。

沙僧和敖烈分到的錢財,本就比悟空、八戒少的多,聞聽此言,更是左右四顧。

唐僧的拒絕斬釘截鐵,莫說沒有錢,就算是有,唐僧也不會給!

阿儺、伽葉的心裏這叫一個火:有道是見了麵分一半,我們堂堂的尊者,親口問你們要,你們多少也要表示表示吧。

你們倒好,不僅不表示,而且拒絕的這般理直氣壯,若不給你們點顏色看看,我倆的麵子何在?

於是乎,阿儺、伽葉拿給唐僧的經書,全是無字經書。

悟空發現了其中的貓膩,但是,他卻沒有理會。

悟空的心裏是這麽想的:我當初答應菩薩的事,是護送唐僧抵達西天,如今,我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佛門若叫唐僧帶這樣的經書回轉大唐,那就帶著好了,與我何幹?

佛門真會叫唐僧帶著無字經書回去嗎?

自然不會!

燃燈古佛吩咐白熊尊者:“你速速趕上唐僧,把那無字之經奪了……”

阿儺、伽葉是如來的嫡係,他們拿給唐僧的無字經書,若被燃燈拿到手裏,等同於抓住了他們倆小辮子。

若如來處置不當,燃燈便可借此事撬動如來的地位,就算撬不動如來的地位,也可以趁機斷掉如來的臂助,何樂而不為?

隻可惜,白熊尊者是個棒槌,這廝搶了經書包裹,見悟空揮棒打來,唯恐被傷,趕緊扔掉開包裹。

包裹被抖散,經書落滿地,落地的經書,自然有不少打開了,於是乎,唐僧發現了經書沒有字。

白熊尊者未能理解燃燈佛祖的真意,還以為目的達成,順勢逃離。

取經對於唐僧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

為了取經,唐僧放棄了多少誘惑,怎麽甘心帶著無字的經書回去?

於是乎,唐僧帶著徒弟們二上靈山。

如來佛祖得知此事,心念電轉:在唐僧眼裏,阿儺、伽葉的事,並不僅僅是他們倆的事,他倆代表的是靈山,是佛門。

既如此,便不能告訴唐僧,阿儺、伽葉是貪財之輩,否則的話,等同於打自己的耳光?

有念於此,如來忽悠唐僧,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隻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

然後,如來給唐僧講了個故事,故事的內容就是:有個那誰,我佛門之人下山與他誦經,要了他多少錢雲雲,回來以後,我還說他要的少了。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唐僧:你想要取真經,就必須給錢。

唐僧無奈,隻得拿出自己僅有的財產:紫金缽盂。

在唐僧的眼裏,袈裟和禪杖決不能給:

一來,這袈裟和禪杖,是國師周鼎的物品。

二來,此時的唐僧,還不知道自己可以駕雲回去,他以為還要一路走回去。

若是要走回去,當離不開這四季保暖,又防水防火的袈裟,更離不開清除瘴氣的禪杖。

在場的佛門弟子中,見阿儺、伽葉僅要來一個乞討的飯碗,紛紛嘲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

嘲笑阿儺、伽葉的人,多是其他佛祖的支持者,他們這話的意思是:你們倆的臉麵不值錢,如來的臉麵也不值錢,索要了兩次,就要來一個乞討的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