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七國之中,呂國是三十稅一,這得益於高爽搞的經濟體製試點改革。

為了大力發展商業,高爽後來幹脆不收了,整個國家的稅賦主要是依靠對外貿易出口,比如對隨國等進行糧食出口,對周邊國家進行布匹出口。

高爽各種商業舉措,讓商人的地位和產生的價值,在長期重農抑商的社會裏得到了極大的扭轉和提高。

自此,商人能夠放開手腳做買賣,更好地活躍了大呂帝國的經濟。

呂國生產的大量糧食和布匹,通過越來越多的各地商人,轉運到其它六國各地,而且,不斷地向外延伸,轉賣到更遠的國家,如狄國、或者景天皇朝。

由於上麵幾項政令的頒布和實施,大呂帝國所轄的七國,到處都熱火朝天,真是一片豔陽天!

各國田間地頭,耕作繁忙,農民開荒墾地的積極性熱情高漲。

金屬犁耙等農耕工具需要大量生產,才能滿足七國百姓的需求,而冶金技術,卻相對落後。

其中,榮國、甘國、隨國、樊國、成國、尹國這六個國家仍然在進行青銅冶煉。

銅比鐵韌度低,易破碎,這些古老的銅製農具,已經不能滿足七國百姓農業生產的需要了,嚴重製約了農業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

特別是七國百姓開荒墾地,土壤貧瘠,在丘陵山間墾荒,銅製的農具根本受不得折騰,往往墾一畝荒地,就用壞了十多副犁耙。

這些情況很自然地反映到高爽的禦案前,高爽看著七國王侯呈上來的生產情況,墾荒受阻,進展緩慢都是因為農具落後造成。

於是立即召開群臣商議,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

大呂帝國金鑾寶殿上,文宇化吉首先進言:

“皇上!這煉銅是我們祖宗留下來的方法,祖宗之法不可變啊!”文宇化吉是保守派大臣,往往在改革這件事上,率先反對。

文宇化吉一說出口,其他的保守派大臣也附和著說:“皇上啊!文宇大人說的對!這煉銅的技術,我們不可更改!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麽過過來的!”

高爽覺得很可笑,自己作為重生過來的人士,知道,現代化的煉鋼技術可不知道要比這個古老的煉銅法要先進不知道多少倍,必須要改革!

隻有改革,進行技術革新,才能提高生產力。

而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

高爽故意不動聲色,對著其他王侯大臣們說:“眾位愛卿,你們有什麽高論,請一一道來!朕會群策群力,集思廣益!”

高爽是開明的皇帝,他深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