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提出運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灌鋼技術,讓所有人都眼前為之一亮,耳朵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震,齊聲高喊說:

“皇上聖明啊!請皇上說出具體的工藝過程吧!”

高爽於是在黑板上,寫出了三段字,詳細闡述了這一過程,讓眾人都大開眼界。

其中孫師傅則感歎道:“一次煉成!太了不起了!”

“效率高,但煉鋼的質量卻大副提升!我們可以采用這樣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煉鋼!”

高爽說完,帶領著孫師傅,做起了示範。

經過一番新的煉鋼工作,一副新型鐵犁鐵耙大功告成了。

現場進行了試驗,特意選擇了一塊堅硬的土地,與其他六國蠻荒之地相當,用兩頭耕牛,兩副不同的犁耙進行現場耕耙。

實踐證明,用新型煉鋼技術製造的鐵犁鐵耙能夠勝任堅固貧瘠地麵的耕作任務。

而那個僅僅是炒煉、鍛打,沒有經過灌鋼技術的鐵犁鐵耙犁頭和耙齒很快就斷裂了。

相同麵積的一畝地耕耙下來,沒有灌鋼技術的農具已經磨損壞了七副,而經過灌鋼技術的鐵犁鐵耙卻不僅耕耙效率高,提高了五倍的效率。

而且,犁頭耙齒除了使用的越來越光亮之外,卻是毫發無損。

“太好啦!灌鋼技術!太好啦!”眾臣民都齊聲歡呼。

高爽用事實來告訴大家,采用新技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金城的冶金坊,大家都進一步將這種灌鋼技術發揚光大,不斷地在生產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

很快,一批批合格的灌鋼產品下線,紛紛運往呂國之外的六國。

第一批通過新技術製造的產品運到了六國,獲得農具的百姓們進行農業生產,發現非常好用,一副犁耙能夠一連開荒墾地十畝都不見損毀。

要是用銅製的犁耙,不知道要更換多少副了,就是用炒煉、鍛打的農具,也需要更換好多副。

現在的灌鋼犁耙,質量過硬,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效率也提高了十倍以上。

嚐到新型農具甜頭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這種灌鋼產品需求勢頭進一步迅猛增長。

分派到六國的冶金師傅們,被召回到呂國安邑地區的金城冶金坊學習新型灌鋼技術,這一次,是大呂帝國的皇帝高爽親自給他們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