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被呂國人民譽為“希望之光!”如果沒有高爽帶人培植新雜交稻種,沒有高爽大力推廣和栽培,就不可能有呂國糧食增產增收,家家五穀豐登的好局麵。

呂國的糧食不僅能夠自給,而且,還能夠出口。

在康樂城,呂國與隨國交界的邊貿城市,大量的呂國新型雜交稻種在這裏完成交易。

隨國是一個缺糧食的國家,急需進口糧食,周邊幾個小國的糧食最多能夠勉強自給,不能出口,這讓隨國起了吞並之心。

如今的呂國,高爽任國主,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繁榮昌盛的局麵。

隨國國主多爾曼大為吃驚,在以前,呂國的糧食隻能自給,可現在,呂國的糧食到處堆成了山,得知是高爽帶人培育出新型雜交稻種時,更加欽佩高爽起來。

他甘願向高爽稱臣,請求進行糧食貿易。

高爽也欣然應諾,於是在呂國康樂城,雙方共同簽署了一項糧食出口協議,協議中規定,以金子換糧食,以1兩金子的高價換取1噸糧食。

高爽算了一下,這相當於是一噸糧食能夠賣4000元人民幣。目前現代都市的稻穀價格是一噸大約賣1000元人民幣左右。

高爽采取了這樣的策略,那就是由政府出頭,大量征收呂國農民的糧食,再轉賣到隨國。

政府收購價和邊貿出口價有一定的差價,政府由於收購、儲運、出口等各個環節也需要成本,產生一些費用。

因此,高爽將這之間的差價一方麵用於各項成本開支,另一方麵充實到國庫。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借著高爽的毅力,帶領幾位稻穀師傅經過了不斷的努力,反複地試驗,最終成功地研究出了優質稻種。

而進行了大麵積的推廣,也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豐收,真正地不但解決了呂國人民的溫飽問題,而且也能大量出口。

同時也能銷售優質稻種,為呂國國庫增創收入,充實了呂國經濟,為呂國將來國強民富,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呂國的糧食通過研製推廣優質雜交稻,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均田令》的貫徹執行,讓呂國家家戶戶有田地耕種,《推廣令》的頒布實行,讓優質雜交稻得到了大麵積推廣和種植,實行糧食邊貿出口,大大增加了國庫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