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o33章:永樂主薄

清晨,一陣馬蹄聲震碎了觀前街頭的寧靜。.坐在棗木紅轅馬車之內,永樂縣主簿張方的內心卻如同那脆響的馬蹄聲一般,難以平靜。他想不明白李安道為什麽要這樣做,好好的一件事情,卻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說起來,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最近說起。在不久之前,永樂縣出了一位神童孝子。這個年僅八歲的小神童,不但聰慧非常,而且侍母至孝。

據他所知,如今街頭巷尾都在流傳的西遊故事,就是小神童為母親祈福所作。結果癡迷於西遊故事的鄰裏街坊,有感於小神童的孝心,不但破天荒的為其造了說書台,還將西遊故事慣於了“至孝西遊記”的美名。

如若僅僅如此,倒也是一件好事。但也正是這件事偏偏惹出了大大的麻煩。

在十多日前,因為青年李岫嫉妒心起諷刺與小神童。而產生了二人說書台前以文約戰的事情,幾日之間傳遍了整個永樂縣。至於比試的日期,則是後天。

雖說小神童身後站著永樂縣的大部分百姓,但別人不知道,他張方卻很清楚,李岫的身後卻是站著永樂縣令李安道。

自古民不與官爭,此事結局如何,張方的心裏跟明鏡似的。

小神童雖說很神,能創出前所未有的書法,但總歸是一個八歲的孩子。而這諾大的永樂縣也終歸是掌握在李安道的手中。

隨著馬車前進時的顛簸,張方的心裏不由得想起昨晚麵授機宜之時,李安道那耳提麵命,咬牙切齒的樣子。

一想起這些,張方的心裏就不舒服,難道李安道就真的看不出來,一個混跡京城不知道什麽年月才能出頭的散官和一個自幼聰慧非常的小神童之間,到底哪一個更值得他出力氣嗎?

大半輩子沒有什麽建樹的張方,自認看人的眼光還可以。

雖然沒有親眼見過小神童,但是人的名樹的影,就算小神童的成就僅止於此,隻憑借說書台前的題字,將來也是書法界的一代宗師。

而真正讓這位主簿大人產生好感的,正是說書台前的那幅字。那副很招搖的“西遊記”三個大字。

瘦金體風格特異,瘦硬犀利,筋骨天生的字體,張方從看到的第一眼便喜歡上了。

先不說字體中所流露出的淡淡的貴氣,光是那種橫中帶鉤,豎中帶點的寫法,就讓這位年近不惑的主簿大人心癢不已。

舞文弄墨了大半輩子,時至今日張方才現,原來字還可以這樣寫。

由此大談不枉此生的主簿大人,便有了見一見這位小神童的心思。隻是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去拜訪小神童會以這樣一種方式。

縣令李安道和小青年李岫是什麽關係,張方並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用這種見不得光的手段去威逼,去對付一個八歲的孩子,一個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將來會前途無量的孩子,是多麽可悲可恨又可歎的一件事。

但他又不能不做,他畢竟隻是主簿而已,麵對著李安道的高壓,他隻能按照李安道給的套路走。因為說來說去他張方的一家老小要生活,而他張方也終究隻是一個凡人,一個早已被生活給磨平棱角的凡人。

如今雙鬢染霜的張方,早就不是那個可以為了理想放棄一切的年紀了。中宗景龍四年,也就是十年前,他放棄了科舉是因為這些,而今天也是這樣。

看著越來越近的目的地,張方心中依然有很多謎團並沒有想清楚。至少在他看來,李安道為了李岫的事情如此鞍前馬後,就很不可思議。

二十多天以前,李岫剛到永樂縣,李安道便帶著他去拜訪了縣學學政劉老夫子,並且將原本給本縣學子的京試名額,給硬生生的搶了過來。

更為奇怪的是平時性如烈火各守本分的夫子們,卻什麽都沒有說。接著小青年李岫搖身一變,成了縣學學子們的領軍人物,並準備以永樂學子的身份報考京試秀才明經科。

這些說白了就是權錢交易的結果,張方本身就是此道中人,雖然奇怪,但也明白其中的來龍去脈,但李安道之後的所作所為卻讓張方一頭霧水。

永樂治下出了一個神童孝子,李安道漠不關心,說書台前可自成一家的書法,他不管不問,傳向中原的祈福故事,他更是嗤之以鼻。

李安道這些反常的做法,倒是和小青年李岫有幾分相似。但是小青年李岫那是不服氣,嫉妒。他李安道跟著湊什麽熱鬧?

幹了**年的主簿張方自然知道,治下出了這麽個神童孝子似的人物,隻要按正常程序上報,這治理一方造福一地的功德是絕對跑不了的。

對於一門心思向上爬的人來說,這就是政績,李安道曆任兩年以來,蠅營狗苟的事情沒少幹,如今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砸到了他的頭上,他卻無動於衷,其本身就透著古怪。

不過這些跟縣學的張老夫子比起來,都不算什麽了。對於張老夫子此人,張方還是很了解的,古板守舊,為人處事不知道變通,脾氣又臭。如若不是他對經學的見解十分獨特,早就被劉學政給趕走了。

但是就這樣一個人最近卻做了一件常人很難想到的事情。在聽說了李岫和小神童賭戰之後,張夫子竟然毛遂自薦,在李安道的安排之下,成了李岫的經學老師。

而且更為古怪的是,隻要有人在這位老夫子麵前,提起有關於“新書體”,“椅子”或“小神童”的任何話題,張夫子就會像一隻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齜牙咧嘴,上竄下跳。

至於整個事件的中心小青年李岫,張方了解的並不多。隻知道他是京城散官李林甫的兒子。來永樂縣就是想靠著李安道占一些便宜,眾所周知,朝廷開科取士,為防止同鄉之人結黨,會在地域上做一定的平衡。小青年李岫這個時候來永樂,擺明了就是鑽這樣的空子……

第一更送到,另外回複“瞗澤”的話,椅子就是那回事,白送的話是誰都不樂意,更何況楊釗並沒有對椅子在乎太多,湊個熱鬧,有那麽回事罷了。前期的這些楊釗也沒有能力約束,無非是鋪點路,多多少少混個小康,等到京城以後才會全麵鋪開生意上的事兒。謝謝你的意見。

小遊戲,等你來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