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科舉與捐官 官吏的選拔(一)

選拔官吏是我國古代政治生活中一項重要內容。什麽人能涉足官場,擔任官吏呢?通過什麽途徑可以擔任官吏呢?大致有世襲、察舉、科甲、捐納、蔭功,等等。

世襲是我國古代沿襲最久遠的一種入官途徑。《孟子萬章篇》說“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故能“繼世以有天下”。夏啟是史書公認的開世襲之先河的第一人。《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世及”即世襲,孔穎達說,世及,諸侯傳位與自家也”,父傳與子,無子,則兄傳於弟也”。靠世襲為官,上古貴族,諸侯才有此特權,所以《孟子告子下》雲:士無世官。”就是說士不得世襲為官。秦漢以後,凡是立了大功,封了爵位的高官死後,兒子就可以承襲得官。這方麵的事,《紅樓夢》中寫了很多:“寧國公死後,長子賈代化襲了官,也養了兩個兒子……隻剩一個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隻愛燒丹煉汞,別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留下一個兒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所寫賈代化、賈敬、賈珍都是世襲得官。另外榮國公的後人,賈代善、賈赦,也是世襲得官。

“察舉”製度是我國最為古老的選拔官吏的製度。《周禮·地官·鄉大夫》講到三年舉行一次“大比”,以考查鄉人的“德行道藝”,選拔賢能的人才。據《禮記·王製》記載,周朝時即養士於“庠”“、序”等地方學校中,由鄉大夫、鄉老考察其是否賢能,擇其優者送進“國學”,然後再選其“賢”者授予一定的官職。《禮記·射義》也有諸侯貢士於天子的說法。

春秋初期,一些諸侯國為了爭得霸主地位,紛紛進行改革,其中一項重要改革便是打破原來官爵世襲的製度,按照“選賢任能”的原則來選拔官吏。例如齊國管仲就主持從國都中下層的士中挑選人才。當時管仲提出選拔人才的標準是賢、明。賢,即拳勇股肱有力出眾;明,即好學、慈孝、聰惠、質仁。選拔時要經過三選,三選而合格者,可以擔任上卿的副手。

戰國時期,各國從平民中選拔官吏已相當普遍,在選官標準上一般都采用“選賢任能”、論功賞爵”的原則。如秦國規定,凡能辟地,勝亂和力農者,可以仕進為官。為保證選官得當,秦國法律還規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漢代在選拔官吏方麵有了進一步發展,開始形成明確的選拔官吏製度。當時主要推行“察舉征辟”製度。所謂“察舉”,是中央和地方高級官吏,如丞相、侯、刺史、郡守等,將經過考察的優秀人才向朝廷推薦,經過朝廷考核後,授予不同的官職。所謂“征辟”,是朝廷和高級官吏選拔任用屬員的一種製度。高級官吏把有聲望,有才幹的人才聘為自己幕僚屬官的稱為“辟”。西漢時期的“察舉征辟”製度,注重於有聲望長官的推薦,“不察廉為不勝任,當免官”,可見郡國長官在察舉過程中地位和作用相當重要。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豪門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竭力推行“九品中正製”的選官製度“。九品”,即將士人分為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個等級,在州、郡、縣設“中正”,由“中正”負責對本籍士人進行考察,評定出品級,供朝廷授官。由於地方上擔任“中正”的均是有地位有勢力有聲望的士族成員,他們評定士人品級重出身門弟,不重視真才實學,這嚴重堵塞了普通中小地主進入仕途而遷升的道路,造成魏晉南北朝一段時期內,官僚統治階層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況。

隋唐以後開科取士成了士子得官的主要途徑,但“察舉”一途仍未阻斷,一直延續至清代。清代將此得官之途稱為“保舉”。就是由外省大吏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專折向皇帝密保,某人可以擔任什麽官。京中大僚如大學士、九卿、尚書、侍郎也有此權。經密保的人,可以不經科舉考試,便由皇帝召見,麵奏稱旨,授予科名官職。這些人大都是學問特別好,平日已有了聲名,便有可能逢此運氣。康熙四十五年,大學士李光地薦直隸秀才王蘭生入值內廷,皇上麵見後十分賞識,賜予舉人、進士,授予翰林院編修,後來王蘭生做到了一品大官。

“科舉”,又叫科甲,這是隋唐以來沿襲到清末的一種選拔官吏的製度,也最受士子的歡迎,這種製度為庶族地主得官提供了機會。以“科甲”出身得官,被視為正途出身,是最正當的,最榮耀的,尤以進士科為最。進士科考試合格者稱為“及第”,唐代的“及第”者要在曲江池參加慶祝宴會(宋代稱“聞喜宴”,因宴地在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明清定製由禮部賜宴,稱“恩榮宴”),得以在長安慈恩塔下題名(元以後,改為由朝廷出資刻建進士題名碑),榮耀之盛,可想而知,以致當時進士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稱。所以士人對科舉考試趨之若鶩。

明清時科舉製度變得十分嚴密,各種弊端也愈嚴重。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考試內容和形式的變化。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考生答題有固定的程式和一係列清規戒律。規定一篇文章在開始的破題,承題之後,必須有起講,領題(人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後比(後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後比,束比的每一部分都要有兩股兩相排偶的文字,共計八股,所以這種嚴格的文體又稱八股文。八股文這種死板的考試形式,在明初至清末的五百多年裏,嚴重束縛了士人的思想,使應試者都向酸腐迂拙、不學無術方向發展。《儒林外史》中對周進、範進中舉的刻劃就十分深刻,尖銳地揭露了科舉製度的腐朽。其實早在唐代就有人看穿了科舉製度的實質。《唐摭言》說唐太宗“嚐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知識分子熱衷功名利祿者,把科舉當作入仕的途徑,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買和籠絡,雖老死於科場亦無所恨“。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正是這種現象的寫照。

“蔭功”是靠祖宗餘蔭得官,多出之於皇帝直接給,因而也叫“欽賜”。

《紅樓夢》第二回寫賈政的出身:“原來他從科甲出身,不料代善臨終遺本一上,皇上憐念先臣;即叫長子襲了官,又問還有幾個兒子,立刻引見,又將這政老爺賜了個額外主事職銜,叫他人部學習,如今已升上員外郎。”賈政本想從科甲及第,但本事不濟,未考中“舉人”“、進士”。他老子的官,由長子賈赦承襲了,輪不到他。他的官來自“不料”,皇上念他父親一生,賜”了他個官。

按“蔭功”得官,意思就是祖上的功勞蔭及後代。分恩蔭、難蔭、特蔭三種。賈政得官,屬於“特蔭”。《清史稿》“選舉誌五”引乾隆三年詔曰:“皇考酬庸念舊,立賢良祠於京師。凡我朝宣勞輔治完全名節之臣,永享禋祀,垂舉無窮。其子孫登仕籍者固多,或有不能自振,漸就零落者,朕甚憫焉。其旁求賢良子孫無仕宦者,或品級卑微者;各都統,督,撫,擇其嫡裔,品行材質可造就者,送部引見加恩。”

賈政就屬既不能因科甲得官,又沒有條件襲官,就如“詔書”所說“不能自振,漸就零落”了,因而被皇帝“特蔭”欽賜了個官。

清代選拔官吏不叫“選官”,叫“升”官,“放”官,授”官。選官”在清代有特殊的含義。清代規定,已經取得出任知縣、知府資格的人,並不是馬上可以到某縣、某府去上任。而是到吏部按期抽簽選定省分,領了憑證去上任。因為有資格的人多,而實際的職位少,用抽簽的辦法,誰先抽到誰先去“。選”的花樣很多,引幾句《清史稿》的原文,就可見一斑:凡選缺,分即選、正選、插選、並選、抵選、坐選,各辨其積缺不積缺,到班者選之。選班有服滿、假滿、俸滿、開複、應補、降補、散館庶吉士、進士、舉、貢、蔭生、議敘、捐納、推升。大選雙月,急選單月……應選者悉赴部投供點,為永製。”

有了作官的資格,選了官,才能去“上任”。不然,隻能等著。選了官,走馬上任,叫著“實官”。有資格而無實官,為“後補”,如後補知縣、後補知州等等。有的要後補很多年,才輪到“候選”,因為輪到候選,就可以到吏部報到抽簽,得官就有望了。《清史稿》記“乾隆間,舉人知縣銓補,有遲到三十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