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官吏的稱謂

中國的稱謂最複雜,一般人的家庭、親戚、朋友的稱謂名目繁多,無法搞得清清楚楚,不像西方人的簡明,他們凡是姻親隻須在血親稱謂之下加in-law兩字便得,什麽嶽父母、姨父母、舅父母、姑父母等等都不必囉嗦。官的稱謂當然比平民更為複雜,令人看書時看不懂。

至於看戲劇、影視中的稱謂,更是怪樣百出,使人噴飯絕倒。我在一出講清代辛酉熱河政變的電視劇中,聽到有人稱恭親王奕為“恭大人”;蒙古親王、嘉慶皇帝的郎舅之親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竟被人貶稱為“僧將軍”,這位蒙古親王貴倨異常,若有人貶稱為將軍,一定會大發雷霆的。鹹豐皇帝稱他的寵臣肅順為“肅中堂”。在編劇的人以為“大人”是最崇敬的稱謂了,不知親王的地位遠在一般大臣之上,決不能以“大人”或“將軍”稱之;而皇帝稱臣子隻是直呼其名,決不會以官銜呼之,何況肅順又是他的侄兒輩。那除非年邁當過帝師的老臣才有時予以殊禮,或如曆史上的董卓、曹操等權臣才會“天子不名”,這在漢、晉以降也是極罕見的。清代的皇帝一時高興,康熙稱查初白為“煙波釣徒查翰林”,乾隆稱沈歸愚為“膚的詩友”,曾使兩位詩人骨頭輕了好一陣。

對官的稱呼,視其官職的尊卑,有嚴格的區別,不能隨便胡叫,而且也不能單憑字義,需要根據習慣,例如最普通的稱呼“大人”、“老爺”、“太爺”三者,看字眼好像以“太爺”為最尊。實則大謬不然,三者以“太爺”最為卑下,隻是在縣令之下的卑秩如縣丞、典史等八九品官的稱呼,七品的縣令便要稱為“老爺”了。雖然民間背地口頭上也常慣稱“縣太爺”,但當著縣令的麵便決不敢這樣,也許還要在“老爺”之前加一“大”字。“老爺”之稱,從知縣到知府而止,四品以上的官便要稱為“大人”,但清代後期,知府(從四品)也升了格稱為“大人”了。“大人”之稱,從四品的道員直到正一品的大學士都可稱,不過再高的官,一回到家中,則隻能被家人叫“老爺”,而且不“大”。《紅樓夢》裏的賈政,從他的妻子王夫人和兒子賈寶玉口中,都口口聲聲叫他為“老爺”。至於賈赦之被稱為“大老爺”,那是因為他是長子,是排行而非尊稱。

除上述三種麵對的稱呼外,口頭上或書麵上對官的別稱,其繁瑣和複雜,更令人眼花繚亂,不知適從。要一個現代學生去理解,則並無專書可稽,真是困難重重,使人廢書長歎。

一個知縣,別稱有“邑侯”、“明府”、“百裏侯”、“大令”,但可不能稱知縣為“縣官”或“縣主”,因前者為天子的別稱,後者是女人的封號。知府有“刺史”、“太守”、“郡守”、“郡侯”,道員有“觀察”、“道台”,臬司有“按察”、“廉訪”、“臬台”,藩司有“布政使”、“方伯”、“藩台”。至於巡撫和總督,因為他們屬於欽差體製,稱謂更繁,除了巡撫稱為“中丞”、“撫軍”、“撫台”,總督稱為“製軍”、“製台”、“大帥”之外,還可以其本職(見《官的“任”與“差”》一節)稱為“侍郎”、“中堂”、“尚書”、“都堂”等等。那些別稱,隨著著書或寫信的隨意稱呼,並無一定的準則,造成讀者不少的困難。

京官比外官更要複雜。先從做官的出身——科舉說起:

第一個階段是“秀才”,大家聽熟了“秀才”這個稱謂,其實秀才並不是正式的名稱,而是多種“生員”的總稱。“生員”倒是正式的稱謂,可是並不為一般人所稱呼。如“貢生”、“附生”、“廩生”、“監生”、“蔭生”,所以也叫“諸生”,別稱則有“茂才”、“明經”等等,有了這一資格才可以去應第二階段的鄉試,或以“監生”的資格,有一個正式的銜頭,叫作“舉人”,“舉人”的別稱是“孝廉”,也叫“舉子”、“領鄉薦”、“發解”、“登賢書”、“公車”、“計諧”等詞,都是指舉人說的,天下的舉人三年一次或逢著“恩科”匯集京師去應禮部的考試,中試的有一個短暫的銜頭,叫作“貢士”。“貢士”的名稱不大為一般所知曉,而且在文字上也很少見到,因為它的存在為時極短促,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消失了。

原來禮部的春闈考試在二三月間,取中的“貢士”大致有二三百人,到了四月間便要去應最後一次的考試——殿試。殿試隻是一種甄別的考試,是沒有落第和中式的,隻是把所有“貢士”分成三個“甲”,都稱為“進士”,一甲賜進士及第,僅隻三名,第一名便叫狀元,次為榜眼和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各若幹名。這樣,“貢士”的銜頭便自行消失了。但也有一個多月時間內,貢士死了或因丁憂,不能參與殿試,則前者隻好以“貢士”終其身,後者則三年之後還可以補行殿試,所以貢士之稱,為數也不多。一甲的三名立即授官,狀元最特殊,還為他在翰林院特別設立一個官職叫做“修撰”,從六品官;其餘二人則授為“編修”,是七品官;其餘二甲、三甲的進士,則還要經過一次揀選,名次較高的選到翰林院去教習,叫作“庶吉士”,較低的按次序分發六部,授職為六品的主事或七品的“中書”,最低的則分發外省做知縣或教授。一個書生,從諸生不到一年便躋身六七品的官,這確是平地一聲雷的幸事。便是最低那批知縣,也非一般候補縣令可比,它叫“榜下知縣”,也叫“老虎班”,是遇缺即補的,而且補的都是“衝”、“繁”等美缺,不像在翰林院教習的庶吉士,還要清苦多年才能獲得美差。

狀元是世所豔稱的銜頭,所以別稱也特別多,除了在翰林院的總稱為“太史”之外,狀元還被稱為“殿元”、“龍頭”、“殿撰”。他的“翰林院修撰”本職,是不作其他官員升降之途的。這在明代還不是那麽嚴格,到了清代,僅有金壇人蔣超以探花升遷為修撰,這是清代科舉史上一個特例。從六品的修撰是做官的終南捷徑,要是不受挫折,平平庸庸地過二十年便可躋身於官居極品的正一品大學士;大學士不是翰林出身是不能充當的。

明清兩代政府最主要施政部門一直是在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官分兩種,一種叫“司員”,是屬員;一種是領導,叫“堂官”。此外便是不算是官的“吏”,這要在另文中專門談到。司員分三種,最高的是“郎中”,猶如現代的司長,次之為“員外郎”和“主事”,五六品的中級官吏,猶如現代的科長和科員,他們是政府組成的中堅分子,國家的一切庶政之所由出。

郎中和員外郎倒並沒有什麽別稱,隻有主事也可稱為“主政”,是觀政某部的意思。但有一莫大的笑談:清季民初的上海長三堂子裏的老鴇也被一些倡門才子稱為“主政”,為她是主持妓院裏的觴政的意思;這正和北京的男妓被呼為“相公”一樣,這個最下賤的職業和當時最尊貴的高官大學士同一稱呼。明代嘉靖年間著名文士宗臣的《報劉一丈書》中便有“相公厚我,相公厚我”的名句,這個“相公”便是指當時權傾朝野的嚴嵩。“相公”的別稱一直沿用於明、清兩代,想不到會與男妓同垂不朽。

這三種六部司員還可以用所屬的部作為別稱,他們在京師的寓所,往往張貼一張紅紙,如“吏部王”、“戶部李”之類,人們也可以稱他們為“吏部”或“戶部”,分不清究竟是三種司員中哪一種。但隻能用“吏部”或“戶部”兩字,若在兩字之上加上“大”、“少”字樣,如“大塚宰”、“少宰”、“大司農”、“少司農”,則是尚書和侍郎們堂官的別稱,司員是不可以僭稱的。不過也有稱他們為“小宰”或“小農”的,則並不十分通行。這種別稱非常不規範,六部之中兵部最為特出,兵部的堂官稱為大司馬和少司馬,但兵部的司員則不可稱為“司馬”,這個稱謂被移稱到外吏身上去了,那便是知府的佐貳郡丞、同知和通判之類的別稱。白居易《琵琶行》的著名結句“江州司馬青衫濕”,他並不是兵部司員,而是謫官江州的丞倅。

六部的堂官各有別稱,吏部叫“塚宰”,又叫“天官”;戶部叫“司徒”;禮部叫“宗伯”,又叫“地官”;兵部叫“司馬”;刑部叫“司寇”,又叫“司敗”;工部叫“司空”,各冠以“大”、“少”分別其為尚書或侍郎。清代因為是滿族,所以尚書、左右侍郎各設滿、漢各一人,每一部共有領導成員六人之多,一直到宣統年間官製改革才廢除。

明、清兩代的官,主要是在六部,其他閑官冷署不計其數,其實那裏的官終日無所事事,隻是供官階升遷的閑曹而已。其中較為重要的是都察院,其堂官是左都禦史和副都禦史,下麵便是僉都禦史和各道的監察禦史。奇怪的是都察院隻有左都禦史而沒有右都禦史,這個右職是作為外省的總督“實官”用了。左都禦史的品級也是從一品,和尚書相同,因為是風憲官,所以別稱為“總憲”,禦史則稱為“侍禦”,雖隻有五品官,卻可以專折奏事,背地裏大家稱為“都老爺”,因有“風聞奏事”之權,大家不敢得罪他們。

禮部是教育部門,也可以說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它相輔的還有一個教育機構,叫做國子監,便是後來的京師大學堂,品級不高的領導層隻有四五品官,叫作祭酒和司業,人稱“大司成”和“少司成”,卻是個非常清貴的衙門,入其中的非翰林出身的飽學之士不可。清代吳梅村、盛昱、王懿榮、王先謙等都是有名的祭酒。

刑部是司法行政機構,也有個相輔的審判衙門,有似現代的最高法院,在眾多的卿寺中,大理寺的品級最高,也較為重要。其他的卿寺什麽太常寺、光祿寺、鴻護寺、太仆寺等等都屬徒具形式的閑散官署,隻有太常寺卿被稱為“奉常”而已。還有一個教育機構、是明代專為輔導皇太子而設的,叫做“詹事府”,清代康熙之後不再立皇太子,但這個衙門還一直存在著,作為翰林院官員的升轉之途。到了戊戌變法和較後的官製改革,便和上述一些卿寺一起廢除了。

清代最高的官階便是大學士,但大學士在明代的品級並不高,隻是區區的五品官,是作為入閣的尚書、侍郎等參與機務重臣所加的銜。到了清初,一切官製都仍明代之舊,而大學士的品級逐漸加高,成為文階最高的正一品了。大學士頭銜的上麵還係以三殿三閣的名稱,那些殿閣都是宮殿之名,如文華、武英、保和三殿與文淵、體仁、東閣三閣,所以也可以用殿閣之名來稱呼大學士。曾國藩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之後,便給他一個武英殿大學士的崇銜。在文壇怪傑王闓運的文字裏,常出現“曾武英”這種字眼,要是不知道曾國藩有此銜頭,任何書中是查不出“曾武英”這位大人物的。除湘綺老人行文好奇之外,在其他人文字中倒不曾見到過。

大學士的別稱多得很,最為人知的是“相公”、“相國”、“中堂”,較為通俗和出現在小說中的則為“閣老”,如傳說為乾隆皇帝生身之父的雍正朝大學士陳世倌,便被稱為“海寧陳閣老”。

清代中葉以降,大學士一直被稱為“中堂”。到了光緒年間,左宗棠平定西北立了大功,他隻是個舉人,不曾中進士入翰林院,照例是不能入閣拜相的,他便耍了一個無賴,要敲朝廷一記竹杠,於回疆軍務緊張之時,適逢會試年份,他居然上折要求解除軍務到京參加會試。這在功令上是許可的,但在那個軍事緊張關頭,怎能讓他離開西北重任呢?於是隻好由皇帝欽賜他一個翰林院檢討(翰林院最起碼的從七品官),這樣,官居總督的左大帥便成一位“太史公”。功成之後回朝,自然名正言順地可以入閣拜相了,但始終隻是居殿閣之末的“東閣大學士”。他身後還得到“文襄”的美諡,若不敲竹杠,不是翰林出身是不能諡“文”的。左宗棠入閣做了大學士,人家便不能稱之為“中堂”,因為“宗棠”和“中堂”之音相近,當然不能直犯其諱,於此有一段時間又恢複大學士為“相國”這個舊稱。

明、清兩代主要官吏大略所述如上,事實上其他不重要的官不知凡幾,限於篇幅,隻好從略。至於武官,那時並不為人重,當然也有稱謂,最高的武階是提督,稱做“軍門”,總兵、參、遊、都司等武官,均在第一字下加一“戎”字,都司則稱為‘都閫”,也就不必多談了。

另有一種官稱,文武很是混淆,那是“將軍”,一般人根據現代和外國的習慣總以為“將軍”定是帶兵的武官了,但在清代則“將軍”之稱有三種官員:

其一是帶兵的武官通稱;

其二是滿人獨任的各地駐防最高長官的將軍,清人入關之後,為了防備漢族的反抗,把八旗兵丁分駐在各省要衝地方,劃定地區供滿人生息,設有將軍、都統、佐領等官,將軍的地位還在總督、巡撫之上。這“將軍”性質在不文不武之間;

其三則是宗室的世爵,設有“鎮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爵位,其地位在親王、郡王和貝勒、貝子之下,當然也是文官。

上文說到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像電視劇中稱他為“僧將軍”,能不令這位漠北紅麵大漢勃然大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