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僑心 再創輝煌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

林在明

內容摘要:在我們黨90周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中,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把海外華僑華人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長期堅持僑務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爭取廣大僑胞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根據時代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需要,創造性提出了“機遇論”、“優勢論”、“統一論”等一係列重要的僑務理論,為我們黨的僑務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使僑務工作呈現前所未有的新發展。新時期,是我們黨僑務工作乘勢而上,開拓新局麵的重要機遇期。在新形勢下開創僑務工作新輝煌,就必須堅持正確僑務理論為指導,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僑情、銳意創新,不斷強化對僑務工作戰略地位的認識,深入探索僑務工作的發展規律,正確處理為國家服務和為僑服務之間的關係,使新世紀僑務工作再上新台階。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華僑華人;僑務理論;愛國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是一貫重視僑務理論指導和勇於實踐創新的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愛國統一戰線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並在長期奮鬥中堅持把僑務理論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爭取廣大僑胞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共產黨90周年的僑務光輝曆程和輝煌業績中,實現了黨的僑務理論與中國僑情相結合的曆史性飛躍,形成了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僑務理論體係。這些富有時代特征的曆史實踐背後,都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執著的思想探索和理論創新精神。為此,在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之際,深刻總結黨的僑務理論與僑務工作的曆史功績,認識國內外僑務的發展規律和肩負的曆史使命,對於凝聚廣大僑胞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更好地為實現新世紀黨和國家的三大任務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一、黨的僑務工作發展的曆史回顧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新中國僑務工作的路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點的僑務思想。為新中國的國內和國外僑務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為開創我國社會主義的僑務工作,團結教育僑胞,增進與外籍華人友誼,發展中國與居留國的友好合作與交流,為世界的進步與發展,作出了曆史性的巨大貢獻。

(一)黨的僑務理論的形成

思想理論上的創造,來源於創造性的實踐。毛澤東的僑務思想的形成,是隨著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踐而產生和發展的。毛澤東的僑務思想可上溯以20世紀30年代為起點,直至1976年為止。這一時期,我們黨將祖國的興衰、強弱與海外僑胞的處境、爭取海外僑胞愛國統一戰線緊密相聯。

在中國共產黨的創立過程中,華僑溝通了共產國際代表與中國共產主義者的直接聯係,對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做出了貢獻。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特別是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積極推動建立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不分黨派的抗日民族愛國統一戰線,並通過各種方式向海外僑胞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動員海外僑胞投身祖國抗戰,在海外僑胞中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1938年初,毛澤東為馬來西亞華僑抗敵後援會代表團題詞:“全體華僑同誌應該好好團結起來,援助祖國,戰勝日寇。共產黨是關心海外僑胞的,願意與全體僑胞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同年,中共中央在香港設立八路軍辦事處(簡稱“香港八辦”),“動員廣大海外愛國僑胞和港澳同胞參加祖國抗戰”。1941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決定在延安成立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簡稱“海委”),朱德為主任,委員有葉劍英、黃華等人。“香港八辦”和“海委”對海外僑胞和歸僑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贏得了廣大華僑的信賴和支持。為了支持抗戰,華僑紛紛捐錢捐物,有的萬裏迢迢從世界各地回國參戰,展現了海外赤子報效祖國的赤膽忠心。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機關報《新中華報》的社論曾指出,廣大華僑“所有這些直接間接參加抗戰的工作以及對政府財政上的幫助,都說明了華僑在抗戰中的偉大作用,沒有他們的努力,國內的抗戰一定更加困難的”。對於這一特殊群體,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並於1945年提出了“保護華僑利益,扶助回國華僑”的方針。“保護華僑利益”成為中國共產黨僑務理論和僑務工作的基礎點和出發點。

在人民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領導中國革命的舞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爭取部分華僑先進分子參加到革命統一戰線,兩者風雨同舟、肝膽相照,最終迎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1946年9月11日,海外華僑陳嘉庚以“南僑總會”的名義致電美國總統杜魯門等政要,揭露蔣介石政府“腐敗專斷”,“以致民生痛苦”;希望美國撤回駐華海陸空軍及一切武器,以使中國內政得以終止。陳嘉庚的致電公布後,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南洋尤其是新、馬華僑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得到眾多海外華僑的擁護和支持。隨後,東南亞、歐美等國的華僑紛紛表示反對並譴責國民黨破壞民主的專製行徑,支持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人民解放戰爭進入1948年,戰爭的勝負已露端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得到海外愛國華僑一致響應和擁護,實現了我們黨的僑務工作新的轉變。1948年9月,美國華僑在舊金山掀起的“美國撤離中國周”活動,向杜魯門請願,促請立即撤退駐華美軍,全美35個大中城市約40萬人參加簽名。海外華僑和社團紛紛表示支持中國共產黨積極爭取海外華僑社會的支持,並為解放戰爭紛紛捐款捐物,回國參戰或慰問。正如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向海外華僑致函所指出:“在三年的解放戰爭期間,或回國參加解放戰爭,或僑居地堅持人民民主立場,與國民黨匪幫派往國外的特務走狗做不屈不撓的鬥爭。這些都是國外僑胞對於祖國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新政協的籌備過程中,我們黨加強海外華僑的工作,積極邀請他們參加政協會議。陳嘉庚和司徒美堂等17位華僑接到邀請後欣然應允,不遠千裏回到北京,共商國是。

(二)黨的僑務思想的實踐與探索

新中國成立初期,海外華僑有13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東南亞各國居多,美洲、歐洲、澳洲和非洲各國均有華僑。早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製定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應盡力保護國外華僑的正當權益”。《共同綱領》在建國初期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這種規定實際上說明新中國政府已經在法理上承認了所有海外中國人都是中國公民。新政府在承認華僑是中國僑民的同時,也履行護僑的職責。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十分重視提高華僑的地位及其在未來社會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中國政府都會向海外華僑祝賀、慰問、拜年,及時地把新中國發生的變化通告海外親人,並進一步闡明政府是海外僑胞的後盾和依靠。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邀請華僑和歸僑代表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共商國是。在組織機構中,中央人民政府下設華僑事務委員會,各省設僑務工作委員會,華僑眾多的專區設華僑局,縣設僑務科,鄉鎮建立僑屬工作委員會或鄉僑務委員會。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從海外華僑的實際出發,按照“一視同仁、適當照顧”的方針,製定相應的照顧和保護華僑權益的政策。其主要政策舉措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一是黨和政府對東南亞某些國家迫害華僑的行徑發表嚴正的聲明和抗議,要求華僑生命財產的安全與其他一切正當權益應當得到僑居國的保護。二是及時出台了《關於華僑受排斥及迫害問題處理意見》(1950年)和《關於在兄弟國家中華僑問題的初步意見》(1950年),處理華僑事務時力求友好協商的方式解決。三是黨和政府著眼於華僑的長遠利益,高瞻遠矚地作出了解決“雙重國籍”問題,並鼓勵海外華僑在當地長期生存。四是關心回國定居生活狀況,妥善安置歸國華僑。五是製定鼓勵和便於華僑投資的政策,吸引華僑回國投資。六是爭取和保護僑匯。七是爭取華僑科學家回國貢獻才智,為新中國科學技術、文化教育事業發展,開辟了一條特殊的人才引進之路。這些政策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麵,著眼於解決僑務工作中一些帶根本性的、實質性的重大問題,既保護了華僑的切身利益,也為新中國的僑務工作和僑務政策奠定了基礎。其間,由於社會改造或政治運動中“左”的偏差和錯誤所致,使僑匯出現幾次波動,華僑的利益受到侵犯。

(三)新時期黨的僑務思想的創新與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新時期,黨和國家不僅把僑務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而且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來展開,並根據海外僑情的變化與特點,製定並不斷調整僑務工作的方針政策,使僑務工作呈現前所未有的新發展。

1.鄧小平的僑務思想

鄧小平僑務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

領導人鄧小平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根據時代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需要,提出了“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獨特機遇論”等一係列重要的僑務思想和理論,對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僑務領域的撥亂反正和新時期中國特色僑務工作的開展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鄧小平僑務思想的內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利用華僑華人資金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服務。改革開放伊始,充分利用海外華僑華人資本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是鄧小平為我國對外開放打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後來,鄧小平將利用僑資與靠近港澳、華僑華人眾多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經濟特區的先例,為大規模利用外資和逐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了前提。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海外華僑華人資本作為外資進入中國的“排頭兵”,始終是我國吸收和利用外資的主體部分,也是中國在新時期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

二是創造條件,吸引華僑華人科學家發展中國科技事業。生產力的每一步巨大發展,都要依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鄧小平一直關注奮鬥在世界科技各個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數十萬華僑華人科技人才,明確主張“接受華裔學者回國是我們發展科學技術的一項具體措施,派人出國留學也是一項具體措施”,並提出了著名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許多學有專長的海外僑胞成為中國對外引進智力的重要對象和溝通渠道,同時也受到海外新老華僑華人專家學者的普遍歡迎和熱烈響應。

三是海外僑胞是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的重要力量。無論是民主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都把廣大華僑作為統一戰線中的一支重要的進步力量。1979年6月,鄧小平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就明確指出:“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國外僑胞心向祖國,愛國主義覺悟不斷提高,他們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支援祖國現代化建設和加強國際反霸權鬥爭方麵,日益發揮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國兩製”方略上,黨和國家重視和發揮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積極作用。隨著“一國兩製”的科學構想成為成功實踐,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開始普遍認同用“一國兩製”的方式和平解決祖國統一的問題,並讚賞中國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而求國家之“同”、製度之“異”的寬廣胸懷。

四是廣大華僑華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獨特機遇”。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多次提到海外僑胞是中國發展的“獨特機遇”等一係列重要論斷。即“我們有幾千萬愛國同胞在海外,他們希望中國興旺發達,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利用機遇,把中國發展起來;中國與世界各國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機遇,比如我們有幾千萬愛國僑胞在海外,他們對祖國作出了許多貢獻。”這一“獨特機遇論”是鄧小平僑務思想的核心內容,對我國改革開放實踐產生了廣泛而深遠影響,尤其對僑務工作和海外僑胞積極投身祖國建設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和廣大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的積極參與分不開的。

2.江澤民僑務思想和實踐的與時俱進

90年代中後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黨的僑務思想和僑務實踐也隨之與時俱進。以江澤民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黨的僑務理論作了一係列的重要論述,在重申並繼承鄧小平僑務思想理論的同時,根據新的曆史時期僑務工作的實際,創造性發展鄧小平僑務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華僑華人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獨特優勢”和“寶貴資源”的思想。

一是江澤民的“優勢論”,即華僑華人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獨特優勢。在第四次全國歸僑代表大會上,江澤民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廣大歸僑、僑眷活躍在各條戰線,為祖國貢獻聰明才智;海外僑胞捐資贈物,興辦公益事業,或投資合作,促進經濟繁榮,或穿針引線,致力於中外交流,或推動海峽兩岸同胞的接觸和交流,起了積極促進作用”。在此基礎上,江澤民進一步洞察和把握20世紀90年代引用僑資的發展變化,提出了“在世界許多地方,華僑華人都有成就,我看這也是我們的一種優勢”。而且更加明確地指出:“海外僑胞作為促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促進祖國統一的積極力量,有著獨特優勢,在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海外華僑華人科學家是發展科技事業的寶貴資源。江澤民以世界的眼光,準確地把握住時代特征,把利用華僑華人的智力和人才資源與“科教興國”和“走出去”聯係起來,將利用僑務資源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1993年2月,江澤民高屋建瓴地指出:“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對其綜合國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科學技術的進步,起決定作用的是人才。可以說,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在這場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當中,我國有自己特有的優勢,這就是在海外有數十萬的華僑華人科技專家、教授、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才,其中包括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比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這些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1999年1月,他進一步提出:“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廣大華僑華人,是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的人才資源寶庫,其中科技人才就有幾十萬,既有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也有成績顯著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他們在當今一些重要的高科技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們一定要十分珍惜”。江澤民同誌對僑務“資源論”的一係列論述,從曆史和現實的高度闡述了黨和國家對僑務問題的重視,是繼鄧小平僑務思想之後,黨的僑務思想發展的一個新階段,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

3.胡錦濤僑務思想的新理念新舉措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為指導,在全麵繼承鄧小平、江澤民僑務思想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僑務思想和工作實踐,提出了“兩個服務”的思想和“統一論”等僑務理念。

2005年2月,胡錦濤在接見全國僑務工作會議代表時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僑務工作的重要性,把僑務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解決涉僑工作的重大問題;要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僑務工作的方針政策,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根本利益作為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為國家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的統一;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僑務工作協調機製,加大僑務工作的投入,為開展僑務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同年2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僑務工作的意見》,對新世紀僑務工作的指導思想作了明確的概括: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堅持以國內僑務工作為基礎,以國外僑務工作為主導;堅持為國家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的統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在海外發展一支宏大的對我友好的力量,促進僑務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獨特作用,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奮鬥。”上述重要論斷,就是“兩個服務統一論”僑務思想,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僑務工作基本經驗的科學發展概括和總結,是對僑務工作規律的正確認識和把握,成為新世紀僑務工作根本指導思想。此外,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還提出了“促進僑務資源可持續發展”等嶄新的論斷,體現當前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二、黨的僑務工作的曆史經驗

在我們黨90周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中,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同誌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建立和發展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爭取僑心、凝聚僑力,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成為我們黨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譜寫了中國共產黨曆史上極其光輝的篇章。90年來,我們黨在僑務理論和僑務工作的實踐中,既積累了成功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這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1.必須堅持黨的僑務理論為指導。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程中,我們黨把僑務理論與愛國統一戰線實踐相結合,形成了不同時期黨的僑務理論體係。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僑務思想發展的基本路徑,可以概括為三個基本理論核心,即鄧小平的“機遇論”、江澤民的“資源論”及胡錦濤的“統一論”。這三個理論一脈相承,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構成了新時期完整的僑務思想體係。正是有了這一正確僑務思想的指導,我們黨才能夠更好地保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國內的合法權益,促進華僑華人各項事業的發展;才能夠凝聚僑心、集中僑智、發揮僑力,取得他們對祖籍國各項事業的支持,進而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實現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這是新時期黨的僑務理論與實踐的寶貴經驗。

2.必須始終貫徹和執行黨的僑務政策。僑務工作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問題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長期

戰略方針,是黨的總路線、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45年,我們黨就提出了“保護華僑利益,扶助回國華僑”的方針。“保護華僑利益”成為中國共產黨貫徹和執行僑務工作的基礎點和出發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認真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僑務工作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將國內歸僑、僑眷的政策概括成為“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根據特點,適當照顧”的十六字方針,並重申建國以來黨的一係列僑務政策是正確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和貫徹。

3.必須堅持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服務。建黨九十周年的曆程中,黨的僑務工作經曆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不同的曆史階段。新民主主義時期,僑務工作主要任務是將華僑作為革命的統一戰線重要組成部分來展開。在社會主義道路探索與建設時期,僑務工作側重於處理好國家關係,作為外交工作的重要內容來考慮,其間由於“左”的錯誤偏離中心任務而出現了嚴重失誤。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僑務工作與緊緊圍繞現代化建設服務這一中心,得到廣大海外僑胞的支持與認同,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僑務工作必須抓住根本,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必須發揚民主,廣納群言、廣求善策;必須發揮優勢,協調關係、增進共識,從而為完成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持和政治保障。實踐證明,僑務工作隻有自覺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僑務資源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遊離於黨的中心任務之外,僑務資源就沒有用武之地。

4.必須堅持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為主題。不論是民主革命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後,海外僑胞始終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90周年的發展曆程中,我們黨建立和發展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爭取僑心、凝聚僑力,廣大僑胞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曆史性貢獻,成為我們黨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譜寫了中國共產黨曆史上極其光輝的篇章。愛國統一戰線的本質是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爭取廣大僑胞的大團結,不僅黨在力量弱小時需要,發展壯大後仍然需要;不僅黨在奪取政權時需要,取得執政地位後仍然需要;不僅在過去搞革命時需要,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仍然需要。堅持爭取僑心、凝聚僑力,必須高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旗幟,把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生活在不同社會製度下的海外人士都團結起來,把方方麵麵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

5.必須堅持維護廣大僑胞的合法權益。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就高度重視維護海外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在國內的合法權益。早在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製定的《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應盡力保護國外華僑的正當權益”。1954年全國人大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團結海外僑胞和國內僑眷,維護他們的合法正當權益,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責之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黨和國家相繼製定多部涉僑法律法規,初步建立了涉僑法律體係。如1982年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5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為我國新時期僑務立法提供了更多的憲法依據。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後,國務院和各省市相繼製定了《實施辦法》,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保護海外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的法律體係,使新時期的僑務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軌道。

6.必須堅持求同存異、團結和諧的原則。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萬華僑華人是多樣性的統一體,倡導構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贏、團結友愛、充滿活力的和諧華僑華人社會是我們黨推進和諧世界的戰略組成部分。廣大華僑華人之間矛盾與問題的解決,實際上就是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過程。求同存異、體諒包容,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差異和分歧。身居異國他鄉的廣大華僑華人中的差異和分歧,具有不同的性質,必須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意識形態和社會製度之爭的異,應允許長期存在;對無關宏旨、無礙大局的異,要給予包容;對涉及台灣統獨之爭的異,必須旗幟鮮明地進行批評和糾正。當前,國外僑務工作應堅持“求同存異、團結和諧”的原則,爭取更多的僑胞對我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立場的理解和認同,營造有利於兩岸統一的和諧環境。

三、再創僑務工作新輝煌

建黨九十周年僑務曆史經驗證明,海外僑胞在不同曆史時期,能為祖國各項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關鍵是我們黨曆來重視僑務工作。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對做好新形勢下的僑務工作高度重視,並對新世紀僑務工作作出了三個“大有作為”的新概括。這三個“大有作為”的論斷,總攬全局,高屋建瓴,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指明了僑務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的獨特作用和肩負的曆史使命,為新時期僑務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僑務工作乘勢而上,開拓新局麵的重要機遇期。在新形勢下開創僑務工作新輝煌,就必須堅持正確僑務理論為指導,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僑情、銳意創新,不斷強化對僑務工作戰略地位的認識,深入探索僑務工作的發展規律,正確處理為國家服務和為僑服務之間的關係,使新世紀僑務工作再上新台階。

1.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

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做好新世紀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從僑胞的精神需要出發,激發愛國熱情。海外僑胞雖然身居異國,但他們的根在中國,對祖國、對家鄉有著特殊的感情。從僑胞的精神需要出發,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做好新形勢下的僑務工作,要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神來激發他們情係中華的熱情。二是從僑胞的經濟利益需要出發,鼓勵參與祖國經濟建設。僑務工作要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從僑胞的經濟利益需要出發,要重視保護海外僑胞的在國內投資的合法權益,努力為他們來華投資創造良好的環境,包括優良的投資環境、市場環境和人文環境,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務,幫助他們處理好有關經濟糾紛等,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三是從僑胞的現實生活需要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僑胞解決好生活問題,是維護僑益、凝聚僑心、落實僑法的一項重要工作。僑務工作者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誠心誠意為他們解決所需求的實際問題,竭誠為歸僑僑眷排憂解難,以真誠的服務贏得僑心,匯聚僑智,凝聚僑力。

2.堅持“以國內為基礎,以國外為主導”

長期以來,我們僑務工作的重點放在國內,集中落實僑務政策,解決曆史遺留問題,製定各項僑務政策,這是當時客觀規律的反映。進入新世紀初,海外僑情發生了新變化:一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大大激發了海外僑胞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二是新華僑華人數量與華裔新生代逐步成為華僑華人社會的主體,拓展了僑務工作領域;三是海外僑胞的經濟、政治、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四是海外僑胞擁有人才、資金、信息和紐帶優勢;五是海外僑胞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和遏製“台獨”分裂活動方麵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我們黨及時提出了僑務工作“堅持以國內為基礎,以國外為主導的”基本原則,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對僑務工作規律性探索的結果。

3.堅持“為國家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的統一”

新世紀以來,我們黨提出了“堅持為國家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的統一”,作為僑務工作的基本點。這一重要論斷,充分體現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重僑、親僑、愛僑和護僑的理念體現。同時,堅持維護國家大局與維護僑胞利益的統一性,堅持做好僑務工作與實現廣大僑胞根本利益的統一性,體現了“國以民為本”和“民以國為重”的辯證統一關係,是僑務工作與時俱進,保持鮮明時代特征和現實要求。因此,新世紀的僑務工作必須堅持在國家大局的前提下,維護好僑胞的利益,做好為僑服務工作。

(四)挖掘潛能,提升素質,培養能力

僑務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新時期,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僑務工作,轉變思想觀念,用創新思路來引領僑務工作的新發展,凝聚僑心、發揮僑力,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的經濟建設,這就要求僑務工作者具備以下綜合素質。一是提高分析國內國際形勢的能力。僑務工作者要能夠細心地觀察國內外僑情變化;正確認識僑務工作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國家各項工作中的實際定位;科學地提出僑務工作當下和未來應該做的事情。二是提高與人交往能力。能夠正確處理與僑胞之間關係時,既有敏銳細致的眼光,又有寬容大度的胸懷。三是提高僑務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僑務工作能夠了解一般的禮儀規範,熟習僑務禮儀的特點和規律;能夠調動與整合各種禮儀手段,盡快密切並長久保持與各國海外華僑華人的親情關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