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腓力王子在西班牙國王黑太.卡斯的鼎力幫助下當上了國王,號稱腓力一世。

腓力一世當國之初,發現國庫早已被搬運一空,非常難以為政。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憑著他的聰明和在雷恩堡的經曆,知道國庫的金幣去向就在那裏,通過秘密的研究和尋找,最後在靈珠.卡斯蒂耶王後提前立的石碑上找到了線索,破譯出了寶藏所在,取用了一小部分解燃眉之急,使國家機器啟動了起來,其它的繼續原處封存。

腓力一世也想把這樁財寶另庫長久保存,作為自己及子孫從政的應急之需。

就這樣,靈珠.卡斯蒂耶寶藏一直沒有運回,就秘存在雷恩堡原處。腓力一世直到臨終前,才把秘密告訴了他的兒子。

他的兒子即位後,稱作腓力二世。此人從小喜歡騎馬射獵,不到十三歲就即位,是個虔誠的基督教信徒,在十字軍東征中是個大名鼎鼎的領軍人物。1244年12月,當時的耶路撒冷已落入異教徒之手,他決定前去解放聖地,進行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年8月25日,他率領著三萬名騎士和一百艘戰船啟程後在塞浦路斯登陸,隨後占領了達米埃塔。1250年,心高氣傲的他卻在埃及的曼拉蘇被俘,不得已交出四十萬贖金才獲得以放人。1250年——1254年,他在耶路撒冷呆了四年,試圖重建巴勒斯坦和敘利亞。1269年,他再次決定遠征非洲,1270年7月初,他率軍在突尼斯登陸,起初還連連獲勝,占領了迦太基。此後其軍隊遭遇瘟疫傳染,他本人也被鼠疫奪去了生命。臨終前,他把這個秘密連同一卷植物羊皮紙一起交給了他的繼承人腓力三世。

隨後的勇敢者腓力三世(1245年——1285年)十分小心地守護著這筆寶藏。他除了保留著那卷植物羊皮紙之外,還把一些知情者秘密處決。那卷植物羊皮紙他左藏右藏,不住變換地點和地方,最後藏在雷恩堡教堂屋頂的一根打過蠟的空心圓木柱之中。按本心,他也想將來有一天告訴他的繼承者,可是,還沒來得及說出秘密,他就在斯奧米加斯戰役之後的歸國途中突然死於熱病。

腓力三世的繼承人是腓力四世(1268年——1314年)。他出生於楓丹白露,三歲死掉了親生母親,十六被封為騎士。他身形高大,相貌英武,金發碧目,有“美男子”之稱。他於1285年隨父王南下參加為兄長查理爭奪阿拉貢王位的戰役,1294年開始對英格蘭的戰爭。1303年與英格蘭議和以後,將自己的愛女伊薩貝拉公主嫁給英格蘭未來的國王愛德華二世。這一聯姻使英法兩國保持多年相安無事。在英法息戰之前,腓力四世曾率軍鎮壓佛蘭芒人。由於十多年戰爭的大量軍費支出,其結果弄得是民窮國衰。1306年,為了搜刮錢財,他打起了猶太人的主意,野蠻地驅逐他們,查抄沒收他們的財產。出於同樣的目的,1307年9月,他解散聖殿騎士團,獲取了大量財富。遺憾的是,他當時那麽缺錢,卻並不知道他的先王隱藏著這麽一筆巨大的財寶。

也有人認為,雷恩堡這筆巨寶不一定就是卡斯蒂耶王後所隱藏,而可能是法國古代一個叫阿拉裏克國王的藏寶。阿拉裏克國王的首都當年就設在雷恩堡,據史料說這個國王勇猛善戰,從征戰中奪取了大量財寶。但這一說法缺乏證據。

還有人認為,雷恩堡巨寶也許是中世紀法國的異端教派純潔派的藏寶,因為雷恩堡曾經是純潔派的主要據點。據史料記載,這個教派的教徒生活非常儉樸,以致積累下了巨額財寶,並常常把財寶秘藏起來以備應急之用。這個寶藏,有可能是純潔派積累和隱藏起來的應急財富。後來由於某種不被人知的原因,知道底細的財寶守護人失去了傳承人,遂使寶藏失落在曆史的長河裏了。

現在,被吊著的童鐵佛也沒閑著,他在心中不住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的不至千遍萬遍,也不見一點兒得救的靈效。

最後,童鐵佛忽然大悟,現在被困在西方國家,屬於神主的地盤,不歸佛祖管轄。於是改念“感謝主,感謝神,感謝主,感謝神……”,堅持念了一百遍,忽然就有了靈效,豁然被任命為雷恩堡殘敗時期的神甫了,在那裏他的神職名字叫童鐵.索尼埃神甫。

童鐵.索尼埃神甫每次講道時,發現座間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便私下有事沒事地和她搭訕,得知她名叫歐陽.瑪麗。兩個人接觸多了,便開始有了戀情。

童鐵.索尼埃被任命為雷恩堡教堂神甫後,表現得對神秘非常虔誠,又樂善好施,不久便贏得了當地人們的尊敬,很快受到教區的讚揚,得到了一筆二千四百法郎的市政貸款,用以修繕他的教堂和正祭台。

童鐵.索尼埃神甫請來泥瓦匠,先修繕教堂的屋頂,一步一步向下進行。

這一天,泥瓦匠巴邦一邊手中忙著活兒,一邊對神甫說:“喂,神甫大人,我下一步要修理正祭台,為了讓你稱心如意,你自己在那堆木料中挑選一根作為正祭台的柱子吧!”

院中堆著一大堆從舊屋頂上拆下來的、很有些年頭的木料,童鐵.索尼埃神甫隨手拿起一根打過蠟的空心圓木柱,無意間手抓到了一個空洞的地方,竟發現裏麵塞有一卷東西,掏出來一看,是陳舊的植物羊皮紙,紙上寫著一些帶拉丁文的古法文,上麵記載的是《新約全書》裏的一些片段。

泥瓦匠巴邦在高處也看到了,就好奇地問道:“神甫大人,你拿的是什麽啊?”

童鐵.索尼埃神甫憑直覺猜想,裏邊肯定大有文章,但卻漫不經心地對巴邦說:“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