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之間的交往很正常

■孩子來信

東子叔叔,您好!我是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很愛說話,上課積極發言,下課和同學聊得“熱火朝天”。可是最近一回到家,我的“話匣子”就自動關上了。麵對爸爸媽媽,我無話可說。

以前常聽同學埋怨父母整天疑神疑鬼,沒想到,這種事也會發生在我身上。

上周一出門的時候,我發現自行車前胎沒氣了,一檢查才看出來車胎被紮了,於是隻好把自行車交給爸爸,自己擠公交車上學。去的時候還好,晚上回來的時候,公交車上的人特別多,差點沒擠上去,還好我隻坐四站地。快下車時,我很小心地往門口“擠”,可還是在刹車時踩到了前麵的人。我連忙道歉,那人回過頭來說的卻是:“咦?怎麽是你!”我抬頭一看,剛剛踩到的人,竟是三二班的文體委員,沒想到我們竟然住在一個小區裏,他每天都坐公交車,我天天騎自行車,所以,之前從未在上學的路上遇到過。

因為順路,我們很自然地聊起來,從中國的人口,說到政教處主任的心理問題,甚至聊起小區裏一個奇怪的阿姨……不知不覺間已來到我家樓下,於是我們互道了一聲“明天見”便各自回家了。

推開家門,我便問爸爸,自行車修得怎麽樣了。爸爸陰沉著臉甩出三個字“修好了”。可是他的表情卻像在說“自行車報廢了”。再看看媽媽的臉色,好像兩個人剛吵完架。為了避免他們“殃及池魚”,我保持沉默,並乖乖地幫媽媽端菜。為了不讓持續走低的“氣壓”影響心情,吃完飯,我準備馬上回自己的房間。可剛起身,就被爸爸叫住了。他放下筷子,示意我坐下,接著又喝了一口水,仿佛有什麽重大的事情要和我談。在他沒開口的這幾秒裏,我的心像懸著一塊大石頭。他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孩子,爸爸今天要跟你談談早戀的問題……”聽了爸爸的第一句話,我全身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就放鬆了,還以為家裏出事兒了呢,原來隻是給我打“預防針”。我靠在椅背上,看著父親嚴肅的表情……

爸爸說的那些關於早戀的“陳詞濫調”,班主任都說過好幾遍了。所以,我笑著打斷他:“爸爸,您放心吧,我不會早戀的,女兒的情商還沒達到那個高度呢!”說完,我便起身,準備回房間寫作業。還沒等我站穩,爸爸就嚴厲地喊道:“給我坐下,你這孩子,怎麽還學會說謊了?”我嚇了一跳,不明白爸爸為什麽突然這麽生氣。這時,一直沒有出聲的媽媽開了腔:“你還敢強嘴,剛才我都看到了!”

“看到什麽了?”我反問道。

爸爸更加生氣了:“還狡辯,你媽媽在陽台上都看見了,一個男孩子送你到樓口,還和你說明天見,你敢說,沒有這事兒?”

唉……原來說的是這個呀,我把事情的原委和爸爸媽媽講了一遍,並且強調了自己絕對不會早戀。爸爸媽媽又問了一些問題,可是無論怎麽問,事實就是事實,我也說不出別的來。

本以為這件事兒就這麽過去了,誰知第二天放學,媽媽就開始了對我的“嚴防死守”……為什麽和男同學聊個天,爸爸媽媽都要搞得“草木皆兵”啊?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青少年異往不等於“早戀”

這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她的苦惱可能大多數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曾有過。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處理好與異性的正常交往。

我們既要反對“男女授親不親”的封建觀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別”的基本事實。要告訴孩子,交往的雙方隻要是出於同學間的友誼,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接觸,但要注意彼此的分寸,要有節製、有禮貌。

既可個別交往,更要提倡群體交往。異性孩子間的交往,常常會出現一對一的個別交往。要告訴孩子,如果對象僅限於某一個人或某個小範圍內的人,那麽可能會失去與大多數同學、朋友的接觸機會。現代青少年應該多交朋友,多交幾個性格、興趣迥然不同的朋友,多進行社會活動。隻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純潔情誼,才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青少年與異性同學的廣泛交往,對他們自身的學習、思想都有促進和幫助作用,也有利於振奮情緒。而異性同學之間長期的、專一的交往,言談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這樣會由本來正常的同學交往發展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相戀。廣泛的異往則能避免孩子陷入早戀的誤區。

要告訴孩子什麽是友誼、什麽是愛情,這是我們無法回避的東西。何況即使有了異性朋友,也不見得就是在談戀愛。即使孩子們有了“早戀”現象,隻要我們正確對待,宜疏忌堵,開誠布公地和他們溝通,孩子們還是願意和我們交流的。我們不僅要學會做孩子的父母,還應學會做孩子的朋友,做他們成長路上的向導。

即使孩子真的“早戀”了,也沒必要大呼小叫地發脾氣。如果發現孩子已經陷入早戀,家長千萬不能用譏諷、責罵甚至懲罰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更不能衝向學校、對方家中,或向鄰裏訴苦,弄得滿城風雨。最好的辦法是理解孩子、體貼孩子,加以引導,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並給予孩子熱情、嚴肅的忠告。

家長在了解到孩子的早戀情況以後,要做好自我心理調適,要加強對孩子的指導;做到沉著審慎,不急躁訓斥;能夠正視早戀,以冷靜的心態分析孩子早戀的原因;要以平等、真誠、信任的態度對待孩子,多尊重、關心、理解孩子。如果家長產生了惱怒、發火、氣憤等心理狀態,千萬不要把它發泄在孩子身上。應多了解一些青春期的教育知識,以提高認識,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

孩子在成長中不能沒有異性朋友

作為家長不應該反對孩子交異性朋友,我們應該支持和幫助他們正確地對待異性朋友。“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和名利,但一定要有朋友”。不管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都應該真誠地同他們交往。他們也許會給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帶來很多幫助,對孩子的一生起重大作用。但是交朋友也不能盲目,應該把握好度,要告訴孩子,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自己的朋友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隻要知道孩子有了異性朋友就緊張得不得了,生怕孩子“早戀”影響學習。其實,這種擔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多餘的。處於青春萌芽期的孩子,從對異性產生好奇進而喜歡與異朋友,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必大驚小怪。家長在孩子有了異性朋友這個問題上,一定要端正態度,不能一味地“上綱上線”,而應進行正確的引導。否則,你越是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最後產生的結果往往也就越糟糕。

父母也是過來人,我們都有第一次交異性朋友的經曆,對於孩子交異性朋友,應該抱著一種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態度。男、女生可以互補性格缺陷: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的自由與豁達讓自己不致狹隘,男孩子則需要女孩子的細膩沉靜讓自己不致粗俗。所以,禁止孩子與異往或者因此向孩子發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易造成心理偏差,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隻要家長、老師不大驚小怪,正確看待這個問題,孩子自己不牽強地賦予它某種形式,男孩、女孩的友情並不都會影響學習,相反它還可能是努力學習的動力。

我就是本著這樣的思想對待女兒與異性的交往的。所以,孩子從小到大都有異性小夥伴,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異性夥伴日漸減少(這也符合兒童心理的成長要求),尤其是知心朋友,幾乎都是同性,但是這並不表示她就沒有異性朋友了。其實孩子的異性朋友很多,隻不過大多是一般朋友,最知心的還是小姐妹。

女兒上高一時住校,周末回家總是大包小裹的,從教室到校門口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每次我都能看到有男孩子幫她拎包提袋。我問過依依,那些挺陽光且懂禮貌的小夥子都是誰呀,孩子說都是班裏的同學。我為女兒能擁有異性朋友而高興,更為她能交到陽光、熱情的好朋友而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