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力量來自您的信任

■孩子來信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十四歲的男孩,但說起來您可能不會相信,我從沒玩過海盜船,沒坐過過山車,甚至沒有獨自駕駛過碰碰車。我是個膽小鬼,這是大家公認的。

但我覺得不能完全把這說成是我的錯,我想我父母也是有責任的。

我從很小的時候起就和同齡的孩子不太一樣。我的個頭還沒有比我小一歲的鄰家妹妹高,我不愛說話,文文靜靜的我看起來是很乖巧的一個小孩兒!可惜我是男孩子,男孩子本來不應該像我這樣文靜的。爸爸媽媽總是特別小心地嗬護我,就像在第一段中寫的那樣,凡有一點點危險的事情,我媽媽就絕不會讓我去做。結果弄得我現在都這麽大了,很多事情都沒有做過的,這常常被同學們拿出來當笑話說。我曾經因為這些事情和媽媽理論過好幾次。可是在她的心裏,仿佛我是一直長不大的孩子,隻要她認為是小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我就永遠也不能做。

前不久,在我家裏發生的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的生活應該有所改變,我不要再懦弱地任憑擺布。

事情是這樣的:那次家裏的電腦中了很嚴重的病毒,不斷地出現死機的情況。因為爸爸要用電腦炒股票,所以他非常著急,要抬著機箱去電腦城修。我那時候在學校的計算機課上剛好學到了給電腦做係統,於是我對爸爸說,我可以幫他修電腦,並且用不了多長時間。可是爸爸卻很不屑地說:“你一個小孩子能幹什麽,還不是新奇好玩,隻會給大人添麻煩,你別瞎搗亂了,我還要趕時間呢!”我家住在東環路,要倒兩趟公交車才能到修電腦的地方,再說拿著笨重的機箱也不方便。於是我懇切地對爸爸說,我一定會很快就修好的,隻要去樓下的音像店買張係統盤就行。可是,即便這樣,爸爸也不為所動,甚至還有些生氣地說我耽誤了他的時間。

結果是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才把電腦修上,而我在家鬱悶了一下午……

人都說經常犯錯誤的孩子才會不被相信,可是我並沒有啊!從小到大,我在學校不惹老師,在家裏聽媽媽的話。可是不知道為什麽,爸爸媽媽就是不信任我。

東子老師,我看過範薑國一的書,她被允許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獨自在家裏過夜。

我爸媽也看了不少您的書,還給我買了《範薑國一的快樂初中》這本書。可是他們依然不懂得放手讓我自己做事情,也不相信我能做好,所以我一點都不快樂。我承認,很多東西我都不會,膽子確實也很小。可是凡事都有第一次不是嗎?他們連試一試的機會都不給我,我又怎麽能長大呢?我做夢的時候都向往著有一天我的父母可以對我發出讚許的目光,對我說:“兒子,這件事就交給你了,相信你能行!”

可惜,從來都沒有。

我一直希望我的爸爸媽媽可以信任我,這樣我也會有勇氣去做那些我不曾嚐試的東西。我現在越來越大了,我已經開始明白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麽樣的男生、將來做一個什麽樣的男人了。可是,沒有父母的信任,我的自信又從何而來呢?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相信孩子,就應該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主觀想法發展自己,就應該理解並尊重孩子,就不要總是否定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種生命狀態。我們可以把孩子想象成一粒種子,相信孩子一定會按照一定的自然機製去發展,如此便不會把自己的擔心傳導給孩子,孩子就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如果我們不相信孩子會“自覺”地長成一個成人,我們就會用我們能想到的所有方法去扭曲他們,最終破壞他們的自然發展機製,使他們受到傷害,甚至為他們的一生帶來痛苦。

為孩子創造了什麽樣的環境,孩子就會發展成什麽樣的人。如果信中這個男孩的家長不是急於去電腦城修電腦,而是讓自己的孩子先嚐試著找找原因,動手修一下,其結果會大不一樣。

一種可能是通過孩子的努力真的就把電腦修好了;另一種可能是沒有修好又複原了;還有一種相對糟糕的結果,就是把電腦修得更壞了。如果事先做些備份,出現最後一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說,通過這次突發事件給孩子一個機會,那麽也許你將收獲一個陽光、自信的兒子。電腦壞了又怎樣,難道兒子不比電腦更重要嗎?

況且,這隻是最壞的情況,孩子還有可能把電腦修好啊!所以,我們的家長要信任孩子,要給孩子機會。不一樣的做法,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在這方麵,我有切身體會。

現在女兒依依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和電腦綜合知識,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她定期還會幫我整理一些相關資料。

不過我也曾犯過這方麵的錯誤。依依十歲時的那個暑假,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下載在電腦裏,為了便於閱讀,我打算把台式電腦裏的資料考到我的手提電腦裏,由於我忙於其他事情,依依就自告奮勇地過來幫忙。過了一會兒,依依高聲說道:“爸爸,怎麽打不開呀?”我過去一看,她把剛拷過來的文件都以“快捷方式”的形式保存在桌麵,而其“根目錄”在U盤裏,U盤裏的文件已經被她刪除了,所以根本無法打開。於是,我到“回收站”去找刪除文件,竟然一個沒找到。當時我就大聲責備她,認為是她主觀不認真才導致文件丟失。

過後,依依給我寫了一封信,講述了被我冤枉的不悅心理。看完信,冷靜下來,我意識到自己錯怪了孩子,盡管依依比一般的孩子精通電腦,可她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她的這方麵知識還很有限,再說她主觀上並沒有惡意。無論對誰,“知錯必改”是我做人的一貫準則,最後我的道歉換來了孩子的笑臉。

此後,我不僅沒有阻止孩子幫我弄電腦,還不時地向她請教,孩子的自信得到了極大地提高,電腦操作水平也越來越嫻熟。

信任是力量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世紀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通俗地解釋一下,就是要賞識和信任孩子。

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家庭裏,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作為父母,給孩子以充分的信任,孩子就會樂觀自信。

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是處於平等地位的,從而促使他們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這既增進了父母對子女內心世界的了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加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反之,若父母對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夠信任的態度,就無法了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因此受到傷害,他們對父母的信賴也勢必減弱。這樣,家庭教育的效果也會相應減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信任孩子。

信任孩子,會讓孩子認為,這是父母對他能力的認可,是父母對他莫大的肯定。因此,沒有哪個孩子願意辜負這種信任。於是,這種信任便轉化為孩子努力做好事情的巨大動力。

女兒依依樂觀與自信,很大程度就是我對她信任的結果。

在前文中我已經提到,依依很小的時候提出自己去上學,最初出於安全考慮我沒有答應。而當確定她能獨自處理上學路上可能會碰到的諸多問題之後,我放手讓孩子自己上、下學。每當看到別的父母牽著孩子的手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還要千叮嚀萬囑咐的時候,依依總是流露出驕傲的表情——在那些孩子麵前,她內心充滿自信。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隻要條件允許,我就會大膽讓孩子去嚐試,然後給予孩子鼓勵和讚賞。在我的“開放式”教育下,依依越來越具有“闖蕩”意識,什麽事情都敢於嚐試,越是難度係數大的事情,越能激發她體驗一把的好勝心。

“你懂什麽”、“你別瞎胡鬧”、“你根本不行”,這是許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殊不知,這是傷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最“惡毒”語言。每當孩子聽到它,自然會泛起難言的苦澀:父母都不信任我,我還有什麽前途?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自暴自棄、一蹶不振。所以說,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最佳“滋補品”。

給大家講講我的一位剛從北大畢業的年輕朋友的故事:

這位朋友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成績都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卻一落千丈,無論她如何努力成績都始終在班級25名左右徘徊,為此她非常苦惱、非常迷茫。

高一寒假的時候,這個女孩的一位從北京回家探親的表叔來看望她的父母。很自然的,家裏的大人們談到她的學習情況,女孩的父母連連歎氣,表叔卻說,小姑娘形象不錯,普通話也可以,而且還學過鋼琴和舞蹈,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去考北京廣播學院(即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一定沒有問題。

表叔的信任讓女孩頓時看到了希望。從此以後,女孩的整個學習狀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六點半拿著飯盒出去,有課上課,沒課上自習;晚上吃完飯之後接著上自習,一直到熄燈才返回宿舍。

這樣的日子她堅持了兩年。

兩年之後,這個女孩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北京大學。那兩年的火熱學習狀態,一直是女孩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之一,至少到現在為止,談起這段往事,女孩依然感覺那是最幸福的時光。

這就是賞識的魅力,這就是信任的力量。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無限的,關鍵是在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給予了孩子信任,是否給孩子一個合適的目標和方向,是否發現了孩子身上的光芒“引爆點”。

家長和成年親人對孩子的信任,對孩子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增強孩子的進取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孩子就可以躍過一道道路障,踏上人生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