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過去了,調令沒有來。周二過去了,調令沒有來。周三眼看又要過去了,莫莫還是沒有接到調令。沒接到調令的莫莫有些沉不住氣。‘計劃趕不上變化啊!’,開始還對石子頭小學的花草樹木,同事學生蔬菜等等戀戀不舍。現在卻希望調令快來。沉不住氣的莫莫將收到三八節郵件後的點點滴滴一次次梳理,過濾後留下一句:歐陽龍說看了幾篇提交的論文及瀏覽過幾次空間日誌,覺得自己能勝任掃文員的工作。提交論文主要是為了評職稱,是哪篇論文打動了他呢?有機會得好好問問。莫莫一邊想一邊從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曆年來上交教研室的論文草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參加2011年全縣小學教學論文評比,榮獲一等獎。

在2012年全市中小學教師教科研論文評比中,《玩耍有益》評為一等獎。

已獲獎的論文不是莫莫的最愛。莫莫最得意的是《發揚不要臉精神》這篇敘事類論文。為什麽自己的得意之作偏偏沒獲獎呢?莫莫手捧草稿,虔誠的再一次閱讀。

發揚“不要臉精神”

----記一次競賽活動

在史鐵生的《扶輪問路》中讀到:“雙腿癱瘓後,我才記起立哲曾教我的‘不要臉精神’。大意是:想幹事你就別太要麵子,就算不懂裝懂,哥們兒你也得往行家堆裏湊。”不禁莞爾而笑。想起曾參與全鎮小學1—3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優質課競賽,感覺自己就是“不要臉精神”的最好詮釋。

一次對話

課間,評委之一的陳老師問我:“你是八幾年出生的?“七九年。”我回答。“那……”她有些不可思議的樣子。

《關於舉行全鎮小學1-3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優質課競賽的通知》上有一條:“參賽對象:現任1-3年級語文,且一類學校年齡在33歲以下,二類學校年齡在30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其他教師可自願報名參加。”我是自願報名的唯一選手吧!通知為何要在年齡上注明一點呢?我個人認為,這是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的良好舉措。是為年輕教師多鍛煉、多學習、提高教學水平而搭建的一個展示平台。我不是必須參加,但可以自願參加的啊?為何自願參加的連評委也會感到奇怪呢?評委那輕輕的一問,純屬偶然嗎?……

三點不同

競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賽,是說課,時間不超過12分鍾,可用多媒體課件。內容從現行1-3年級本學期教材中自選,要求突出識字教學的主題。第二階段為決賽,是上課,可用多媒體課件。參賽對象是初賽前六名。在初賽時,我的幾點不同不但讓我獲得了決賽資格,而且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賽選手都是拿著說課稿,往講台上一坐,對著麥克風念起來。普通話標準,聲音甜美,內容攘括了識字教學的精華……這些都是我無法比擬的。輪到我時,發現後麵觀摩的老師有的打哈欠,有的講悄悄話,有的正準備離身而去。我放棄了精心準備的稿子走上了講台。站在講台上用目光掃視著每一個人,直到他們安靜下來,我才開始我的說課。

“尊敬的各位評委,在座的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我是一名來自石子頭小學的參賽者。在學校,我的職務可多啦!都會有那些職務呢?你們猜一猜……”靜了片刻,有人說:“語文老師唄!”。“對!我的職務可多啦!大家再猜猜看!”我把‘多’字說的重重的。氣氛異常活躍,很多人在說:“‘音樂老師’‘數學老師’‘保姆’‘少先隊輔導員’……”“謝謝你們的回答,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語文,二年級數學,幼兒班的音樂、遊戲,是少先隊輔導員。但還不止這些喔。”

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評委鍾老師試探的說:“炊事員?”

“對!你雖然在中心小學,但對村小的情況也挺了解的。”我讚許的點點頭。“我們小學有五個年級,48個學生。48個,比你們一個班的學生還少,學校根本沒錢請炊事員。我在課間操時洗米煮飯,就餐時為學生打飯。也算炊事員吧!我還有一個職務就是石子頭小學菜園的園主。我今晚說的課題是《菜園裏》。”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二第三課《菜園裏》是一篇生動活潑的韻文。本課出示了9種蔬菜名稱及圖片。介紹了6種蔬菜的特點。《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我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如下:……‘對不起,我忘詞了’(當時腦袋一片空白,怎麽也記不起說課稿的內容)”我不好意思的說。“沒關係,你可以拿到說課稿來。”評委王老師微笑著對我說。台下響起了熱烈掌聲,看到台下老師們善意的微笑,舉手無措的我猶豫了片刻,從衣袖裏拿出一個事先準備的蘿卜說:“這是我在校菜園裏親手種的蘿卜。因為有了真實菜園這個教學資源,我的教學設計分4個環節……”

複賽時,進入決賽的孫老師對我說:“我想起來了,你就是說課時拿著蘿卜的老師!”在為上課做準備時,得到了許多我叫不出名字卻能叫出我名字的老師的幫助。可見,這次說課我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明白,不是我的課說得好,而是幾點不同讓我出奇製勝。一,我是唯一向觀摩的老師問好的參賽者。這個細節是否客觀反映出參賽者的兩種不同的心態呢?一種是把自己定位在參賽上,課隻是說給評委聽,觀摩的老師聽與不聽無關緊要。一種是把自己看成參與者,希望大家一起交流、溝通。二,我是唯一不帶說課稿帶蘿卜上台的參賽者。說到這,感覺汗顏。如果不是看到當時有那麽多不利的因素,也不可能有這個唯一。參賽者都是年輕人,多麽朝氣蓬勃啊!如果多一點創新,多一些自己的風格,氣氛一定會更好。三,我是唯一說著說著忘了詞很尬尷的參賽者。這是多麽大的失誤啊!可評委卻給了我進入決賽的資格。初賽後,我在日記本上鄭重寫下:我不是最好,但我與眾不同。

五點收獲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決賽時,聽了五位老師的優質課,套用孔子的話:“六人行,已有五位師傅焉。”這次以參賽者的身份觀摩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在後來的日常教學中,我都努力將他們的長處與自己的教學風格糅合在一起,完善自己的課堂。

一,雖然坐的離黃老師遠一些,但能在模糊的視線中揣摩到黃老師與學生眼神的交流。老師要學會用眼睛說話,“傳情達意”。這是我現在在努力做的,努力用眼神把自己的心表達出來,使自己的心與學生走得更近,去共同感受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共同探索知識更廣闊的空間。

二,課堂上的一動一靜,都是優秀課堂常規的展現。回答問題時踴躍而不亂序,思考問題時積極而不躁動,朗讀課文時認真而不怠慢,孫老師這種種突出的表現都強烈地衝擊著我。反觀自己課堂,課堂常規著實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上課10分鍾之後就有孩子坐不住了,我隻能用競賽的方式去規整坐姿,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有幾個孩子坐姿不正、注意力持續時間不久,一堂課中我要經常去鼓勵。聽了孫老師的課,她很少費口舌去規整課堂,孩子表現的都很好。疑惑是:我的課堂正常嗎?自己給的答案是:有些不正常。原因:自己在課堂常規要求上有些放鬆。過於關注知識的傳授與鞏固,在習慣和常規上有些疏忽,殊不知,習慣和常規是正常傳授與鞏固知識的前提。以後我將盡最大努力去彌補過失,希望能幫助孩子們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三,聽餘老師的課,宛若坐在小舟中順流而下,沒有驚濤駭浪,卻在知識的涓涓細流中完成了整堂課的旅行。餘老師利用多媒體講《小小竹排畫中遊》這一篇課文。很羨慕能用多媒體上課的老師,因為在村小是沒有條件的。從教十幾年,對多媒體還是個門外漢。在讀到“禾苗綠油油”這句時,她強調“油油”要讀輕聲。在識字教學時,她是這樣做的,如“排”:聲母p,韻母ai,pai,排排排。反觀自己的課堂,幾乎沒有注重這種細節,一年級的學生對拚音的掌握比較難,餘老師這種利用兒歌的形式將聲母、韻母、生字結合在一起,讀來朗朗上口,很值得我效仿。

四,朱老師講的是《酸的,甜的》。她的多媒體課件設計得很棒,色彩明快亮麗,小動物的表演讓許多難以解說的詞語一點就通。真的很遺憾我班的學生沒能聽到這精彩的一課。她對學生的評語很有特色,如“真沒看出,你的小腦瓜子這麽聰明,你的想法很有創意!”“沒關係,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通過看看,聽聽,生活中就學會了。”“你很棒,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現就是會學習……”她就像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的名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表現給出貼切的評語,很值得我學習。

五,唐老師也是來自村小,她的課準備得很充分。自己畫了課文的配圖,準備了生字卡片。還用一根鐵絲來解說“九”的橫折彎鉤就是一筆。想想自己平時上課,就“三個一”——一張嘴,一根粉筆,一本書。備課也有些應付的態度。上了十幾年一年級的語文課,很自信自己對教材的精準把握;村小的課務那麽多,一周就三節空課,哪有時間準備課件呀!……我有一千個理由為自己不做課件辯護,更有一千零一個理由感到慚愧。以後要努力為每一節課做準備,把每節課當成競賽,上好每一節課。

競賽活動結束已經很久了,但所收獲的足以亮麗我整個教學生涯。我們要大力發揚“不要臉精神”,不再有‘一次對話’的局限。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來積澱教學素養,增強亮出自己的勇氣!

《發揚不要臉精神》這篇敘事類論文沒獲獎,莫莫想不通。就是現在再一次閱讀,仍覺得較為滿意,甚至比那獲得市一等獎的《玩耍有益》,縣一等獎的《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還更有意思。有機會要問問歐陽龍主任,憑啥不給俺發獎呢?莫莫曾將《發揚不要臉精神》當作業在遠程教育全員培訓的省基礎教育資源網的上傳成功了。上傳成功在全鎮都是屈指可數的事。這也證明《發揚不要臉精神》很棒呀?可是,為什麽沒獲獎呢?論文的評價標準到底是什麽?我真的能勝任這一工作麽?莫莫就這樣胡思亂想的很不安心的等待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