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絕大多數無畏艦的主炮隻有處於水平位置才能裝填彈藥,這一點機械和電氣技術居於領先地位的英德兩國也不例外,但在日德蘭半島海域,兩支建造時間、體型噸位甚至成本造價都頗為接近的艦隊,射擊速度竟存在近一倍的差距,以至於在一艘艘英國戰列艦上,無論英國炮手們如何努力,都不得不麵對來勢迅猛的敵方炮火。

究其原因,這一時期的德國海軍為他們的主炮選用了能夠保證射程和精度的高速輕彈,在主炮口徑本來就比英國無畏艦小的情況下,炮彈和發射藥重量更輕,自然易於搬運裝填,而且德國無畏艦射擊係統的電氣化程度較高,炮塔轉動和揚彈供彈裝置為電動操作,主炮通過彼此獨立的液壓裝置提升,且配備有專門的複位指示器。炮彈和發射藥通過供彈通道提升到炮塔之後,還將通過一套輔助係統運送到位,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的環節,保證了戰鬥過程中持續的高射速狀態。當然了,所有電力和液壓驅動的係統都有備用的人工操作係統,一旦艦上的電氣控製係統在戰鬥中發生故障,炮手們隻能以最原始的方式操縱火炮,射擊速度可想而知。

確如英國人擔心的那樣,他們還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完成再裝填並發動第四輪齊射,德國人後發先至,左側也即西南方海麵再次出現了整齊而浩大的橘紅色閃光。瞬息之間,數量駭人的炮彈在探照燈光芒的映照下飛過海麵,帶著驚人的聲勢砸向排成一列縱隊的英國戰列艦群,用如林的水柱遮蓋一艘又一艘英國無畏艦的身影,而且隻有寥寥可數的幾發炮彈落在離目標稍遠的海麵——這支由伯尼中將指揮的艦隊開始麵臨空前嚴峻的局麵!

拿騷和赫爾戈蘭,這兩級裝備三聯裝炮塔的德國無畏艦,防禦水平較後期建造的凱撒、拿騷遜色不少,航速也不夠快,真正出彩的是它們主炮齊射的火力密度。在4000米左右的戰鬥距離上,一旦對目標形成跨射並保持相對穩定的射擊狀態,它們能夠發揮出驚人的命中效果,而這些11英寸口徑的穿甲彈雖不能一口氣擊穿英國無畏艦的重點防禦部位,但在兩發、三發甚至更多炮彈同時命中目標的情況下,即便是英國海軍新造的超無畏艦到場,也難以在這種近乎恐怖的打擊下安然無恙。

處於英國艦隊戰列中部的“華麗”號不幸成為率先體驗這種恐怖情景的英國主力艦,它在德國艦隊的前一輪炮擊中就已經中彈受傷,這一次更一口氣被四發德國炮彈擊中。一發落在它艦橋旁的水線位置,三發密集地擊中了它的前甲板,本就無法正常使用的前主炮塔沒能扛住德製11英寸穿甲彈的連續轟擊,炮塔損毀,戰鬥人員死傷枕籍,滯留在炮塔戰位上的發射藥也被點燃,引發了一場小範圍的爆炸,火焰順著揚彈筒向彈藥庫蔓延。之前艦艏部位中彈進水,前主炮彈藥庫遭到殃及,這下反而因禍得福,避免了一場致命的殉爆。

在差不多的時間裏,英國艦隊的“帕勒羅豐”、“海王星”、“巨人”也都被兩發以上的德國炮彈擊中,但像“華麗”號那樣炮塔損毀並危及彈藥庫的情況並沒有重現。與“薄皮大餡”的英國戰列巡洋艦不同,從“無畏”號開始,英國海軍的無畏戰列艦皆具備較強的防護能力,它們采用質量一流的維克斯滲碳鋼裝甲,炮塔、機艙、彈藥庫、司令塔等關鍵部位的裝甲極厚,並且注重水線處和水線以下對付水中爆炸物的攻擊。它們的甲板裝甲板大都采用多層布置,艙室盡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結構增加浮力儲備,隔倉間的支撐壁采用強化鋼結構以提高隔倉的強度和韌性。水線下和水線處的艙室間全部取消橫向聯絡門,水密門的數量被盡量縮減,另外取消了傳統的艦首撞角,而這些措施對於提高戰艦的防護能力特別是抗沉性都受到顯著的效果。

德國艦隊猛烈而精準的射擊固然沒有擊沉任何一艘英國無畏艦或迫使其退出戰鬥,而當炮火的硝煙散去之時,已有兩艘英國無畏艦上燃起了大火,許多探照燈遭到損毀,輔助觀瞄、幹擾敵視的效果大為減弱。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麵,伯尼中將從他的旗艦向隨行的驅逐艦隊發出了雷擊指令,並遣第2巡洋艦中隊的四艘裝甲巡洋艦加入炮戰。

待德國艦隊炮擊在激起的水浪落回海麵,英國無畏艦終於開始射擊了。“勇氣”、“科林伍德”、“前衛”率先開火,它們的炮彈依然對各自的目標保持跨射,“勇氣”有一發命中,“科林伍德”則有兩發。德國無畏艦“威斯特伐利亞”號再受打擊,位於右舷中部的雙聯裝副炮塔遭到貫穿並發生了猛烈的爆炸,右舷用於滅火供水的水泵也被炸壞,導致火勢一時難以控製,德國艦員們不得不關閉多處通道,防止火焰順著艦內通道蔓延到更多的艙室,即便如此,右舷舯部到靠近主艦橋燃著洶洶烈焰,並由此產生了大量令人窒息的煙氣,傷亡人員的數量陡增。

之後,英國艦隊的“巨人”、“海王星”、“柏勒羅豐”、“華麗”相繼開火,但在德國艦隊快速炮擊的緊迫壓力下,它們的這一輪射擊頗顯倉促。除了出現故障或受到損壞而無法正常射擊的炮塔,“華麗”號和“帕勒羅豐”號還有其他主炮未能統一齊射。至於射擊指揮室遭受毀滅性打擊的“無畏”號,艦上的通訊係統顯然也出現了問題,它的主炮隻能各自為戰,而在它尚有兩座主炮塔未及開火之時,德國艦隊的第五輪炮擊已磅礴怒放!

在穩定發揮勝過一切的大海戰中,德國海軍人員的心態同對手不相上下,但嚴密的組織加上艦艇本身的突出特點使他們有機會在這場戰鬥中占得上風。雖然兩艘掉隊的無畏艦“萊茵蘭”號和“波森”號始終隻能以前部主炮向6000米外的英國艦隊開火,而處在戰列中的“威斯特伐利亞”、“拿騷”、“奧爾登堡”、“赫爾戈蘭”也因炮塔損傷而減少了部分戰鬥力,這支德國無畏艦編隊的火力輸出仍比對麵的英國艦隊更加整齊、密集和精準。被“圖林根”號盯上的英國無畏艦“華麗”號再度蒙受打擊,這一次,兩發德國穿甲彈分別打中它艦橋後部和二號煙囪,這兩處雖非要害部位,但炮彈爆炸引發火勢,由此產生的黑煙越來越濃,很快影響到了艦炮的觀瞄射擊,而它遍體鱗傷的外觀也進一步削弱了英國艦隊參戰人員的信心士氣。

剛剛發炮命中德艦的“科林伍德”號遭到了對手的迅速回擊,這艘聖森特級無畏艦比同艦隊的帕勒羅豐級增加了800多噸重量,但防禦配置幾乎沒有變化,而是采用了倍徑更大的12英寸艦炮,並且增加了4英寸副炮的數量。戰鬥中,一發德國穿甲彈從其左舷最上部的甲板穿入艦體,除了造成兩門副炮損毀及部分甲板建築損傷之外,還引燃了副炮的備用發射藥,火焰通過為鍋爐供氣的管道侵入鍋爐艙,導致一組燃油鍋爐無法正常工作;另一發穿甲彈命中並貫穿艦舷靠後的水線裝甲,所幸那裏的重油艙處於滿艙狀態,因此吸收了大部分爆炸能量而沒有造成更加嚴重的破壞……

怒濤洶湧的日德蘭半島海域,各由八艘無畏艦組成的英德海軍戰列編隊仿佛是拳台上的對手,各盡所能地揮拳相向。幾輪纏鬥下來,各自受了傷、掛了彩,被對手擊中命門的隱憂始終存在。如此下去,雙方終能分出勝負,卻免不了一場艱苦鏖戰。於是,雙方不約而同地祭出速戰速決的場內快招,編隊出擊的英國驅逐艦宛若一支支破風追魂的箭矢,從陣後殺出的德國大型魚雷艇分隊隻是一柄柄見血封喉的飛刀,它們並未在戰場中央直接交鋒,英國驅逐艦群衝向德國艦隊前列而德國雷擊編隊襲往英國艦隊中段。

在探照燈的指引下,兩支戰列艦隊及隨行巡洋艦的中近程攔截火力都打得異常精準,在海麵上升騰翻湧的水浪猶如一道密不透風的籬笆,迎麵直衝需要莫大的勇氣,而在未至絕境的狀況下,雙方的雷擊艦艇並沒有拚命死磕的必要,它們紛紛在兩三千米的距離上發射魚雷,這樣的攻擊雖非致命殺招,也足以讓兩支價值不菲的戰列艦群認真對待。一旦望見海麵上疾馳而來的魚雷尾跡,在炮火麵前顯得皮糙肉厚的雙方戰列艦紛紛提前轉向,它們由此失去了齊射的最佳戰位和角度,隨後的炮火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密集精準。兩支艦隊受創最重的戰艦,英國的“華麗”號,德國的“威斯特伐利亞”號,藉此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艦員們紛紛加入滅火搶修和救治同伴的行列。避開魚雷攻擊之後,雙方的無畏艦又重新編入戰列,由於兩支艦隊猶在彼此射程之內,這場旗鼓相當的廝殺並未停止,然而,戰場形勢的變化使得它們難以繼續用公平對決的方式分出高下——德國公海艦隊六艘最精銳的無畏艦霍然出現在戰場北端,它們高速殺向英國艦隊的航路前方,斷其退路並搶占t字頭陣位的意圖十分清晰,而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支艦隊也出現在了戰場北麵。它們桅杆上懸掛著聖喬治十字海軍旗,煙囪卻往外噴著格外濃烈的黑煙,敦實的艦體具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統主力艦的典型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