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官方的走私渠道,將至少四門斯柯達製造的巨型攻城炮和十門克虜伯超重型榴彈炮運到了愛爾蘭,再經由鐵秘密轉運到距離北部的軍事基地。..可想而知,在軍事進攻發起之前,這些威力驚人的火炮將出現在貝爾法斯特的守軍防線麵前,用不計成本的猛烈炮擊摧垮矗立在地麵上的任何工事……署名溫斯頓-丘吉爾,哼哼哼!”

明窗淨幾的辦公室裏,夏樹將一份印有最新日期的報紙丟在桌上,這篇在英國引起軒然大波的章並沒有讓他感到惱火,相反,他的冷笑充滿輕蔑之意。

之前德國皇儲造訪愛爾蘭,確與夏樹商討過租借重型攻城武器的問題,隻要愛爾蘭保證對貝爾法斯特發動軍事進攻,德國可以安排將這些大炮以及彈藥運來愛爾蘭,並有技術維護和操作人員隨行,而且所有這些都是完全免費的。德國高層之所以希望愛爾蘭對英開戰,是因為俄國退出戰爭已成定局,區區小日本難以興風作浪,同盟國陣營站在了勝利者的舞台上,但由於種種關係,軍事上的勝利並沒有完全轉化成為政治外交上的勝。

很顯然,法蘭西第共和國的複仇曆程給了德國高層一個深刻的教訓。當年普法戰爭結束時,德國人給了法國一個自以為苛刻的條約,沒想到法國人勒緊褲帶,隻用了幾年時間就還清了戰爭賠款,德隊隻好從法國撤軍。法國僅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重新回到了頂級強國之列,並且聯合英俄給德國製造了一個戰略包圍圈,使得德國在大戰爆發時處於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在軍事上,德國把英法俄國揍得麵目全非,但是在外交上,倫敦停戰條約的簽署不失為英國人的一場勝利,而且在美國的給力支持下,英事力量的恢複速要比昔日的法國快得多——既然美英之間的勾結已經成為了同盟國陣營當下的心頭大患,在德國的禦前軍事會議上,陸海軍的高級將領們大都讚同先發製人,找機會把英國這份相當不安分的鄰居給狠狠修理一頓,徹底消除它對德意誌帝國的戰略威脅。

可是,沒有哪個國家甘願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成為他國的炮灰,如今的夏樹先是愛爾蘭王國的統治者,然後才是霍亨倫皇族成員。回顧曆史,昔日的瑞典王位候選人貝納多特曾是拿破侖的得力幹將,在成為瑞典儲君之後,他果斷調轉槍口,成為了反法聯盟的一麵旗幟,親手將拿破侖帝國推向了毀滅的深淵。夏樹不必做得這麽決絕,他以巧妙而又明確無誤的方式告訴來訪的德國儲君,愛爾蘭會想方設法通過和平手段解決貝爾法斯特爭端,而德國徹底擺平英國的想法雖然正確,卻有很大的可能促使歐洲之外的軍事強國抱成一團,共同對抗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德意誌帝國。

對於德國將領們的好戰思維,威廉皇儲本來就不甚讚同,無奈德皇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想要成為歐洲獨一無二的領袖,隻好帶著這份使命來到愛爾蘭。在於夏樹進行了幾番深談之後,他愈加堅定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思,趁著有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共同分擔戰爭惡名,先消化軍事勝利和停戰條約帶來的豐碩果實,使國民休養生息、軍隊養精蓄銳,再謀更高層次的戰略宏圖。

而為了誤導英國人對貝爾法斯特爭端的形勢判斷,夏樹與威廉皇儲商定,通過雙麵間諜給英國提供一些假情報,讓他們覺得愛爾蘭軍隊有著強大的攻堅能力。

9月14日,威廉皇儲尚在歸國途中,德、俄、奧、土等國代表在塔林簽署了全麵停戰協定。根據這份協定,俄國失去了第聶伯-頓涅茨河以南、高加山脈南麓以及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領土,立陶宛、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的大部分區域淪為德占區,素有東歐糧倉之稱的烏克蘭被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瓜分殆盡,阿塞拜疆落入奧斯曼土耳其之手,盛產石油的巴庫成為國際自由區,由德奧土保意俄六國共享開采權。在付出了為沉重的代價之後,沙俄帝國保住了岌岌可危的皇權,部署在前線的大批軍隊調回國內鎮壓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德俄之間還簽署了一項秘密軍事協定,兩國將在遠東地區聯手對付野心勃勃的日本。

停戰協定一經生效,持續燃燒了395天的歐洲戰火終於熄滅,大戰過後,歐洲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意誌帝國的實際控製區東起第聶伯河畔,西至比斯開灣,北到法羅群島,南抵克裏米亞,黑鷹旗下的土地麵積占到了整個歐洲的分之一,自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稱霸歐洲以來,還從未有哪個國家達到過這樣的高。除此之外,霍亨倫王朝還統治著非洲、西亞的廣袤殖民領地,成為了繼大英帝國之後的又一個“日不落帝國”。

隨著塔林協定的簽署,主動向同盟國陣營伸出橄欖枝的日本頓時成了不折不扣的笑料,在柏林舉行的停戰談判雖未經任何一方宣布破裂,實際上已經陷入了停滯的狀態,因為德奧等國重新開出了日本人無法接受的停戰條件。一旦失去了在中國和朝鮮獲取的所有特權,本土資源格外貧瘠的日本將從一個新興強國退回到19世紀後期的狀態,用不了多久,既有的艦隊也會變成過時的廢物。

但日本終究是遠在地球那一端的國家,俄國人勞師遠征的深刻教訓還曆曆在目,威廉二世和他的政fu並沒有真正考慮過要派遣一支龐大的軍隊開赴東方,甚至因為忌憚日本的軍事力量,德國遲遲沒有從英國手裏正式接管香港、新加坡這兩塊無價之寶,而抵達波斯灣的德國遠征部隊擺出也是謹慎防禦的姿態……

有人說,外交場合的精彩紛呈不亞於任何一部諜戰劇,這話不假。俄國退出戰線僅僅數日,在柏林的日本代表團一反常態地強硬起來,他們威脅說,如果雙方繼續處在戰爭狀態,那麽日本艦隊將考慮出兵占領法理上已經成為德國保護領地的香港和新加坡,日本海軍的水麵襲擊艦還可能出現在南印洋甚至是大西洋。

自信爆棚的同盟國外交代表們如何能夠忍受一個亞洲國家的外交威脅,他們憤然離席,這場曠日持久的談判幾乎就此破裂。當天晚些時候,德國相馮-貝特曼在官邸約見了日本席談判代表,兩人進行了一番長達近兩個小時的交談,這次談話挽救了近乎流產的停戰談判。日本人心裏清楚,美國和英國承諾的援助雖然能夠讓日本的軍事力量更上一個台階,但以日本一國之力對抗橫跨歐亞的同盟國陣營還是過吃力,與其被美英推到前麵當炮灰,不如在兩大勢力之間靈活周旋,最大限地謀求自身利益。

10月5日,塔林停戰協定簽署後個星期,以趁火打劫心態卷入這場大戰的日本如願脫身,這個最後退出戰爭的國家為遲到的和平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日本政fu從德國人手裏奪取的全部殖民地和保護領地悉數奉還,並向德奧兩國支付折合4500萬帝國馬克的戰爭賠償。比起同盟國政客們先前醞釀的嚴厲懲罰,日本隻需要為自己在1914年夏天的錯誤冒險付出很小的代價,以至於在日本國內,許多人都為這次躲過一劫感到慶幸,殊不知這次僥幸終將讓他們墮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隨著大戰烽煙的熄滅,失望的英國政fu將主要精力放回到愛爾蘭問題上。經過時間的消磨,英國普通民眾看待愛爾蘭**的情緒出現了明顯的緩和跡象。籍由愛爾蘭方麵的一再努力,存在深刻隔閡的英愛兩國終於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而英國政fu也派出有著仇法親德傾向的艾森勳爵擔任駐愛爾蘭王國外交大使,似乎是在向愛爾蘭釋放和解信號。可在這種具有迷惑力的和平表象背後,雙方圍繞貝爾法斯特爭端齜牙咧齒、互不相讓。英國一麵秘密擴建航空部隊,並借美國之力研製裝備履帶戰車,一麵蓄意製造輿論,由諸如前任海軍大臣丘吉爾、前任外交大臣格雷這樣的號手通過報刊媒體大聲疾呼,提醒人們注意愛爾蘭人準備利用貝爾法斯特爭端將英國拖回戰爭深淵的險惡陰謀。正如夏樹親閱的這份報紙,丘吉爾在章中言之鑿鑿地指出,愛爾蘭政fu在某些歐陸強國的授意下繞開倫敦停戰條約的限製,秘密進行著進攻貝爾法斯特地區的軍事準備——愛爾蘭陸軍的精銳部隊正日複一日地演練著攻堅戰術,海軍艦艇的訓練磨合程日益加深,航空部隊的規模幾乎每個月翻一番,現在,愛爾蘭得到了那些曾在列日和凡爾登大顯身手的重型攻城火炮,照此下去,不出個月,愛爾蘭軍隊必會對貝爾法斯特動手。個月,這確實是夏樹設想用來解決貝爾法斯特爭端的期限,隻不過按下時間表的時點是在一個多月前的塔林停戰條約簽署日,也就是說,他計劃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名正言順地戴上愛爾蘭的王冠。然而以英國政客們的老辣,想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夏樹心裏沒有十足把握。他思良久,轉身看了看放在桌邊的燙金邀請函,眼前再一次浮現出那張清秀俊美的臉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