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的時候,不少歐洲人一說起俄國就會聯想到野蠻、落後、愚昧、肮髒、暴亂這些字眼,仿佛遍地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和流浪漢。這個國家熱衷征戰、擴張,卻從未舉辦過世界博覽會、奧運會或類似的大型國際活動,聖彼得堡那些金碧輝煌的宮殿仿佛隻存在於圖畫和照片之中,很少有人願意穿過波羅的海前去一探究竟。英王喬治五世四處出訪,在巴黎征服了挑剔的法國人,在德裏聆聽印度民眾的歡呼,還去了他並不怎麽喜歡的柏林,唯獨沒有造訪過聖彼得堡。同時代的君主和總統們,威廉二世、約瑟夫一世、埃馬努埃萊三世、喬治-克列孟梭、伍德羅-威爾遜,鮮有在俄國留下足跡的……

嚴格來講,喀琅施塔得隻是聖彼得堡的大門,然而俄國首都愈演愈烈的動蕩局勢讓夏樹隻能在門前駐足觀望。尼古拉二世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會晤期間,他沒有做出哪怕是禮節性的邀請。戰敗後的俄羅斯,依然是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幅員麵積超過了所有歐洲國家之和,充分動員後的軍隊規模仍舊是個讓所有人敬畏的數字,戴著這樣一頂皇冠,尼古拉二世豈會輕易向人低頭?言談之中,他隻提“合作”、“互利”,而不承認自己的國家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唯有來自外部的金錢和糧食能夠稍稍緩解眼前這場可怕的危機。倒是穩重老道的帝國大臣會議主席科科夫佐夫不斷旁敲側擊,試圖從夏樹這裏獲得平息社會矛盾、創造繁榮盛世的訣竅。

在形勢最糟糕的時候,愛爾蘭的宗教衝突確實給了外人一種有可能釀成內戰的感覺,但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危機煙消雲散,似乎所有的隱患都是日出前的冰霜,大多數人將這種奇妙的變化歸功於愛爾蘭國王約阿希姆陛下的“魔力”,科科夫佐夫似乎也這麽想當然地認為。殊不知宗教矛盾是意識形態衝突的一種,它由來已久,數千年來釀成過無數的慘劇,愛爾蘭的穩定局麵隻是信仰危機的暫時平息,是統治階層有意喚起民眾民族主義意識從而轉移社會焦點的成功運作,夏樹並沒有從根本上化解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的矛盾。而且話說回來,基督新教與羅馬天主教同根同源,隻不過是在對教義的理解上存在差異罷了,生活在愛爾蘭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本來就沒有你死我活的矛盾,流血衝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少數人別有用心的挑唆,但無產階級革命跟君主專政則類似於水跟火的關係,壓根沒有和平共存的可能。

如若讓夏樹來執掌俄國政權,那麽化解階級矛盾的根本辦法就是改變國家貧窮落後、官員**無能的現狀,努力恢複社會秩序,提高基層勞動者的生活條件,否則的話,廣大百姓群眾整天餓著肚子,把宣揚民族主義思想、激發民眾愛國情緒的說辭修飾得再感人肺腑也無濟於事,但科科夫佐夫以及他所效力的君主卻隻是想著如何走捷徑,他們總覺得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年輕國王是有辦法的,之所以顧左右而言它,是因為還沒有收到讓他滿意的條件。

早在夏樹出訪之前,愛爾蘭派駐俄國的外交官員和軍事武官就跟負責海軍事務的俄**政官員進行過初步的溝通,提及國王陛下此行將積極促進愛爾蘭與各個國家在工業軍事等領域的合作,為表誠意,他們可以考慮為俄國海軍無償改裝一艘中型或大型戰艦——所謂的無償,是在改裝過程中不收取技術和人工費用,但所需要的材料、設備以及武器還是要由俄國方麵負擔。

解決社會矛盾的話題沒能談到一條道上,尼古拉二世轉而談起了兩國的軍事合作,科科夫佐夫識趣地誇讚了愛爾蘭造船和航空工業的發展速度,若有若無地說起了俄國海軍的現代化宏圖,尼古拉二世當場表示,俄國的軍事采購不應拘泥於本國企業,對於本國尚不具備製造能力的,或是技術標準過低、成本造價過高的,都應積極尋求外購途徑,愛爾蘭的飛機和輕型艦艇便是國際軍火市場上公認的物美價廉貨。

之前造訪瑞典和芬蘭,夏樹各定下了一艘戰艦的改裝合作,這是向外界展示愛爾蘭造船技藝、招攬潛在顧客的商業策略,也是為本國造船廠積累技術經驗、拓寬設計思路的舉措,初期雖要倒貼不少,後期必然能夠從軍事訂單中獲得足夠的回報。

近代以來,俄國非常注重本國的軍事工業發展,從槍械彈藥、火炮車輛到戰列艦、轟炸機都已實現了國產化,但一方麵受製於產能不足,一方麵希望通過外購來取長補短,俄國還是從其他國家訂購了不少艦艇——在英國訂購裝甲巡洋艦、在法國訂購戰列艦、在德國訂購巡洋艦和潛水艇,看起來五花八門,從俄國在20世紀初經曆的兩場戰爭來看,這些外購訂單可沒有花冤枉錢,它們或給俄國工程師帶來了重要的技術啟發,進而運用在俄國自行建造的艦艇上,或在戰場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甚至反過來給建造它們的國家製造了不小的損失。

雙方各取所需,按說很容易達成一致,可在如今的特殊形勢下,雙方又各有顧慮。夏樹擔心俄國政權更迭,替俄國海軍改裝艦艇不僅要賠下血本,還賺不到吆喝,甚至遺留下一堆的政治外交問題,有這些精力物力足以給本國海軍多裝備幾艘新式潛艇,尼古拉二世這邊所擔心的東西更多更複雜,他們覺得太好的艦艇送去改裝將會泄露俄國海軍的核心技術機密,太差的艦艇又根本沒有技術改裝的必要,還白白浪費了愛爾蘭人贈予的“促銷大禮”,而且一艘艦艇開往愛爾蘭維修,肯定要有一定數量的艦員隨行,萬一這些人在國外逗留期間受到了先進思想的熏陶,然後又把“致命病菌”帶回國內,豈不是往火上澆油?

圍繞這些不便明言但又不得不提的問題,雙方隱晦地試探著、討論著,過長的會晤時間首先令尼古拉二世失去了耐心,他戲謔地提議說,幹脆把喀琅施塔得港內所有一千噸以上的艦艇名字寫在紙片上,由他或愛爾蘭國王蒙著眼睛抽取,抽到哪艘艦艇就簽署哪艘艦艇的改裝合同。夏樹當即笑著反問說,如果抽到了“甘古特”號怎麽辦?無畏艦的現代化改裝費用通常占到造艦成本的20%以上,愛爾蘭政府可沒有準備這麽一大筆資金!

玩笑畢竟是玩笑,沒有人會把它當真,但在這種無形的催促下,雙方拿出了最高的效率,初步選定俄國海軍的裝甲巡洋艦“留裏克”號作為此次的合作對象。這艘戰艦是沙皇俄國在日俄戰爭後為了補充損失而從英國訂購的,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負責建造,於1906年11月下水,1909年7月完工。它滿載排水量一萬七千噸,與英國的牛頭怪、德國的沙恩霍斯特、法國的埃德加-居內、日本的鞍馬級、美國的田納西級大致屬於一個量級的對手,這些“終極裝巡”在設計上各有千秋,但是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出現讓它們失去了設計建造之初的鋒芒。大戰期間,無論是保持中立的美國,還是相繼參戰但是遠離主戰場的意大利、日本,它們所服役的裝甲巡洋艦基本上都處於奔波忙碌的狀態,或獨自執行巡航、警戒、破交任務,或為主力艦隊偵察掩護,活動量在各種艦型當中位列前茅,“留裏克”號當然也不例外。戰爭伊始,它就以巡洋艦分隊旗艦的身份參與了針對德國的布雷行動,後來參加了裏加灣的防禦行動,在與德國艦隊的戰鬥中受了輕傷。

作為沙俄向國外訂購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留裏克”號在繪圖板上的角色是協同主力艦隊作戰的遊騎兵,它的絕對航速並不快,但擁有兩座雙聯裝254毫米一級主炮和四座雙聯裝203毫米二級主炮的強大火力,並且裝備了二十門120毫米口徑的副炮。就紙麵數據而言,它的防護水平跟當時各國在建的裝甲巡洋艦相當,然而沙俄艦艇令人詬病的損管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戰艦的戰場生存能力,更讓俄國海軍難堪的是,到了大戰末期,多艘艦艇上的水兵因食物惡劣而拒絕出戰,新旗艦“甘古特”號竟然還因為這類原因發生了水兵嘩變。“留裏克”號是否會踏上前往愛爾蘭的行程,尼古拉二世沒有當場拍板,夏樹亦沒有明確態度,雙方留有合作意向,相應事宜留待雙方外交和軍事官員繼續協商。兩位君主雖然還將在晚餐的餐桌上碰麵,但正式的會談到此為止,次日一早,愛爾蘭國王一行便會登艦離開。黃昏時分,在俄國皇室專門安排的休息處,夏樹隔窗眺望,從這裏看不到那些俄式宮殿的圓形尖頂,聖彼得堡方向的水麵映照在夕陽的光輝下,顯現出一片血紅之色,城區方向隱約可見一濃一淡兩根煙柱,看著像是兩艘艦船在航行時所產生的煙柱,可是他的心裏卻有不好的預感,以至於鹹澀的海風聞起來像是夾雜著濃烈的血腥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