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駱思恭的話,大殿裏的人全都愣住了,左都禦史楊鶴一臉的癡愣,天啟皇帝則是苦笑著搖頭。 ..看來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擋也擋不住。駱思恭的神色也是頗為難看,剛剛經曆了北疆戰事,南疆有發生叛亂,黃河又決口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天啟皇帝記得四川的叛亂和遼東的戰事有關,朝廷征調全國兵馬增援遼東,四川永寧宣撫司宣撫使奢崇明才趁機叛亂的。現在遼東的戰事順利,沈陽大捷,遼東沒有出現大潰敗 ”“ 。朝廷也沒有下令征調四川的兵馬,怎麽還會有異動?

看了一眼駱思恭,天啟皇帝沉聲說道:“說說吧!究竟是怎麽回事?”

“回皇上,四川地處邊陲,各民族混居,很是複雜。臣派去的錦衣衛在那裏找到了錦衣衛的暗樁,經過多方打探發現四川永寧宣撫司奢崇明卻是有不臣之心。他似乎一直再等帶著機會,不過一直沒有什麽機會。不過前些日子山東叛亂的消息傳到了四川,奢崇明似乎準備朝廷清剿山東叛亂之際反叛朝廷。”駱思恭說這些的話的時候,神情顯得很怪異,已經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生氣了。

天啟皇帝和楊鶴也是哭笑不得,這個時代交通十分的不發達,消息傳播的也是非常的慢。山東的叛亂已經被平複了,四川那邊居然才接到叛亂的消息。

笑著搖了搖頭,天啟皇帝無奈的說道:“錦衣衛的消息是什麽時候出來的?”

“回皇上,是十五天前!”駱思恭恭敬的對著天啟皇帝施了一禮,沉聲說道。十五天從四川到京城,這個速度怎麽說都不慢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遲疑著說道:“那說不定四川那邊已經可是叛亂了?”

駱思恭和楊鶴都沒有說話。這個當然是有可能的,他們便用默認回答了天啟皇帝。

拿起駱思恭的密報,天啟皇帝在手裏輕輕的摔打著,皺著眉頭沉吟了片刻,天啟皇帝無奈的說道:“等一下一起商議一下吧!看看群臣有什麽好主意!”

“皇上聖明!”這個時候這句話就來上了用場了,楊鶴和駱思恭非常有默契的喊道。

時間不長。六部和內閣大學士們就全都來了,有的已經向王承恩打聽過了。在知道黃河決口之後,大臣們心裏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大明朝真是多災多難啊!

天啟皇帝緩步的走進大殿裏,坐到了龍書案後麵。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例行公事一般的參拜過後,天啟皇帝也沒有遲疑,沉聲說道:“今天召集眾位愛卿過來,是因為有大事情發生了。”

下麵的大臣全都豎著耳朵聽著,其實黃河決口也不是第一次。在他們看來其實沒什麽大驚小怪。既然有災害,那就派錢糧賑災,這本就沒什麽好說的。不過大臣們也都明白,國庫裏麵沒有錢,這錢還是要從天啟皇帝的內庫裏麵出。隻要天啟皇帝出錢出糧,這事情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看了一眼下麵的大臣,見他們一臉無所謂的表情,天啟皇帝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如果是簡單的決口自然好。隻是這次是黃河改道了。自從萬曆年間潘季馴治理黃河之後,朝廷財政一直緊張。對黃河的堤壩並沒有進行過整修,天啟皇帝心裏也清楚這裏麵不存在什麽貪汙修河公款的事情。

掃視了一圈,天啟皇帝將目光落到了王承恩的身上,沉聲說道:“你把左光鬥的奏折念一念,隻念關於災情的部分。”

接過天啟皇帝的奏折,王承恩微微一愣。看來這份奏折上左光鬥寫了別的東西啊!打開奏折之後,王承恩便連忙向下看去,當看到左光鬥的猜想之後,王承恩頓時覺得一股涼氣從腳後跟直接透到了天靈蓋。

王承恩努力的平撫著自己的心情,不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什麽不對。等到他將奏折讀完。他的內衣都已經濕透了,額頭上也布滿了汗珠。

下麵的大臣此時已經嚴肅了起來,臉上的表情都有一些難看,他們也沒想到黃河並不是簡單的決口,而是直接改道了。

天啟皇帝看著下麵的大臣,等待著第一個站出來的人。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戶部尚書吳亮嗣,這樣的事情戶部必須要先說話。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沉聲說道:“愛卿有什麽話盡管直說吧!”

“皇上,臣認為應該先決定賑災大臣,派往此次改道的靈璧縣賑災。另外考察一下需要修補的黃河大堤,盡快的拿出一個方案來。”吳亮嗣也是頗具才能的人,精於計算錢糧,對於大局的把握也是有一定的眼光的。

“眾位愛卿有什麽別的看法嗎?”示意吳亮嗣退回去,天啟皇帝再一次問道。

“陛下,臣覺得吳大人說的有道理!當務之急是穩定民心,籌糧賑災!如今浙江的漕糧已經征收完畢,共計二十萬擔,臣請撥付十萬擔到靈璧賑災。”又有一個站了出來,正是剛剛入閣的徐光啟。

天啟皇帝看到徐光啟頓時一愣,原本以為他會在火器廠,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裏。事情也是頗為巧合,徐光啟正在工部研究調撥工匠的事情,正巧遇上,也就跟著來了。

天啟皇帝沒有說話,浙江的漕糧二十萬擔的確是不少,撥付十萬擔給靈璧賑災也夠了。十萬擔糧食沒有了,京城的漕糧也無法保證,看來自己要拿錢賣糧了。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啟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不知道哪位愛卿願意去靈璧賑災?”

下麵大臣們都沒有說話,職位不夠的自然不敢開口,職位夠的都在盤算。賑災雖然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可是也非常的容易出事情啊!

“陛下,臣願前往靈璧賑災!”大部分人還在猶豫,已經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當看到這個人的時候,所有人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個人正是工部尚書袁應泰。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袁應泰以前的事情,袁應泰是萬曆二十三年的進士,初授臨漳知縣。他築長堤四十餘裏,捍禦漳水。又調任河內,引沁水穿太行山,開挖廣濟河渠,成二十五堰,溉田數萬頃,鄰邑皆享其利,當地百姓為其立“袁公祠”。黃河在朱旺決口,役夫多死者。袁應泰設席為廬,飲食作止有度,民歡然趨事,治行冠兩河。

對於這樣一個以治河起家的人物,沒有人會說什麽,畢竟整個朝堂上沒有誰由他又能力治河。寬且袁應泰乃是工部尚書,整修河堤乃是工部分內之事,他並沒有撈過界。隻是堂堂的工部尚書要去賑災,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天啟皇帝倒是沒覺得有什麽不妥,有這樣一個人去自然是非常好。沉吟了一下,天啟皇帝沉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愛卿就去吧!此次賑災之後,愛卿和左光鬥好好的考察黃河的大提,哪裏有不妥的地方全都奏報上來。自從潘季馴治河以來,朝廷一直沒有從新整修過大堤,趁著這次好好監察一下。”

“皇上聖明!”大臣一起口中稱頌,看樣子天啟皇帝是要修河堤,不過朝廷有這個經曆嗎?這錢從哪裏來啊?不過也沒有誰愚蠢到去問這個問題。

可能還會有很多的問題,不過現在也隻能說到這裏了,剩餘的事情要等到袁應泰到靈璧之後在說了。

“駱思恭,把你的事情說說吧!”大臣本以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沒想到天啟皇帝再一次開口說道,顯然是還有事情啊!

“是,皇上!”得了天啟皇帝的允許,駱思恭便將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

大臣們全都麵麵相覷,原來是四川的事情,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小事情。南疆的土司總是有造反的,這樣的事情並沒有什麽奇怪的。

不過事情還是需要解決的,畢竟這關乎到大明朝的臉麵,很多大臣的臉上已經有氣憤的神情了。

“陛下,臣有本奏!”這次站出來的是兵部尚書熊文燦,自從平定山東叛亂之後,熊文燦已經加了少保銜。不過他沒有做過翰林,此生內閣無望,兵部尚書也就到頭了。

“熊愛卿有話盡管說!”天啟皇帝看著熊文燦,點著頭說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熊文燦開口說道:“大明天子富有四海,小小蠻夷不過化外之民,竟敢如此行徑,實在是天人公憤!”

所有人都是一臉詫異的看著熊文燦,這根本就不是他說話的風格,倒像是那些禦史言官,讓人覺得很是怪異。

在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之後,熊文燦正色道:“對於這種懷有此等心思的外夷,一定要將其剿滅,臣舉薦一人可擔當此人。”

這個時候大家都明白了,熊文燦這是要保舉人啊!值得兵部尚書如此的人,當今世上恐怕不多,這究竟是要保舉誰啊?包括天啟皇帝在內,所有人都好奇的等著熊文燦說出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