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法學殿說法

?任弗沒有學過儒,性情上有些自由開放,而善愈學過儒,在氣度上就有些平穩沉靜。全本小說網笑起來揚眉勾嘴,一副的平和之氣。北信君搶上道:“沒有,任小弟很不錯呢!”善愈笑道:“那是君上沒有看過他搗鬼的時候。”然後微一讓身道:“老師久候君上了。”

一入館,在此,有七八十人都在,慎到高居上,見北信君來招手笑道:“北信君請坐!”

這是慎到右手邊的下座,北信君高高興興的坐過去,幾案上朱鱉、百碧、西海鰩、肥燕尾巴、犛牛、大象的腰子膾、鹿膾、豆餳、甘瓠……雖然齊國重金養士,但也是可以見出慎到在齊國的地位,一般的學子是斷然打弄不到這樣一場宴席的。同時,北信君也是知道,這是慎到給自己的門下一次餞行宴。在此,慎到要把自己n個弟子推到東騎去進行法治,到東騎當官執法,甚至還要執政。因為東騎就是缺少文治的文官。

慎到哈哈大笑,對弟子門道:“還不,見過北信君?”眾弟子齊聲道:“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大喜,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請起,請起!”慎到笑道:“還不聽北信君之言,也不想想,這樣多禮,豈不是和那些腐儒之學一樣了?”眾弟子一並起身。

慎到指點門下弟子道:“此我大弟子愚飾邪,此人從法學尚直,愚飾邪,還不見過北信君!”愚飾邪不敢怠慢,道:“愚飾邪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回禮:“有禮,有禮。”

慎到再道:“此人是叫紀治綱,為老夫二弟子。”不待多言,紀治綱道:“紀治綱見過北信君。”北信君回執以禮。此後,慎到6續把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缺也子、避純粹等一一介紹。大禮過罷,慎子道:“先大饗!”然後對北信君道:“一起來!”北信君大感滿意,吃飯,吃完飯談公事,當然是一件好事。當下開懷大咥。

酒足飯飽,慎到慨然,頓了一會兒,由末學弟子把食宴撤了下去,換上了美酒,加了幾盞鶴燈,這是一鶴七燈的青銅鶴燈。頓時,原本因天黑而暗下去的法學殿堂又明亮了起來。

“你們想必都已經知道了,北信君此次來齊,主要是想要尋訪大才,到東騎一展所學,所謂學必致以用,不然學之為何?東騎雖小,但一無老族舊貴,二無已有之法,是一個全新的無法之國,北信君大才,治理小國,然力有窮時,這才來我大齊求才,現在北信君求到了法學家,這足可以證明我們所學,是真正可以經世濟民之學,是真正可以匡扶天下的學說!”

在慎到的這一緩下,眾弟子在愚飾邪、紀治綱、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缺也子、避純粹一班骨心學子的帶領下喝道:“大哉!法家之學,經世濟民、匡扶天下、為天下先——”

“變法是革新,變法是逆天,逆——一國之天!其凶險處,雖可強國富民,也可能會……身死族滅!吳起變楚法,楚王薨而吳起死!這足以說明一切。是以,老夫提出了勢說!”慎到道:“所謂勢,是借勢,我們變法者無權無勢,要想變法,要想立法,就要有自己的權力,沒有權力,就要借勢!不得勢而變,縱法有成,而自身也是難保也!殉死衛道固然可觀,但未必身死就可以衛得了道,所以老夫一意治學,而不受官,不理政!然天下大變,法家之幸也!北信君起建東騎國,國雖小,但無法,無貴,一如白帛,可以隨意使畫,縱不能持大國牛耳,也可以持小國之器!現在東騎北信君來求賢去東騎國,立法,建法,執法,治法!正是各位……大展所學!法家之學,各位大至已經明白,縱不能相國,也可以為官任職一方,相信各位不會負老夫之所望,現可有願去東騎國的學子士人?”

愚飾邪上前道:“愚飾邪請問北信君,東騎國欲立何法?是申子法,還是老師法?”因為申不害已經當了丞相,韓國的起色加上他的身份,再加上他在稷下闖出的名聲,所以叫一聲申子名正言順!他這問是有學問的,是要看看北信君是不是懂法,是不是值得他們去效力。

北信君沉吟一下道:“申子講術,有法後有術,東騎無法,自然不能行術法,要先有法才好術治。至於慎到大師的法……這點本君難說,雖然本君來求慎子大師,可是大師並沒有答應本君入東騎,大師不入東騎,自然不能說行大師的法,所以真正說起來,東騎要立法,要治法,要行法,是立你們的法,治你們的法,行你們的法,現在的東騎法說上就是一塊白地,萬丈高樓從地起,東騎的法是什麽法,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在你們,本君相信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別國,如魏,行李悝之法,韓國行申子法,而本君,行眾君之法!本君相信,你們一個兩個自然不如申子李悝,但所謂後學者居於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們眾人的力量一定會勝過一兩個賢人!未知諸君以為何?”

善愈道:“北信君說的好,不過立法有章,管子立法重商,李悝變法重農,申子變法正在新鄭大練兵,北信君要立什麽的章法,有什麽樣的側重?”北信君道:“東騎是小國,人少,地廣,所以東騎行富民之法,一切隻求富民,本君要人人家有百畝田,人人家養牛馬羊,人人穿衣暖而新,人人飽食日日有肉!隻要達到這個目的,什麽法都行!本君立法,不僅要管百姓,也要管百官,還要管本君!在東騎國,但有犯法者,人人當刑!不過本君認為,肉刑必須廢止,不能再有肉刑這種東西的存在,可以全數改其為勞役。”

肉刑,廣義的肉刑,指括黥(刺麵並著墨)、劓(割鼻)、刖(斬足)、宮(割勢)、大辟(即死刑)等五種刑罰。起源於“殺人者死,傷人者創”的原始同態複仇論。至夏商周成為國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說,秦及漢初相沿不改。《荀子·正論》:“世俗之為說者曰:治古無肉刑。”所謂“治古”,指的是堯、舜太平盛世。

《漢書·刑法誌》:“禹承堯、舜之後,自以德衰而製肉刑,湯、武順而行之者,以俗薄於唐、虞故也。”這是說,肉刑始於夏、商、周三代。漢文帝在位期間,先後廢除了肉刑中的墨、劓、斬左右趾(實即剕刑)和宮刑,被後人譽為“千古之仁政”。

北信君的話震動了所有的人,特別是善愈,善愈雖是法家學子,但他也入過儒家,對儒家的仁義還是有著自己的看法,聽到北信君的話激動不已道:“自上古無肉刑,北信君敢除肉刑治世?不怕民不服管而生其亂也?”眾人也驚動了,齊聲道:“願聞北信君廢肉刑說法!”

北信君點點頭道:“治世,當有法,但有什麽法?這很重要。本君以為,法的目的,不是殘民害民,儒家以殘民害民說法是苛政,此大謬也!以個別凶狠毒辣的刑法讓百姓知道其是非過錯,本無厚非,但在東騎不一樣!東騎是小國,國小民寡,如果行這種法,一個不好,就會有無數的殘肢斷手之徒,此大不仁也,同時,也會影響國力,影響生產,國家的財力有可能會因為這些喪失了勞力的人而流失,所以本君以為,可以用勞役代替肉刑,行為不當,罰奴!愈惡者罰愈重也!小過數月,大過經年,大罪大惡,十以數年,百以計年,算至千年!”

“哈哈哈哈……”任弗笑道:“君上,如此一來,一個人要是犯下了十年之罪,還好說,但他要是犯下了千年罪,一個人還能活上千年麽?”北信君冷然道:“所謂父債子還,無論是誰犯了罪,當奴,如是千年罪,當罰!一人之命不夠,總有子孫後代,縱是他無後,也可以尋女子與他配種,但有後傳下,便要替他償罪!相信如果是大罪,本君怎麽樣都是要替他留後的!”任弗本想笑,但不知怎麽的,心裏寒,卻是說不出話來。

所有法學者都進行了沉思,廢除肉刑的好處可以看出來,但問題是北信君的這種勞役刑法雖然好,可卻是與北信君的個人品德無關,他之所以廢除肉刑的根本原因是不想破壞自己手下的勞動力,東騎人少,不能浪費,但勞役千年……萬一一個人犯下了千年罪,自己死還是小的,可是他的後人……一個個,從小到大,都是奴,這未免太不公平了!人生而無罪,豈有生下孩子卻是要受刑法的?這也可以說明了,在此情況下,一個人犯罪,他就要想想後果,小罪也就算了,但是大罪,也就是意味著經年!全家死光光也就算了,但要是不死,豈不是永生永世的為奴?隻是可怕的問題來了,人都是怕死的,正常情況下誰會想去死呢?能夠不死,那豈不是太幸運了?可若然不死,那生生世世的為奴,又怎麽算?

一時間,法學弟子不知道北信君是一個仁君還是一個惡君了。

“哈哈哈哈……”卻是慎到笑了起來,然後他對北信君道:“孩子們覺得這樣太過了,北信君如何覺得?”北信君道:“過!是當然的,不如此,不足以震懾不法者!如果犯了法,隻是輕輕的落,豈不是說他們可以隨意的犯法?若是能震住他們,豈不就是好了?再說,本君以為,法學真正的精義在於公平!執法唯公!則法無嚴之說!本君會和願赴東騎的學子一起研究討論法學,本君曾經說過拿來主義,墨家有尚同之說,我們不妨可以借鑒一下麽,如果一個法說不好,必然大家反對,如果沒有了反對的意見,那豈不是說這個法說的成立?本君立法,隻求公平,但詳細之情,還要請諸君原諒,因為本君不能同不去東騎者談!”

令考其言道:“君上說的對,執法唯公而已!但不知君上,如果以執法說,怎麽才可以保證這個公呢?”北信君笑語道:“此說本君已經和慎到大師說過了,我們都有自己的主見,但本君現在不能說,待爾等與本君入住東騎後,必可得知!”

缺也子道:“請問君上,我們在齊國,三日有宴,五日有舞,夜夜有宵,但不知在東騎會如何?”北信君點頭道:“話說的不錯,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有此樂舞之樂,有歡宴之美,東騎也不例外,但是東騎的時間短,所以在樂舞方麵,為了國計民生,不能大花錢到外麵請舞姬團入境,隻能自己培養,所以想要見到,還是要時間的,但宴席歌會必不會少,本君必須說明,想要一下子在東騎就過上好日子,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經過三兩年後,才可以步入到諸君的所想,至不濟,也不會比齊國差!”比正指責道:“缺也子,如果我們進入東騎,那是要治政的,不是享受的!”缺也子不理,隻是道:“請問君上,您這是不是說,隻要三兩年,東騎的繁華就能趕上齊國臨淄?”

本來眾人對缺也子不恥,但聽到這話,立時看向北信君。

北信君頓了一下,似是在回味,然後道:“本君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你,但本君可以這樣說,在本君立族之初,身邊三百餘人,童子居多……”說到這裏,北信君感慨良多,他細細品味了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後道:“我們東騎用半年的時候建立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園,那裏是鮮花之地,有吃不完的奶與蜜,隨後我們一年後,有了成群的馬匹,又在一年的時間裏,本君向義渠進軍,在次年也就是今年的三月,進入鬱郅城!我們東騎人是勞動的人民,我們不停的勞動,讓我們的居住環境美好,我們不停的做著,在東騎,沒有人是停止不做事的,我們做的比別人多,我們得到的就比別人多,為了保護自己,我們建立軍隊,為了讓人可以用自己的勞動過自己的好日子,我們要製定法律,為此,本君來到了齊國!本君想要說的是,東騎會變得怎麽樣,鬱郅會變得怎麽樣,不是本君的決定,而是各位,隻有各位的才學真正的揮出來,讓東騎得到安穩平靜的治理,那在三兩年裏,使鬱郅比過臨淄,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就算人口不多,可是我們的歡笑與歡樂不會少!”

是夜,北信君侃侃而談,他細數古今,道明是非,在他與慎到一唱一合之下,竟然有愚飾邪、善愈、任弗、樸鄙、令考其、因之然、勢必齊、韓多、比正、避純粹五十餘子願意入東騎。對此,慎到問北信君道:“會不會多了?”法學館有八十餘人,其中有二十人左右是慎子的門徒,其它人也是奉其為師,現在北信君一下子把這麽多人都帶走,這感覺上的確是多了一點。可北信君笑道:“本君要做的是把官位給他們,而官位不夠,那就是本君的問題了,可本君在此要告訴你們,不夠,不夠!本君在東騎也要開辦法學館,法學,是一國的大學,是顯學,東騎沒有法學士,這次可以從齊國拉人,但是下一次呢?東騎的北麵,有著太大太多廣袤無邊的領土,在這麽多的土地上安置官員,區區五十人怎麽夠?一個國家,對於人才,永不言夠!國家不夠大,打!隻要有足夠的人才,還怕國家大麽?人才足而國家治!沒有人才,一個小部族也會在草原上自行消失!”

北信君的話得到了法學館的好感,慎到更是高度讚揚了北信君的這番話,他把北信君“一個國家,對於人才,永不言夠!國家不夠大,打!隻要有足夠的人才,還怕國家大麽?人才足而國家治!”這句話解釋成了“於國者,人才也,才足而國再大亦可治也!”北信君更是在最後,以一句:“東騎國的人才,永不言夠!”來結尾。在一片的掌聲中,諸子退去,打點自己的行裝,他們要做離開齊國的準備。

慎到和北信君一起入了慎子的小居,還是那次見麵的地方,兩人一起叫了小茶,細細品著,好一會兒,慎子道:“聞君有神靈庇佑?真假乎?”北信君笑道:“世人無知,不知也,本君非是神靈庇佑,而是本君自小習武,能挨打罷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