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

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通過黨在各個時期的基本綱領來實現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對我國的國情和社會主義進行了再認識,做出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

(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的基本理論。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黨的基本理論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

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是按照黨的基本理論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證明,什麽時候堅持和發展黨的基本理論,社會主義事業就興旺發達、蒸蒸日上;什麽時候偏離和背棄黨的基本理論,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到挫折,甚至改變社會性質。黨的基本理論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行動指南。

其次,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黨,又是執政黨,用這一基本理論指導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如果動搖和放棄黨的基本理論的指導地位,必然導致人心渙散,這是十分危險的。當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隨著改革開放發展的不斷深入,人民內部矛盾凸顯,群體事件多發,敵對鬥爭複雜,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麵臨一係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迫切需要從理論上作出新的回答,迫切需要增強理論的說服力和戰鬥力,迫切需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

所以,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對於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鞏固社會主義製度,鞏固和加強黨的執政地位,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理論的指導下,我們黨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我們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階級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各項工作都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要抓緊時機,加快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是我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作出的曆史性選擇,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共同政治基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實踐證明,隻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保證我們的事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前進。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我們實行的改革是全麵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前提下,自覺調整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麵和環節,以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實現現代化的要求。要統籌推進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生態文明體製和黨的建設製度改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

湧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開放應當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在實踐中開創新路。

總之,黨的基本路線關係到我們事業的全局和根本,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是製定其他一切具體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是管全局、管方向、管長遠的,大家要深刻領會、認真貫徹,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

(三)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主要包括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麵的內容。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切實保障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廣開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製度和程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加強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抵禦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掃除各種社會醜惡現象。對黨員還要進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教育。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和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原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麵。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堅決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犯罪活動和犯罪分子,保持社會長期穩定。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複為主的方針,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麵的展開。這個基本綱領,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普遍本質,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既堅持了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的原則,又符合我國還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很不發達的實際狀況,充分反映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回答了什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問題,是一個繼往開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麵發展的綱領。全麵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對於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麵向前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驗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實踐,加深了我們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黨的十六大報告把這些基本經驗歸結為十條: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八大黨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

(五)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並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第一,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第二,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

第三,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第四,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製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係,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第五,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第六,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第七,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要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第八,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