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東吳革新賢才聚二

三軍用命得合肥

剿賊是發展的基礎,興農是發展的前題,必須首先解決,才能談到後續的發展。後續的發展我想主要是幾個方麵:一、大力興奮教育,當然,為了鼓勵正確的思潮發展,學堂絕不有隻教所謂的儒學,隻要學生喜愛,諸子百家各種課目皆要開設。以此抵消儒學使民懦弱的消極影響,發揚儒學愛國愛家的精華思想。對國家日後的發展大大有利。二、開礦練鐵及製鹽。軍隊若要打仗,民眾要耕作,都離不開鐵器等礦產的支持,所以要想打大仗,要想發展好農業及工業,必須要大力辦好采礦業、冶金業。另外為了發揮我江東瀕臨大海的優勢,建立大規模的鹽場規模化製鹽向內陸等地出售,這是一個利潤大大的項目,可以富民也可以強兵。三、科技的發展。如果沒有科技的發展,各種工業、農業改革的速度必定受到限製,所以一定要提高優秀工匠的社會地位,鼓勵其改革、發明先進的生產工具。想想現在有哪些著名的科技人物呢。噢,一個是鄭渾,一個是馬均,都是三國時代著名的發明家。不過現在馬均年齡太小,還是先找鄭渾給找到吧。想想看,基本上這兩三年內能做好這件事已經可以啦。於是召集諸文武道:“遜近日為江東之前途想了很多。今日特意請諸公前來商議。”張昭道:“願聞主公高論。”我笑道:“第一件事便是,遜想建立招賢館,積聚天下文武賢才,由子布主持。招賢館招人的宗旨是:不拘出身,不拘來曆,唯才是用。請子布將這十二大字寫於招賢館門外,公布於天下。子布可願領命。”張昭道:“此是江東千秋大業,昭如何敢辭。”我笑道:“第二件事,便是剿滅各地山賊、流寇,以保護百姓,安東江東。這件事遜想請伯符兄主持,兄文武雙全,足可當此大任,請勿推脫。”孫策道:“主公所言甚是有理,策當盡快剿滅各地山匪,以還百姓一個平安治世。”我點點頭道:“第三件事便是土地的兼並問題以及屯田製。子綱在江東深孚人望,這件事希望由你來做。由於現今豪門大族zhan有絕大部分土地,百姓無糧可食,自然落草為寇,打劫為身。故我想有兩個辦法解決。一是:各豪門大族各獻出一部分土地,我等可適當給予一些補償,當然作為陸氏長子,我自己帶頭捐出我陸氏一半土地五千畝供民眾之用,我陸氏為起表率,自然一分補償也不會要,其餘各豪族皆可給予適當補償。其次:鼓勵流民自己墾荒,其所得每年上交四成,十年內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十年後荒地所有權歸墾荒之人,每年所得隻需上交兩成便可。這是民墾。還有軍墾,諸公可令軍隊一邊練兵,一邊從事生產。由於軍隊皆是青壯勞力,故每年產量亦頗為可觀。我想應基本可以自己解決軍隊的糧食問題,大大減少百姓的負擔。這項工作非常艱巨,望子綱莫要推脫。”張紱道:“主公即有所命,某當竭誠盡力,絕不敢有絲毫懈怠。”我點點頭道:“第四件事,便是采礦煉鐵及製鹽。可暫由仲翔施行。現今亂世無論是行軍打仗都是農業生產都急需鐵器,可如今一則礦產難尋,二則治煉困難。我這有幾分礦產分布圖,為遜少時請人遍尋江東所繪,仲翔可按圖去尋。另有一份詳盡的煉鐵用高爐以及幾種不同用途的鐵器配方,仲翔可慢慢試煉。至於製鹽,現今的製鹽都是用古法製鹽就是須用鍋煮,故名煮鹽。生產速度實在太慢。我有一法名曰:曬鹽,可提高數倍產量。其法是於岸邊修建矮堤,平整沙灘為田,層層遞進,待漲潮時,海水浸過,便會滯留於田池中。經暴曬使水氣升騰,鹽卻沉積於田,使木板去取,此法產鹽量數倍於煮鹽。仲翔可去嚐試。”虞翻虞仲翔領命。我接著道:“願本還有第五件事發展教育以及第六件事大力發展各種工業的,可惜現在江東人才緊缺,隻好緩上一緩。子布,你的擔子很重。希望你能為我江東多招賢才啊!”張昭等:“主公寬心,臣必會盡力。”我笑道:“遜知有幾位賢才尚未發達,請子布秘密派精幹使者攜我秘書前往,言明我江東招賢若渴之心意。務必使其來歸。”張昭等奇道:“是何人讓主公如何看重,我等願聞一聽?”我笑道:“呂布麾下有三將,一名高順,智勇雙全,士卒歸心,忠心耿耿,可堪大用;一名張遼張文遠,大將之風,萬軍統帥,用兵有度,深不可測;其三臧霸臧宣高,此人善於用兵,愛兵如子,能知進退,頗為驍勇。此三人都是一時名將之選,可惜現居於呂布麾下,實乃‘明珠暗投’也。呂布匹夫,自恃已勇,不納忠言,不久必會死於曹操之手。若三將因此陣亡或歸於曹操都極為可慮。故我等要先下手為強,子布可明了遜之心意。”張昭及孫策等互視一眼道:“不想主公對三將如此看重,想必是非常之人才,昭必然小心辦事,務必使其來歸。”我滿意地點點頭,接著道:“還有一人,姓趙名雲,字子龍,現於公孫瓚麾下。此人之才能我有一詩可讚: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忠義兩無雙,天下誰敢擋。隻可惜公孫瓚無識人之能,使得明珠蒙塵,放不得光華。”時孫策忍不住道:“想那趙雲無名小卒,賢弟稱讚如此實是太過吧?”我笑道:“不過,不過,遜尤閑不足。待不日子龍到來,你等便會知曉其厲害之處。不是遜滅我與眾將威風,恐怕單論武藝,我等之中便無人是其敵手。”孫策及諸將聽聞氣鼓鼓地道:“好,既然賢弟如此看重於他,待來日子龍到得江東,我必與其好好切磋切磋。看看是否那麽厲害。”我笑道:“何止是兄耶?遜也早有此意。”諸人聞聽大笑。我接著道:“我另有四封書信,請子布送往袁紹麾下田豐、沮授、張合、高鑒四人處。其用意日後你等便知,現在遜也不必細說。今日議事便到此為此,諸公還請即刻回去,著手開始吧。”諸人領命紛紛退下,各自著手開始。

於是張昭即刻於柴桑設立招賢館,打出‘不拘出身,不拘來曆,唯才是用’的廣告用語,招聚天下英雄。一時間從者如雨紛至踏來,先後有徐盛、丁奉、呂蒙、淩操、董襲、潘璋、顧雍、駱統、闞澤等來歸,我大喜過望,皆予以重用。一日,忽然間有張昭來報,言:“臨淮東城人魯肅來投,現正居於館舍之內。其人江東聞名,有長者之風,素有才名及大誌,主公可速速往見,必可得一臂膀也。”我大喜過望。魯肅啊,那可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啊。魯肅可不是三國演義上所說的那個隻會擺擺嘴皮子,被諸葛亮騙得東跑西竄的好好先生。史載: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他在繈褓中喪父,和祖母共同生活。他家中特別富有,但祖輩無人出仕,雖資財豐足,但也隻是那種鄉野豪族。吳書說他體魁貌奇,少時就胸有壯誌,好出奇計,且愛擊劍騎射。魯肅性格好施舍別人。由於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講兵習武。晴天則偕眾至南山射獵,陰雨則聚眾講習兵法,以此練習武藝。後來天下已亂,他便不再管理自家產業,而是大量施舍錢財,出賣土地,以周濟困窮,結交賢者。為此,深受鄉民擁戴,江東馳名。周瑜與其亦是好友。袁術曾欲請其為官,但魯肅目光為炬,早就看就袁術並成大事之才,故後來投奔周瑜,由瑜引見孫策。深受孫策及孫權重視,頗立功患。至於談到孫劉聯合抗曹的事情,在三國演義出來之前,大部分人都認為:劉備與孫權並力共拒中國(曹操的魏勢力),皆魯肅的謀略。《吳書》曰:“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在我看來,這評價頗為得體公允。我眼中的魯肅四大語錄,一:漢室不可複興。二:(荊楚)帝王之資也。三:今肅迎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四: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總括九州,克成帝業,更以安車軟輪徵肅,始當顯耳。以上種種無不顯示示出魯肅是一位才華橫溢,治軍有方,遠見卓識的大才。這樣的人才比諸葛亮有過之而無不及,今日能來相投,我如何不興奮。急忙更衣與張昭去招賢館親迎魯肅。入得館驛,我一見魯肅,果然是一派長者之風,一襲儒衫,飄然之姿,真是一表人才。我連忙上前兩步,躬身施禮道:“晚輩陸遜久聞子敬大名,隻恨公務纏身,不能前往拜見。今日子敬肯來相投,實是遜三生有幸也。”魯肅受寵若驚,忙相扶道:“肅愚鈍之資,怎敢蒙將軍如此禮待。實是愧不敢當。”我急忙道:“久聞子敬大名,文武雙全,為江東俊傑,今肯前來相助,實是遜備感榮幸。請和遜至館舍說話。”魯肅領命,和我及張昭至我府中敘話,眾人相談甚歡,說及天下大事時。魯肅曰:“今劉表坐鎮荊襄九郡,兵精糧足,不可急圖。而袁術貪利小人,無謀之輩,可先圖之。”我與張昭相視大笑道:“子敬所言正合我意,我也早欲除袁術久矣,今現已遣公好友公瑾至濡須口築城,屯積糧草,隨時可以北上。”肅讚道:“早聞主公雖年少,卻文采蓋世,武功驚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也。”我大笑道:“子敬過讚,遜年少識淺,日後還請子敬多多教誨才是。”魯肅忙道:“不敢,肅當全力輔助主公成就大業。”我欣喜,遂封魯肅為撫軍中郎將,偏將軍。魯肅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