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謀略

歸國了,回程的大軍在百姓們的夾道歡迎下,慢慢騰騰的開拔了近月的時間方才回到了許都城。這自然又是一連幾天舉城大慶,直是風光無限,人心大悅!

數日後,早朝時分,剛處理了幾件幾月前累積下來的積案,便見孔明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要奏!”我聞言一笑道:“孔明有事但講無妨?”

孔明恭身道:“陛下數月時間,撫平西部鮮卑,又收服南匈奴,其功績之大,直追前朝漢武,不可不上尊號!所以臣受群臣所托,請陛下接受‘文成武德聖祖皇帝’稱號,以彰奇功!”

“啊!?”此言一出,我頓時愣了:這些大臣們真是吃飽了沒事幹,弄些上尊號的花花事來煩人。忽地說到這個尊號,我倒想起來:明朝有個正德帝,特別喜歡給自己上尊號和封官,從偏將、總兵、大將軍一直往上封,直到最後無可再封之下隻好篡了自己的皇位了。這簡直成了後世流傳千古的笑柄,我可不想也變得這樣。

於是,我笑笑道:“諸葛院長,這上尊號之事大多是粉飾太平之意,純粹是表麵文章。我華夏帝國向以‘實際、實用、實效’為治國之準,這些虛名之事就不用再提了!”

孔明不依,奏道:“前朝漢武平匈奴前後用時三四十年也未最終掃平,而我主隻一役便殲滅鮮卑三大部之一,並威服南匈奴。其功若不嘉獎,何以顯陛下之名,彰華夏之威!臣固請!”眾大臣也自然不會放過這表功的機會。一起上前道:“臣等固請!”

我頓時大為頭痛道:“也罷,也罷!既然諸公有此美意,朕受了便是。隻是此事到此為止,以後勿要再重此虛名!”“遵旨!”眾人交換了眼色,顯然是十分的高興。我卻心中苦笑:估計以後這些虛名的肯定少不了,現在這些大臣們都深受我華夏乃是天朝上國的影響,隻要一強大起來。必然就是野心膨脹,尊號上個不休。以後估計有得煩呢!不過想想自己和正德帝畢竟不同,上就上幾個吧。沒什麽大不了的。

於是,原本我平平無奇的華夏太祖皇帝的身份就成了:文成武德聖太祖皇帝!嗚呼,美耶?醜耶?隻能由後人評說了!

年底時分,國家諸般大事漸漸平定。南匈奴和西部鮮卑故地立郡設縣、遷民駐軍的事情也都已完成。總算可以歇一口氣了,但一想到塞北不少虎視眈眈的各方勢力,我就有些寢食不安,便召朝中數十位重臣前來議事!

眾人坐定,我想了想道:“諸公,年中西部鮮卑突起來攻,我軍血戰將其平滅,實是大幸。但下一步究竟如何掃平其餘外藩威脅卻一直沒有一個妥善、完整的良策。以至於朕時常憂心難安。故特請眾卿至此一起商議,請諸公暢所欲言。休要保留!”

郭嘉道:“陛下,鮮卑三大部已去其一,東部對我友好,但北部卻對我賊心不改,前番收入留步餘根之子呼法蘭就是明證。現在其兵力已近二十萬眾,實是我國心腹之患,當早思良策以抑其勢,否則日後呈尾大不掉,再想收服就可難了!”

龐統點了點頭道:“依臣之意,現軻比能部對我較為友好,與拓拔槐也是時有摩擦,我國當以聯合軻比能部聯手抑製、消滅拓拔鮮卑為上!待剿滅拓拔鮮卑、隻餘軻比能一部時,再徐徐設計收之!不知陛下以為如何?”嗯,不錯,龐統這條遠交近攻之策一提出來,就獲得了眾人的讚賞與同意!

我卻心中笑了笑:哪有那麽簡單的事情,我國目前要征服的國家太多了,要好好部署才行啊。於是斟酌了一下詞句,緩緩道:“諸公所言雖是有理,卻過於片麵,朕有幾點建議,請諸公思量。一、從即日起,每季度都派使臣和東部鮮卑軻比能部通好,與其大力發展友好通商,使其繼續奉我國為宗主國,保持對我華夏之友好關係。但在和軻比能部通好、通商時,一些敏感的技術如兵器製造、醫藥、冶金、天文等要絕對控製不能傳入,隻可傳入其成品,以免加強其軍事實力;但諸公要特別重視的是一定要加大對東部鮮卑進行文化滲透力度,慢慢使東部鮮卑接受我漢文、漢話、漢服、漢風,使其不僅僅從外表、甚至從內心裏都開始接受我華夏文化,為日後盡可能和平收服東部鮮卑打下基礎!

二、從即日起立即開始通知邊境各郡全麵封鎖與北部拓拔鮮卑的貿易關係,對糧食、兵器、鋼鐵、醫藥、鹽、茶、布匹等實行嚴管!沒有朝廷旨令、有膽敢與北部鮮卑通商者殺無赦。這樣一來,拓拔鮮卑就失去了穩定的兵器、鋼鐵、糧食、生活用品來源,長久以往其實力必然漸弱。以往我大漢需要其部馬匹和牛羊以至於不得不與其保持通商,但現在有西涼、西部鮮卑和河套等地的穩定供應,拓拔鮮卑已經喪失了利用價值,該是準備收拾他的時候了!

三、拓拔鮮卑畢竟強大,沒有一定的時間是不能將他收服的,但幾年內朝廷總不能勞而無為吧。所以朕要在通好軻比能、削弱拓拔槐的同時,花兩到三年時間一舉平定幽州邊境。將烏桓、高句麗、三韓、夫餘等國一舉掃平!

烏桓一部現由踏頓其子克蘭統轄,部眾四十餘萬,有兵十萬,散處幽州及東部鮮卑南部,頗有桀驁不馴之意,時常擾我邊疆!為免日後我軍在與拓拔鮮卑血戰時其突然發難,我軍目下必須抓緊時機迅速將其平定,收其土而立郡縣。烏桓從即日起將成為我軍的首要攻擊目標!

三韓,分為馬韓、辰韓以及弁韓。馬韓國相傳為逃難而去的商箕子子孫所建。其王韓忿準現轄有大小邦國五十四個,口三十萬,有兵三萬。辰韓其王為悅。相傳為秦移民所建,下轄邦國十二,口十五萬,有兵萬餘。弁韓是三韓土著,其王為葛,有邦國二十七個,口十餘萬。兵萬餘!這三國雖然不與我華夏交惡,但由於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我軍日後要拓展海洋、進占東瀛扶桑必須將其直接占領,置郡立縣。公瑾。我給你半年的準備時間,以收集資料、訓練士卒、屯積糧草,以便直下三韓!

高句麗,相傳為夫餘王金蛙子孫所建。在原玄菟郡故治高句麗縣建國。其國城現為丸城。有口二十五萬,兵三萬,其王為宮,一向為中國之屬國!但由於前漢戰亂,已久未前來進貢,卻向與我華夏並無相攻。待我華夏掃平烏桓後,可屯兵於玄菟,以兵懾之。以威鎮之,將其招降。設州立縣!

至於夫餘,遠離中國,僻處蠻荒,人口三十餘萬,有兵六萬,其王麻餘久附中國,前遼東太守公孫度曾將其女嫁與前夫餘王尉仇台,也算和中國有親。同樣辦為戰亂久不朝貢中國。如果有可能的話,或將其收服,或使其成為我華夏之屬國,可看時間和情況而定。

至於夫餘以東尚有沃沮、挹婁等國者,國小而力弱,地貧而奇寒,隻有群落而無王,得之無益,控之更難,可招為屬國為上,無須直接控製!

這便是朕苦思多日所構思的戰略設想,有安有撫、有威有恩,應該可行。不知諸公可有異議?”

孔明想了想道:“陛下構思十分完備,完全依著情勢而定,臣十分讚同!隻是有一方勢力同樣是我華夏心腹大患,陛下適才已然提到,卻為何不設法收服?”

我微微一笑道:“可是那遼樂公孫康一族!”孔明點頭道:“正是,公孫氏是幽州一地豪強,雄霸幽州已有數百年曆史。從公孫康其父公孫度之時開始掌握軍權,現公孫康領有遼東、樂浪、玄菟、帶方四郡,有戶二十萬,口六十萬,兵八萬,其勢甚大!”

我聞言一驚道:“遼東等地偏遠小郡如何有這般多人口?”孔明苦笑一聲道:“陛下,前年中原內亂,人物多避於遼樂、雍涼、荊場、蜀中,故中國弱而四夷強!那公孫氏便依仗自身的雄厚實力,再加上山川阻阻、遠居海外,一直對朝廷陽奉陰違,暗中發展自己勢力。現在夫餘、三韓等國無不以公孫氏馬首是瞻,而高句麗雖然對公孫氏恨之入骨,卻也何其勢而不得不佯作歸附!陛下要想在平服烏桓之後再有發展,恐怕就不得不要和公孫康展開大戰了!還請陛下早作準備!”

我聞言沉默片刻道:“孔明所言極是,是朕失了計較也!”想了想道:“既如此,諸公可有計收服公孫氏,畢竟朕要討之也是無名啊?”

司馬懿聞言起身道:“陛下,臣有一謀!”我精神一振道:“仲達說來一聽!”司馬懿道:“陛下可即日降下旨意,封公孫康為襄平侯,令遷許都居住。若公孫康允,便可輕易剝奪其兵權,是為‘明升暗降’也!其若不允,便是叛亂,陛下也可名正言順的發兵征剿!”

我聞言大笑道:“仲達所言甚善!”心中暗暗也有點驚疑:看來這司馬懿的才學是無論如何也遮擋不住的,不知妥善用之。曆史上不就是他平複了公孫康之子公孫淵的叛亂嗎!於是大喜道:“朕知仲達也頗知軍事,也料那公孫康必不肯臣服,所以遼東難免一戰。屆時仲達可敢領命出征,為國平定奸賊!”

司馬懿近年來執掌農事,一直十分鬱悶,聞聽可以提兵出戰,不由得大喜道:“若公孫康敢反,臣必然為陛下平此奸賊,決不負聖望!”

我點了點頭道:“此事便如仲達之意辦了!”想了想道:“孔明、子敬、伯符,朕適才所言諸般策略,除仲達所言之策外都已有具體成冊在手,你等回去後,可依此詔命各按其現辦事,務必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掃平北疆!”“遵旨!”眾臣奮然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