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天等大佬感覺造橋麻煩。
楊天明又何嚐不是呢?
但再麻煩,這橋也必須要造!
楊天明不是行家,葉問天他們也不是行家,甚至可以說,這三萬多人中,沒一個是行家……
大家都是修道者,整天忙著修道提升自己的修為,誰會沒事研究怎麽修橋去?
沒有前人走過的路,那就自己去鑽研。而且楊天明的要求也並不算太過困難,在新的造橋理論下,這座橋已經顛覆了傳統橋梁的結構,使得他們完全不用為橋梁本身去操心,所需的關注點,隻需要在橋墩上,
打好水下地基,使得這座大橋能夠萬年穩固!
萬事俱備,隻等開工。
修橋鋪路這邊,有葉問天、唐三打、龍傲天,以及三絕門內楊天明培養的那些小頭頭去負責,完全不用他來操心。
作為工程的總指揮,他的目光必須要放的更大,要縱覽全局,所要操心的方麵,不僅是修橋鋪路,還有整座酆都城的建設,同樣是重中之重!
此外,酆都山上的靈石開采、百萬鬼軍的統籌安排、以及三萬修道者的糧食問題,還有最重要的,奈何橋的整體結構……
這些都需要楊天明來考慮的。
首先便是解決糧食問題。
如今他手裏有水靈珠,也有糧食、靈藥的種子。
唯一缺乏的,卻是良田……
陰間這裏,莫說是良田,就算找塊薄田都難,處處是廢土,滿地是岩石。
沒有合適的土地,但有靈水也沒有用,總不能跑到石頭上種糧食吧。
若是從陽間調運糧食?
這個想法剛出來,就被楊天明立刻否決了。
陰陽相隔實在太遠,在沒有打通黃泉路之前,他們來時的這條路,凡人並不適合。
一來,這條路太過遙遠,且沒有地圖,更沒有道路,凡人的運糧車隊根本無法前行。
而且,如此遠距離的運輸,路途中又到處都是危險,還要有實力高強的人來往負責押運……
如此一來,哪怕從陽間真的運來了糧食,也隻是杯水車薪,入不敷出。
那麽隻能是自產自銷這一條路了。
楊天明試著用自己的混沌本源,去改變這裏的土地結構。
結果卻是不行。
耗費大量神力,能做到的卻也隻是將原本混沌未開之地,進行陰陽調和,形成如陽間界、修道界那般,天清地明的世界,卻無法改變這土質結構。
一定有什麽辦法……
連續幾天,楊天明就坐在酆都山的半山腰處冥想,尋求解決之道。
此處憑高遠望,眼底之下便是繁忙的巨大工地,開山裂石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塊塊巨大的石頭或陰石,被開采出來,運下酆都山,用來建造城牆、房屋。
而遠處忘川河兩端,也已經進入了考察工作,測量這忘川河水的深度、水流的速度、對材料的腐蝕性,或一些其他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總之,這不是一條尋常的河,河水中誰也不知道存在著什麽古古怪怪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的存在,對於造橋地基來說,都是巨大的變數,不把這些問題弄清楚,造橋就不
能開工。
楊天明則在想著他的土地問題。
當初從修道界帶來的行軍糧食,隻夠三萬人撐上三個月的,如今所剩無幾,想不到辦法的話,再過幾日三萬大軍可就要餓肚子了……
世界本源?
按理來說,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因為世界本源不僅是最強的本源神力,而且還是這個世界本身的力量。
用世界本源,改變其本身,這是理所應當,且很自然的事,楊天明相信世界本源一定做得到。
隻是他還沒找到方法!
而這幾天,他便是在思索這個方法。
世界本源是所有本源神力裏,最為複雜,也是最為奧妙的。
與其他本源神力不同,世界本源即便已經擁有,也需要去適應它,去了解它,才能最終掌握它。
楊天明現在對世界本源的了解還很有限,更別提適應和掌握了,他還停留在僅僅是觀察的層麵上。
就好像靈魂雖然附體到了一個身體,但因為還沒有適應,哪怕擁有了身體,那這個身體卻仍舊不能說話不能動……
“如果有元素本源就好了。”
楊天明忍不住感歎。
他曾經擁有過元素本源,知道元素本源的厲害。
這時候若有元素本源,他便能直接轉換土元素,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唉!都說神無所不能,現在自己好賴也算個半神,結果被這麽一件事,就給難到了。
不對……
楊天明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這件事……他並沒有站在神的角度去看待,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始終還是太“人性化”。
自己已經有了神力,但他卻很少真的把自己當做神。
沒有神的思考方式,自然得不到神的無所不能……
這件事如果是神,神會怎麽做?
楊天明換了一個思考方式,隨之豁然開朗!
他需要的是糧食,而糧食補充的卻也隻是能量,自己隻想著解決土地不能耕種的問題,實在是陷入了思維胡同,把自己逼到了角落裏……
他不是農民,他是領主,他是神,他是要用自己的神力,創造奇跡的人!
奇跡……
自己手裏能夠創造奇跡的東西,還少嗎?
楊天明立刻飛身而起,從酆都山上,直接朝著忘川河畔飛去。
周圍正在開采石頭的鬼們紛紛仰望。
“領主這是怎麽了?”
“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可能有好事吧。”
“反正領主是神一般的人物,人家的想法咱們又怎麽能夠明白……”
眾鬼紛紛議論,轉瞬間楊天明就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界裏。
楊天明來到奈何橋邊。
他避開正在測量的隊伍那邊,來到一處距離測量處不算太遠,但卻稍顯偏僻的位置。
隻觀察了一眼,他便驗證了自己的想法。
可行!
楊天明飛身而起,朝著不遠處,三絕門的段浪招了招手。
段浪連忙小跑過來。“帶上你的堂口,再調集兩個堂口來,到這邊挖渠引流!”楊天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