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總廚,您準備做什麽啊?”

林旭對學什麽菜沒有頭緒,所以打算問問大家,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學習。

現在手中有兩張烹飪學習卡和一張完美級的記憶菜品兌換卡。

學習卡有限,再加上之前兌換【眼即是尺】把積分花了個幹淨,所以手中的卡不能亂用,得留著學師父那道自創菜品。

等這道菜學到手,就已經學到三道師父的自創菜品,能獲得一道完美級的失傳菜品了。

雖然不知道能獲得什麽菜,但對於一個強迫症來說,獎勵不重要,如何把任務欄中那些未完成任務的問號給消滅掉,才是最重要的。

“我還是老項目,夫妻肺片和幹煸牛腸,要是有富餘了就做個辣鹵牛雜,沒富餘就算了,緊著他們發揮。”

這個時候您倒是挺大方的。

夫妻肺片就是道涼菜,用烹飪學習卡的話實在太過浪費。

而幹煸牛腸不用學,自己掌握的幹煸技法能將這道菜做出來,還是完美級呢。

既然戴建利這裏沒啥好學的,那就看看別的廚師做什麽吧。

“邱總廚,這倆牛頭您準備怎麽做啊?”

邱振華見林旭過來,笑著說道:

“今天菜多,一隻吃不完,我準備把大的這個留給老尹,小的打算按照淮揚菜扒燒整豬頭的做法試著做一道扒燒整牛肉,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怪不得斯斯文文的邱總廚上來就占住兩個牛頭了呢,原來是打算嚐試新菜品啊。

那您繼續,我就不多打擾了。

這種新菜品不管味道如何,肯定都不是熱賣的。

所以還是再換一個總廚吧。

林旭發現有時候選擇性太多也不是好事兒,比如現在,十八位總廚都在用牛雜忙著做自己擅長的菜品,但他卻不知道跟誰學。

有點選擇困難症了。

“林師傅發什麽愣呢?”

郭衛東提著一整個金錢肚走過來,林旭一看,立馬好奇的問道:

“郭總廚您這是要做什麽菜?”

“哦,我看今天冷颼颼的,打算用砂鍋做一道牛雜煲,配上白蘿卜熱乎乎的吃下去,美味又暖和。”

牛雜煲?

誒,這個倒是挺適合在店裏上新的。

雖然牛雜煲是一道粵菜,但在北方也挺有市場,大冷天點上一份,小火在下麵咕嘟著,就著米飯熱呼呼的吃下去,就這味道和下飯程度,絕對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而且牛雜煲不僅下飯,還下酒,能把幹飯人和酒簍子一網打盡。

最重要的是,牛雜煲利潤高,還能一鍋做出來放在灶上煨著,有顧客點就把砂煲燒熱,加蘿卜燉一下端上桌,簡單快捷。

他越想越覺得這道菜適合店裏,便問道:

“郭總廚,我能跟您學學這道菜嗎?”

“想學?可以啊,這道菜好簡單的。”

簡單?

林旭一聽到簡單兩個字,心裏莫名就想省下一張卡。

畢竟現在的學習卡數量有限,每一張都彌足珍貴。

但又怕郭衛東認為的簡單和自己理解的簡單不是一回事,所以他打算靜觀其變,先看看整個過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用卡。

反正烹飪學習卡都是出鍋前使用才有效,不急。

“郭總廚,牛雜煲都用什麽食材啊?”

“這個比較隨意,牛的內髒喜歡什麽就放什麽,粵菜中一般會有金錢肚、牛腸、牛肺、牛膀、百葉、牛心、牛舌、牛脾、牛腰、牛筋等等,不過牛舌牛心的賣價高,現在一般都會單獨賣,不往裏加了,牛腰容易熟,一般也會單獨成菜。”

牛雜不僅僅指的是牛內髒,而是各種邊角料和下水的統稱。

過去都是窮苦人吃的,但因為味道好,逐漸成了很多地區的街頭小吃,甚至還成了不少飯店的招牌菜。

林旭看著郭衛東準備的食材,好奇的問道:

“牛膀是什麽?不是牛的**吧?”

“不是,是牛的胰腺,比較難處理,但味道和口感超級好,是牛雜的精華所在,假如一份牛雜中沒有吃到牛膀,那是不合格的。”

是嗎?

那等會兒高低得嚐嚐啊。

郭衛東將自己要用的食材整理好,看著其他總廚問道:

“我準備焯水了,你們誰要焯水一塊兒下鍋啊。”

焯水是在一口超大的鐵鍋裏進行的,把牛內髒全都放進去,倒入沒過內髒的清水,然後在上麵壓一個大一號的不鏽鋼篦子。

篦子上還要放一塊石頭。

“牛肺比較輕,在鍋裏會一直漂在水麵上,所以要用篦子壓一下,否則牛肺焯不透。”

加入這些牛雜後,裏麵放入半瓶白酒。

這種異味重的食材,黃酒料酒已經起不了作用了,得放高度白酒,這樣才能將異味帶出來。

郭衛東倒酒時候對林旭說道:

“放白酒也是有講究的,別放醬香型,醬香型的白酒味道重,會染在食材上,最好的其實就是普通二鍋頭。”

醬香型?

記得茅台是這種味型的酒。

哈!您真是多慮了郭總廚,誰舍得用這種理財產品焯水啊。

隨著鍋裏的溫度升高,水麵上的浮沫逐漸多了起來,郭衛東拿著勺子,將浮沫一一打出來。

等到鍋裏的水燒開,再煮幾分鍾,徹底沒有浮沫才行。

接著將鍋裏的牛雜全都撈出來,用溫水再清洗一遍,盡可能的去除表麵的雜質和汙垢。

處理完這些後,大家把各自要用的食材拿走,開始改刀準備做菜。

“做牛雜煲時,牛雜切的可以隨意點,不能太小,不能切絲,最好是塊兒、段兒、片兒這三類。”

郭衛東拿著牛肺改刀時,林旭也拿著菜刀,將牛腸切成了小段。

旁邊,袁德彪在小心的刮著牛舌的舌苔,為做炭烤牛舌做準備。

而師兄謝保民則拿著一截生牛腸切成細絲後放在水中泡著,貌似又有了什麽烹飪方麵的新點子。

至於其他總廚,也各忙各的。

牛雜改刀完畢,郭衛東沒有直接做,而是拿來一個小盆,開始調做牛雜煲要用的料汁。

“今天準備的牛雜有點多,柱候醬差不多得這一勺,花生醬不能太多,多了膩,是柱候醬的一半就行,另外還要用到紅腐乳,得四整塊,另外再盛點腐乳的湯汁出來,增加煲的風味。”

他依次往盆裏放了柱候醬、花生醬、豆腐乳、還有一點點的磨豉醬和海鮮醬,後兩種的量很少,隻起到一點提鮮作用。

全都放好後,再放一小把白砂糖,用勺子攪拌均勻。

“要是在飯店裏上這道菜,最好直接調成燜醬,這樣用的時候直接用勺子盛就行了,不用再這麽調製,耽誤時間。”

看到這裏的時候,林旭就覺得,這張烹飪學習卡是省不了了。

別的不說,光這個醬的調製,就是他做不來的。

這類菜品的核心就在醬裏麵,量的多少和配比的不同,會讓菜品的味道和口感南轅北轍。

人生哪有那麽多捷徑可走啊,該用外掛時就得用外掛,不能過分高估自己的力量。

把醬料調好後,郭衛東又切了一些蔥薑,準備開始製作。

他將炒鍋放在灶上,裏麵倒入一些花生油,燒熱後放入蔥薑,再將牛雜一股腦倒進鍋裏開始煸炒。

“牛雜異味重,除了焯水,也可以用煸炒的方式去除異味,同時把食材本身的香味炒出來,但不能炒過了,否則會起反作用。”

約莫牛雜的水分減少後,郭衛東順著鍋邊淋入一些米酒,再翻炒幾下。

等酒氣在鍋裏升騰而起時,他將調好的燜醬倒進去,將醬料拌勻,接著倒入沒過食材的開水。

牛雜炒熱後不能放冷水,否則會讓肉質收縮。

而加開水,則能讓牛雜的肉質更軟嫩,更容易燉好。

加入開水,郭衛東端著鍋,直接倒入了旁邊已經燒熱的大號瓦煲中,放入兩個八角幾塊冰糖,開始小火燉煮。

“大概兩小時就能做好,出鍋後林師傅可以好好嚐嚐,烹飪不光要多看多練,還得多嚐,隻有這樣才能進步。”

林旭點點頭,將這話記在了心裏。

接著,郭衛東又將一根牛骨拿來,準備和天麻一起燉成天麻牛尾湯給大家喝。

對於粵菜師傅來說,吃飯時候沒有一道湯那簡直讓人渾身難受。

所以趁著牛尾沒人用,就主動加了一道湯菜。

而另一根牛尾,則被何寶慶拿去做傳統的紅燒牛尾了。

兩小時後,膳食部的廖金明和白鵬博一人提著一罐紅泥封口的白酒進來時,總廚們全都在忙著做菜。

郭衛東打開瓦煲的蓋子,裏麵頓時飄出了濃鬱的鮮香味。

林旭湊過去看了一眼,牛雜已經變得紅色紅潤,在鍋裏顫巍巍的,而原本滿滿一鍋的湯汁,則被燉得不到半鍋。

濃鬱的鮮香味和醬香味,讓他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但這會兒的牛雜還不能吃,郭衛東將切成滾刀塊的白玉蘿卜倒進去,攪拌一下,讓蘿卜被湯汁浸泡著。

“再燉二十幾分鍾就可以出鍋了……想吃辣的,可以在出鍋前幾分鍾放入一些小米辣和二荊條,不僅增加辣味,還能把青辣椒的鮮味融入到牛雜中。”

林旭一聽,好奇的問道:

“那要是想吃酸辣味兒呢?”

“放剁椒或者泡椒,總之,辣味要在牛雜完全燉好後再調,這樣牛雜本身的香味才不會被壓住。”

又學會一招。

旁邊,謝保民端著炒鍋,正在用生爆肥腸的方式做生爆牛腸。

但他的做法跟生爆肥腸又有點不同,因為他將牛腸切成了細絲,還將紅泡椒切絲,又加了一些萵筍絲做點綴。

等炒好後,牛腸是白色的,辣椒是紅色的,筍絲是綠色的。

除了這三種顏色之外,別的什麽雜色都沒有,甚至連辣椒籽也提前去掉了。

從賣相上來說,堪稱一絕。

“你師兄又玩出了花樣啊。”

郭衛東看了一眼,老謝的人品不咋樣,廚藝還是沒得說的。

雖然還沒嚐到這道爆炒牛腸,但行家一出手,光從老謝烹製的過程和菜品的香味上來看,這道菜應該不難吃。

二十分鍾很快過去,鍋裏的蘿卜牛雜煲也做好了。

“除了蘿卜,也可以放粉絲做成粉絲牛雜煲,或者放腐竹做成腐竹牛雜煲,味道都非常好。”

郭衛東說完,將灶上的瓦煲端了下來。

林旭趁機在心裏默念一聲:

“使用烹飪學習卡!”

很快,係統的提示音就在腦海中響了起來:

“學習對象:郭衛東。當前技能為:粵菜通用技法——砂鍋煲,是否學習?”

哇日?

直接給出了通用技法?

那以後豈不是可以做各種粵式煲菜了?

林旭一陣喜出望外,心裏忙不迭的默念道:

“學習!”

話音剛落,腦海中再次響起了係統的提示音:

“消耗一張完美級烹飪學習卡,獲得完美級粵菜通用技法——砂鍋煲,恭喜宿主。”

技能到手,終於可以做各種煲製類菜品了,甚至連粵利粵心心念念的煲仔飯,也能製作出來。

沒多久,大家的菜已經全部做好。

十二號樓的大包房裏,十八位行政總廚和膳食部主任廖金明、助理白鵬博、供應商老黃,還有林旭這個膳食部監理圍坐在一張超大的餐桌前,開始吃晚飯。

今天的晚飯比較豐盛,二三十道用牛雜做成的菜品擺到桌上,看著就讓人饞得慌。

“都沒外人,就別抻著了,除了小白和小林,其他人都把酒滿上。”

廖金明脫掉外套,將衣袖挽起來,一副要大開殺戒的樣子。

其他總廚們也有樣學樣,擼起袖子。

要不是桌上擺滿酒菜,林旭還以為這群人要幹架呢。

不過就算動手,也是大家一塊兒暴打師兄和老戴,還輪不到廖主任呢。

他們喝酒時,林旭跟白鵬博兩個人吃著桌上的菜品。

各種牛雜的做法都非常美味,尤其是牛雜煲,各種食材在鍋裏用醬汁燜燉那麽久,不僅口感軟爛,而且味道鮮香無比。

吃到嘴裏,真是又香又過癮。

而裏麵燉的蘿卜,也已經軟爛入味,吃起來居然有種肉的質感。

怪不得兩廣地區的人那麽愛吃牛雜呢,這味道確實讓人很上頭,甚至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

正吃著,尹宏斌對林旭說道:

“今天我估計大概率會被這群憨貨灌醉,拉麵隻能明天再教你了,林師傅明天早點來,我從和麵開始教你。”

“好的尹總廚。”

林旭端著果汁跟老尹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吃得差不多的時候,林旭碰了碰白鵬博:

“他們經常這樣聚餐嗎?”

“也不是,每年就一兩次吧,借著殺牛的名義聚個餐,喝頓酒,緩和一下總廚們之間的關係。”

身為釣魚台的膳食部主任,廖金明能壓住這群魔王,自然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比如定期聚餐培養感情,比如讓總廚們在一起研究菜品等等。

除了這些之外,他還特意把謝保民和戴建利當成兩條闖進魚群中的鯰魚來培養,利用鯰魚效應讓總廚們保持對烹飪的探索和學習興趣。

要沒他倆攪合著,整個釣魚台死水一潭,完全沒了活力。

當然,這也跟他倆的性格有關。

要是換成靦腆儒雅的邱振華,就算培養成了,也是條吃素的鯰魚。

吃飽喝足後,林旭悄悄離開包房,開車回迎春街去了。

別人酒興正酣時,是不能大張旗鼓告別離開的,悄麽聲的走就是了,要是起身告辭啥的,說不定就會被哪個喝得暈乎的總廚起身敬酒。

來到迎春街,店裏的晚高峰即將到來。

跟門口排隊買燒雞鹵味的街坊們打個招呼,林旭來到店裏。

他沒有直接上樓,而是來到服務台前,一邊跟墩墩互動,一邊聽舒雲介紹著今天店裏的情況。

“今天店裏的營業額跟昨天差不多,除了周末,現在營業額基本上都挺穩定。郭師傅今天做的脆皮乳鴿很受歡迎,上百隻鴿子銷售一空,明天要加量了……”

林旭洋洋灑灑的聽完,覺得讓郭星海來店裏是對的。

從他來店裏,每天增加一道粵菜,今天又增加了脆皮乳鴿,讓店裏的菜品變得更加豐富起來。

而顧客們也直呼滿意,對最近新上的菜品一道比一道滿意。

回頭得專門感謝一下郭星海,順便想辦法讓他把技法教給大家……這位粵菜傳人就是來刷經驗的,最多年底就走人。

所以臨走前,得讓他盡可能給店裏留下幾道經典粵菜。

想到這裏,林旭準備上樓去忙一陣。

在釣魚台享受了一天美食,是時候出點汗消耗一下了,不能讓腹肌九九歸一。

揉一下墩墩的腦袋,他剛準備離開,腦海中突然響起了係統的提示音:

“支線任務【複刻經典】距離任務結束還剩一小時,任務進度為3/4,請宿主在一小時內做出宮廷名菜酥海帶,否則任務將會取消。”

喲喂!

林旭拍了下腦袋,他是真把做酥海帶的事情忘了個幹淨。

幸好係統提醒……不對,這不是係統提醒的,要提醒的話早提醒了,這應該是墩墩借係統的名義提醒的。

嗯,好兒子啊!

他在墩墩腦袋上親了一口,隨即快速上樓,一頭紮進廚房裏,準備做宮廷傳奇名菜——酥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