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做法?”
魏乾一聽就來了興趣。
他一邊炸裏脊一邊問道:
“咋做的,能不能說說?我還真挺好奇裏脊條還能有什麽別的做法呢。”
林旭瞅了一眼鍋裏正炸的裏脊,約莫夠一份糖醋裏脊了,立馬往剩餘的麵糊中加了一點點食鹽。
再用筷子攪拌一下,讓食鹽充分在麵糊中化開。
忙活著的時候,他對魏乾說道:
“其實就是熬個琉璃汁掛在裏脊肉上,讓裏脊從糖醋味兒變成冰糖葫蘆味兒。”
之所以加鹽,是外麵掛的汁從大酸大甜的糖醋汁變成了糖漿,甜味更濃鬱一些,這種情況下,就得在酥糊中再加點鹽,讓鹹味中和掉外麵的甜味。
酥白肉用的是純肥肉,吃多了容易膩得慌。
尤其是那些不喜歡吃肥肉的人,就算想嚐嚐酥白肉的味道,也會被裏麵的肥肉給勸退,現在改成裏脊,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裏脊肉吃不出肥肉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
不過對於不吃肥肉的人來說,這並不是缺點,反而成了優點,不喜歡油膩的人,最不習慣肥肉在嘴裏化開的那種感覺。
裏脊條正好能取代這一步。
魏乾有些好奇的說道:
“這麽簡單?回頭我試試,要是可以,這不就多一道拿手菜嘛。”
他把裏脊條炸完,便開始忙著做糖醋汁。
林旭架上做甜品的炒鍋,燒熱後清洗一遍,往鍋裏放了大半勺白砂糖,又加入半勺清水和一點點食用油,開始炒糖。
糖炒到琉璃階段,倒入炸好的裏脊條,翻拌幾下,讓所有裏脊表麵都掛上糖漿。
接著稍稍晾一下,讓裏脊表麵的糖漿凝結成琉璃狀。
這樣,一道冰糖裏脊就製作完成。
林旭不知道東北有沒有這道菜,但從東北人一切皆可做冰糖葫蘆的飲食習慣來看,說不定還真有冰糖裏脊呢。
畢竟連冰糖凍梨、冰糖青椒、冰糖茄子等小吃都有,多一個冰糖裏脊也不是多意外的事兒。
東北嘛,就各種甜品菜多。
林旭把冰糖裏脊盛到盤子裏,剛要準備端著回去,突然想起一道比較經典的東北傳統美食——酥黃菜。
這是一道非常費工夫的菜品,知名度不太高,但味道口感都超級棒。
酥黃菜是用雞蛋做成的,比較複雜,也是一道過去流行,但現在卻基本沒廚師願意做的菜品。
算是素的酥白肉。
不過跟酥白肉相比,酥黃菜越涼越好吃,口感越香酥。
而酥白肉徹底涼透,那種大肥肉的油膩感,是根本沒法下嘴的。
一想到酥黃菜,林旭就想做一下試試。
他把盤子遞給傳菜員:
“送到我家人吃飯的包房裏,讓他們先吃,我再加一道菜。”
說完,他便拿來生雞蛋、泡好的土豆澱粉、麵粉、白糖等食材,準備做酥黃菜。
把雞蛋打進小盆裏,放一點點食鹽,攪散。
接著往裏麵放入和雞蛋差不多等量的土豆澱粉,泡過的土豆澱粉挖出來,放進蛋液中,再放一小把麵粉,增加蛋液的粘稠度。
全都攪拌均勻,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三樓。
舒雲端著傳菜員送來的冰糖裏脊放在餐桌上,笑著對大家說道:
“老板讓大家先吃,他要再加一道菜。”
沈佳悅好奇的問道:
“要做什麽菜呀?”
“不知道,他沒說。”
謝保民瞅了瞅新做的冰糖裏脊,笑著說道:
“把炸過的裏脊裹上一層糖漿,做成冰糖葫蘆的樣子,這創意不錯……他剛做完甜品菜,突然有了做菜的靈感,那下一道應該還是甜品菜,大家拭目以待吧。”
還是甜品菜?
太好了,就喜歡這類菜品。
Lucy聽不太懂大家談的內容,見有新菜端上來,便有些笨拙的拿著筷子夾起來,放在自己的碟子裏。
咬一口,“哢嚓”一聲玻璃碎裂的脆響,讓這位老外頓時驚住了:
“冰糖葫蘆?這是冰糖葫蘆嗎?”
舒雲說道:
“這應該叫冰糖裏脊。”
陳燕拉著舒雲的手拽過來:
“你別站著了,也坐下吃吧,嚐嚐這道冰糖裏脊。”
舒雲搖了搖頭:
“外麵還忙呢,等會兒給我剩兩塊就行,我不忙了來吃。”
說完她衝大家歉意一笑,離開了包房。
廚房裏,林旭把炒鍋反複潤了三次。
接著拿起廚房紙,將鍋裏的油脂擦幹淨。
擦好將炒鍋重新放在灶上,不等燒熱就舀起一大勺蛋液倒進去,端著鍋緩緩轉動,讓蛋液在鍋裏流淌。
這是標準的攤雞蛋餅方式,也是做酥黃菜必須要有的步驟。
蛋液在鍋裏完全攤開,放在灶上,讓蛋液逐漸凝固成薄薄的雞蛋皮。
成型後,在表麵還隱約殘留著一絲蛋液的情況下,林旭晃動一下炒鍋,讓雞蛋餅和鐵鍋分離,接著他提起蛋皮對折一下。
讓原本圓形的蛋餅變成一個半圓。
這時候,用勺子在蛋皮上輕輕拍打,讓對折後的蛋皮牢牢粘合在一起。
翻過來,同樣的操作再做一遍,就出鍋放在一邊晾著,開始攤下一張。
今天的蛋液一共攤了五張半圓的蛋皮。
全都做好,林旭拿起菜刀,將半圓的邊裁切成直邊,讓半圓形的蛋皮變成一個大三角形。
接著用刀按照蛋皮一條邊做平行參照,每間隔三厘米就斜著切一下,將蛋皮分成條。
再按照另一條邊做參照,同樣每間隔三厘米就切一下,這樣,整個巨大的三角形,就變成了一個個邊長為三厘米的菱形片。
菱形是中餐中比較常見的改刀方式,酥黃菜除了菱形之外,還可以改刀成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造型。
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小要一致,這樣才能體現出菜品的美感。
改刀完畢,林旭架上油鍋,油溫兩成熱的時候,就將這些菱形片散落的下進油鍋中,開最小火,慢慢炸。
蛋皮是熟的,不用擔心炸不透。
剛開始蛋皮隻是沉在最下麵,但沒多久,這些原本隻是扁平狀態的蛋皮,居然逐漸鼓了起來。
像是二維圖片變成了立體圖片。
而且越鼓越大,最終,原本的菱形片變成了兩頭尖的菱形體,看上去像個帶著棱角的金色紡錘。
要是剛剛改刀的時候切成圓片,那現在鼓起來的就是個空心圓球。
正方形的話,則會變成略有弧度的正方體,三角形也會變成三角體。
最終的造型,完全跟改刀時的樣子息息相關。
等這些菱形體全都漂浮在油麵上,說明已經完全炸透,林旭用漏勺撈出來,放進旁邊的濾油筐裏控油。
就這樣,他一鍋一鍋的炸著。
這些蛋皮一次不能炸太多,否則膨脹後油鍋裏放不下,影響最終的成菜效果。
“我靠,這雞蛋皮炸一下好漂亮啊。”
朱勇湊過來,捏著一塊嚐了嚐:
“這啥玩意兒啊?”
魏乾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東北的酥黃菜啊,當年東北條件好的時候,想著法子做好吃的,這酥黃菜就是其中之一。”
物質條件富足的時候,普通的炒雞蛋煮雞蛋已經完全吃膩,所以才有廚師琢磨出酥黃菜這種菜品。
其實烹飪最能反映出當地真實的物質水平。
尤其是過去,做糖不容易,所以哪裏甜品菜多,哪裏的人吃得起糖,就說明當地生活富足,物質條件豐富。
比如長三角地區,明清時期非常富庶,所以那邊就把糖當成了日常調料,不管做什麽菜,都要放點糖。
為什麽會形成這種飲食習慣?因為有錢唄。
除了長三角,川菜也有這種規律。
川菜的上河幫以蓉城為中心,官宦、富商都在這裏居住,所以菜品清淡,有不少甜品菜。
而下河幫都是窮苦人吃的,麻辣味居多,食材也大都是上層人棄之不用的內髒下水之類的,很少有甜品菜。
而建國後的東北,之所以甜品菜女士菜橫行,萬物皆可糖葫蘆,也是因為物質條件豐富的原因。
當時別的地方吃粗糧都吃不飽的時候,人家東北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
後來東北工廠遷移到全國,東北工人也隨著工廠在全國各地安家。
時至今日,不管國內什麽地方,但凡有國營的工業大廠,哪怕是曾經國營過的工廠呢,廠區內依然有東北工人,附近的居民區,也不時能聽到東北口音。
朱勇看著林旭好奇的問道:
“老板,你最近那幾期高端東北菜在網上掀起了學東北菜的熱潮,這道酥黃菜也拍成視頻嗎?”
林旭點了點頭:
“拍,明天騰出時間就拍出來,趁著網友們的熱乎勁兒,再拍一道比較費手的東北菜。”
從雪綿豆沙到酥白肉,再到現在的酥黃菜,都是東北物質條件豐富時期的產物。
不過光做甜品菜也不行,一些比較高端的鹹口菜該做也得做,讓年輕的網友們見識一下半個世紀前東北人的生活水平。
雖然現在禁止捕獵野生動物,導致一大半高檔東北菜沒法製作。
但也有一些菜品是可以烹製的。
比如代替東北名菜蒸熊掌的賽熊掌,雖然用的不是真熊掌,但味道和口感,依然毫不遜色,不少吃過的人都表示難以忘記。
林旭架上炒鍋,重新炒糖。
炒到拔絲狀態時,將酥黃菜倒進去翻炒,炒好出鍋,接著用勺子刮著鍋底的糖漿,在盤子上方有規律的轉動幾下,讓酥黃菜上麵出現一道道蓬鬆的金絲。
今天的酥黃菜準備得有點多,林旭盛了一大盤兩小盤。
大盤等會兒端到包房裏,兩小盤分別給後廚的廚師和前台的服務員。
“魏乾,這盤給你們了,都嚐嚐。”
“好嘞,擱那兒就行了,等會兒不夠吃了我們自己再做點。”
到了魏乾朱勇這個級別,很多菜品雖然沒聽說過,但隻要懂做法,基本上都能還原個七七八八。
林旭端著兩個盤子來到外麵,正好碰到了舒雲,將小盤遞了過去:
“剛做好的酥黃菜,這盤是你們的,讓大家都嚐嚐,要不夠吃就讓後廚做,給他們一個練手的機會。”
“哇,好漂亮的菜,謝謝老板。”
舒雲心裏滿滿的感動,每次做不常吃到的稀罕菜,老板都不忘給大家盛一份,這種待遇,整個燕京城都沒幾家吧?
上次有網友問,林記的員工為什麽都那麽朝氣蓬勃。
舒雲覺得,眼前這盤酥黃菜就是答案。
林旭端著滿滿一大盤酥黃菜來到樓上,剛推開門,裏麵就傳來一陣驚呼。
大家都知道有新菜,謝保民甚至還分析出了是甜品菜。
但看到盤子裏一個個掛著金絲的菱形體,還是瞪大了眼睛,感覺這道菜比雪綿豆沙和酥白肉都高端。
“好漂亮的一道菜!”
“跟藝術品一樣,都不舍得吃了。”
“妹夫,這是什麽菜啊?”
陳燕問的時候,蘇佩佩也扭臉看向了丈夫,想知道答案。
謝保民也沒賣關子,笑著說道:
“這是東北的酥黃菜,用雞蛋做成的,做法跟你們年前吃的羊角蜜有點相似。”
羊角蜜是把麵皮疊壓在一起,切成月牙形放鍋裏炸,讓中間充滿空氣,做法跟酥黃菜還真有點相似。
不過酥黃菜最後是掛糖,而羊角蜜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往裏灌蜜汁,最終的口感和味道不相同。
當大家聽說是用雞蛋做的,就更覺得不可思議了。
沈國富倒是對這道菜不陌生,他笑著說道:
“當年我陪老太太回東北,特意吃過酥黃菜,老太太邊吃邊抹眼淚,多少年沒吃過了,心裏滿是回憶……小旭抽時間去給奶奶再做一次,讓老人家嚐嚐。”
“好的,我明天就跟悅悅去奶奶家做這道菜。”
韓淑珍比較喜歡吃這種甜品菜,她夾起一塊送到嘴裏嚐了嚐,入口甜甜的,咬一口哢哢酥,蛋香味濃鬱。
而且因為打雞蛋的時候放了一丟丟鹽,所以甜味包裹下突然多了一絲絲鹹味,讓整道菜的味道立馬變得豐富起來。
“真夠酥的,好吃!”
酥黃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酥,而且越涼越酥,尤其是外麵那層糖漿凝結成琉璃後,吃起來脆上加酥,好吃的不得了。
曾曉琪嚐了一口,看著林旭問道:
“這道菜能在我們節目中做嗎?”
林旭搖搖頭:
“我明天準備拍視頻,跟之前做的高檔東北菜做成一個合集,加上酥黃菜已經三道甜口菜了,下一道開始做鹹口的。”
沈佳悅一聽拍攝,立馬開始盤算起來。
今天吃一次,明天去奶奶家吃一次,拍攝時還能再吃一次。
三次酥黃菜啊,想想就好過癮。
她美滋滋的打算盤時,陳燕也在嘀咕,正好明天要去給姥姥送新買的絲巾,到時候吃兩塊酥黃菜很正常吧?
但拍攝時怎麽蹭吃蹭喝呢?
得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否則悅悅又該嘲諷了。
耿樂樂看著謝宇飛和謝宇航說道:
“你們要一道菜,結果上了兩道,看旭哥對你們多好!回去把我出的卷子全寫完啊,下次休息我檢查,要是連清華都考不上,你們不覺得丟人嗎?”
眾人:????????
小樂樂,你擱這兒內涵誰呢?
齊思明嚐了口酥黃菜,看著林旭問道:
“林老板,東北的鹹口菜你準備做什麽?”
“暫定是賽熊掌,真熊掌吃不了,隻能吃點仿冒的了,不過雖然是仿冒的,但依然是一道名菜。”
熊掌好吃在於外皮軟糯,內裏豐腴,以及夾雜在肉中的筋膜,這些都可以通過別的食材代替。
竇雯靜一聽這道菜,好奇的問道:
“是用冬瓜做的嗎?”
陝西有類似的做法,用冬瓜做成類似熊掌的菜品,也叫賽熊掌。
林旭搖了搖頭:
“不是,是用豬皮做外皮,裏麵填上遼參、魚翅、鮑魚、花膠、牛肉、豬肥膘等食材混合成的肉餡,再配上整根的牛蹄筋蒸出來的。雖然是仿膳,但級別並不低。”
一聽這配料,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住了。
“聽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啊,希望趕緊做出來,我好嚐嚐味道。”
“我可以幫著打下手。”
“拍攝時我可以幫忙運鏡。”
“我可以幫忙打燈。”
“我可以幫著嚐鹹淡……”
Lucy吃得正來勁呢,她超喜歡這道酥黃菜,一聽大家都表態,她也忍不住附和道:
“我可以負責饞外國人。”
今天的所有菜品,她都發到了外國朋友的群裏。
吃飯前大家還在討論泥巴和雞的關係呢。
不過這會兒群裏的話題已經變了,那些老外拿出了科研精神,來研究雞蛋怎麽做成了一個個標準的菱形體。
Lucy看著群裏的消息,衝林旭問道:
“林,能說說做法嗎?我的朋友都很好奇。”
做法?
林旭覺得就算把做法說出來,這些老外也不一定能聽懂。
不過既然lucy阿姨問了,他便說道:
“雞蛋三個,加入適量的食鹽打散,再加入適量的土豆澱粉和麵粉,全部打散後,往鍋裏舀入適量,攤成雞蛋餅……”
他還沒說完,lucy先愣住了:
“適量?這是什麽計量單位?”
林旭笑了笑:
“這是中餐特有的計量單位,中餐廚師一輩子,其實都在摸索適量的度。”
Lucy已經懵了。
林旭說道:
“用盜墓筆記的設定來說,適量就是中餐廚師的——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