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軒轅擎天以不足萬的兵力橫掃江南兩郡的原因。而杜伏威自占領曆陽後,兵力折損嚴重,雖然強征壯丁將兵員很快補上,但也因此使軍隊整體戰鬥力下降。攻打丹陽數月,對峙的時間占了大部分,這家夥陰得很,如此一來,拖住隋軍不敢輕舉妄動,同時又達到了練兵的目的,第三又給自己留下時間鞏固新占之地,可以說一舉三得。等杜伏威把地盤鞏固,兵練好,那就該是丹陽城破之時了。對於這點,不是沒人明白,但明白歸明白,人家實力擺在,你還得幹瞪眼。

至於軒轅擎天這支新興的義軍,半月之內占領吳郡、毗陵兩郡,杜伏威原先沒多大感覺,派手下大將王雄誕去結盟(其實是想把吳軍收歸麾下)失敗後,也就該做什麽做什麽,冷眼旁觀。那萬把兵力,還不放在他老杜眼裏。直到吳郡兵分兩路,破了句容和宛陵。杜伏威終於坐不住了。吳軍再前進一步,下了秣陵(曆史上安徽,湖南,江蘇都有過秣陵這個地名,這裏地秣陵是後世的南京,順便說一句,這裏的丹陽在長江邊上,而不是曲阿的別名丹陽),就等於逼到了丹陽的城門口,以後他江淮軍想幹什麽都會因為這支釘子打在那而如鯁在喉。

不過他還是沒有動作。因為有人比他更著急。秣陵卡在江都和丹陽之間,秣陵一下,丹陽夾在江淮軍和吳軍之間,跟一座孤城差不了多少。楊廣心急火燎的調集兩萬兵馬連夜趕往秣陵救援。軒轅擎天也急。他下的地盤越大,兵力就顯得越脆弱。現在他的地盤有兩個半郡,兵力一壓再壓,仍然到了三萬。但這些兵有七成都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跟炮灰沒什麽兩樣。就是數字上好聽罷了。

不出意料,兩日之後,吳軍主力兵不血刃的占據湖熟。但前進地步伐同時也停了下來。前方就是秣陵了,這古城其防禦力隻比丹陽低那麽一線,再加上兩萬多的守軍。一時半會是打不下來的。南方吳軍的統帥之位由秦叔寶接過,殷開山為副,陳老謀任軍師,十餘日之後占領潥陽、蕪湖。也停了下來。

戰爭膠著下來,江淮軍、隋軍和吳軍三足鼎立,誰都不敢隨便動那麽一步。其中以江淮軍實力最強,隻等時機成熟。致命一擊;隋軍次之,但戰略形勢最為不妙,完全處於被動局麵;吳軍現在就是個虛弱的巨人,兵力不足成了其最大的弱點。

吳軍治下的地盤已經開始了全麵的生產建設,軒轅擎天帶來的雜交水稻已經完全分發完畢。剩下的地方隻有栽種普通水稻了,相信到了秋天會有一個大豐收地局麵。玉米和紅薯還要一些日子才能栽種。而馬鈴薯正是時候。至於良種小麥。就隻有等到明年了。江南種的是冬小麥。

一時之間,軒轅擎天的名聲在江南達到了極點,無償提供耕具和糧種,野外荒地登記耕種達五年者可成為合法田產,十稅一。這些政策讓江南百姓看到了興盛地希望,一個個幹起活來渾身都是勁。當然。這些政策換個人是沒法實現的,除了軒轅擎天這個移動糧倉,誰會有那麽多糧食分給百姓,不是吳地“發明”出的各種先進農具,又哪有那麽多耕牛來提供,如果不是天心教的影響力,那些富戶權貴,早就把能占的地都占了,剩下的也就那麽幾塊荒地了。

同時餘杭、會稽運往北方的海鹽通道也控製在吳軍手裏,隻要軒轅擎天一聲令下,楊廣那丫就得吃淡味兒。

興辦義學之類,隻有等春耕忙完了再說。各郡縣地長官,多是當地推薦出的德高望重的鄉紳和讀書人。

距吳郡起義已經兩個多月,春耕早就忙完了,但秣陵依舊沒有打下來,說直接點,軒轅擎天根本沒有攻打過秣陵。

秦叔寶和殷開山在南方的起義部隊越打越大,由最初的五千精銳打到了一萬二千餘人,丹陽郡郡治之南,全部為吳軍所有。隋軍龜縮在丹陽城中,西有江淮軍,南有吳軍,堅守不出。

湖熟,軒轅擎天的帥府。一幹將領分做兩列,除了冉貉、譚雄、郎奉、卜天誌、牛匪幾人,又添了幾個新麵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軒轅擎天安在左手的文士,此人三十左右,一身儒服,正是《大唐》中寇仲手下的頭號謀士虛行之。

這家夥行蹤飄忽不定,軒轅擎天自來到這個副本就叫人留意,一直到數日前才發現其行蹤。軒轅擎天放下活計,親自跑去征召,虛行之竟然委婉拒絕,大意是還要觀察些日子。軒轅擎天哪容他多說,直接用強給逮回來了。值得一提地是,虛行之身手不錯,放在江湖上也是超二流水準。

另外兩個中年漢子,一個名叫席丙仁,使刀,另一個叫崔賀,使矛,都是來投奔的江湖好漢,身手不俗。

還有一個少年,名叫吳越,武藝雖不及前兩人,卻學過兵法,懂機變,雖顯稚嫩,但各方便都有極大地提升餘地。

軒轅擎天拿起一份密報,笑道:“韓蓋天在餘杭起兵了,嘿嘿,聚眾十萬人。”

眾人聞言,除虛行之外俱都驚愕。連冉貉也不例外,因為曆史上沒這個事件。論江湖地位,韓蓋天地海沙幫位列八幫十會之中,在江南僅此於巨鯤幫。論實力,其人武功並不高,但海沙幫靠海鹽發家,財力雄厚。這些都不會令眾人驚訝,最主要的是韓蓋天是宇文閥地走狗,選在這個時候起義,用意險惡啊。“軍師。你怎麽看?”軒轅擎天問臉色平靜的虛行之道。

按虛行之的話來說,這趟是上了軒轅擎天的賊船了。他本來還是很讚賞軒轅擎天那些政策的,隻是認為軒轅擎天擴張太快,隨時有傾覆之險才持觀望態度。這時被軒轅擎天招了進來,也就半推半就的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