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一曲成名
嶽陵聽文旭似有心似無意的,給自己介紹著江陵官場的格局,心中不由一動。轉頭大有深意的看他一眼,低笑道:“知縣附郭啊,那位曾大人上輩子不知做了什麽孽啊。”
文旭一楞,詫異道:“怎麽說?”
嶽陵見他不懂,也是一怔。怎麽現在還沒這說法嗎?想了想,這才低聲給他解釋了一番。
原來,這知縣附郭一說,本是源自清代。說的就是知縣和知府在同一城中為官。因為知府的存在,那知縣老爺便失了許多該有的威風,平日裏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牽製,任務也要比其他縣令重上許多。
所以,就有了這麽一種說法: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
嶽陵解釋完,文旭呆怔半響,不由失笑。指著嶽陵笑道:“子鴻偏這等刻薄,不過此言倒也大是貼切。你若入官場,定能有一番作為。”
嶽陵撇撇嘴,“官場有什麽好的?整日就是提心吊膽腦袋上的帽子,還要這樣那樣的規矩。平日裏,做好了要歸功上官,做不好卻要當替罪羊,不知哪天就稀裏糊塗的丟了腦袋。我這樣逍遙自在的多好,可不去受那份罪去。”
文旭初時聽的好笑,待到後來,卻是不由默然,輕輕一歎。他跟在顧彥之身邊不少時日,對於嶽陵的話稍一琢磨,就深有所感。嶽大官人幾句話,便道盡了官場的險惡和無奈。世人皆看做官的威風,又有誰知那身後的辛酸?
想想今後自己不久後也要麵對這些,原本一心挑撥的心思,不由失了興趣,暗自默然起來。
嶽陵見他不說話了,便又將目光轉向外麵。此時駱渺渺舞蹈已完,四下裏喝彩聲不絕,著實收了不少的金花,比之前麵幾人所得,可謂天差地別。
台上駱渺渺嫋嫋而起,不斷向四周施禮答謝。如此幾次,才扭腰擺臀下了台去。
嶽陵看著她登上了一條刻著雲紋圖案的畫舫,正要收回目光,卻猛然雙目一亮,目光霎那間定在了一人身上。
那人滿頭金發,老遠雖看不太清麵孔,但隱約能分辨出,絕對是一個歐洲人。頭上並沒綰發結簪,身上一襲黑袍的樣式,也別於大周長袍製式,竟是一件教士袍的樣子。
嶽陵看到他的時候,那人正從那舫的下層轉上來,迎著回去的駱渺渺,正躬著身子,雙手比劃著說著什麽。
嶽陵窺探了許久,終於是看到了一個西洋人,正琢磨著如何能看的仔細些,忽然,隻覺四下陡然暗了下來,那人連帶整條畫舫,霎時全陷入黑暗之中,不由心中一驚。
耳邊傳來一片聲的驚呼,轉頭四顧,卻見不但那條舫子熄了燈,圍繞著那擂台處的畫舫,此刻竟然全都沉入一片黑暗。
正愣怔時,但見擂台上一處忽然亮起一點火光,接著又是一點。那火光一盞連著一盞,隻眨眼間,便成了一簇。
此時四周皆暗,唯有那一處亮起,便尤其的吸引眼神,四下裏由此沉寂了下去,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將目光注視到那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