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密室之謀

嶽陵眉花眼笑的告辭而去,屋中文氏父子卻是一臉陰雲。

前麵既然說的天花亂墜,又緊著貼上去表示了誠懇的交好之意,對於嶽大官人提出的請求,文旭又怎好推脫?更何況,人家也沒說什麽別的,事兒終歸是做出來的,可不是說出來的。

“此人隻怕不好掌控啊。”文玉山端坐捋須,沉吟著說道。

文旭袖中兩手緊緊攥著,嘴唇抿了抿,望著門外夜空不語。半響,沉聲道:“且看他做。我便不信,他真個是淡泊權勢的。”

文玉山點點頭,想了想又皺眉道:“若他不做,顧相那邊…….”

文旭麵上愈發陰沉,默然片刻,搖頭道:“若真那般,也隻有孩兒來想法子了。總不成離了張屠戶,便要吃帶毛豬。”

文玉山一驚,隨又歎道:“顧相如今位高職崇,又何必盯著這等小事?”

文旭看了自家老爹一眼,緩緩搖頭道:“爹爹有所不知,這如今看著便要入冬了,正是邊地不穩之季。前時朝廷得了消息,道是北疆果然有所異動。為了這事兒,聖上早早便下了旨,要北軍整飭兵馬糧秣。這承辦的,就是當今太子殿下。但這次集糧,偏有數處都出了問題,不是被人早早買走,就是也如這江陵沈家一樣,半路被人截了去……..”

說到這兒,他不由頓住,抬眼又看了文玉山一眼。文玉山麵色微變,急起身走到門邊看了看,這才對他一招手,父子二人繞過屏風,往書房中坐了。

文旭所言不多,但文玉山自是聽的明白。如今大周一朝,崇聖帝已年近六旬,膝下子嗣昌盛,大小七個兒子六個女兒。早在順興年間,便立了太子,便是那正宮長子,封為秦王的武逸。

崇聖帝這些年信奉佛事,顯得溫溫吞吞的。但年輕時,卻是酷厲威嚴,手段極其硬朗。

這太子武逸卻不似乃父,自小謙恭有禮,待人和善,極有君子之風。朝野之中,大得文臣清流的擁戴,期許為下一代當仁不讓的聖仁之君。

顧彥之不但是眾臣之首,還是東宮之師,正是太子一派的領軍人物。

隻是太子這般性子,在文臣中固然相得,在武人眼裏,便成了軟弱怯懦。大周立國數百年,到了此時,有識之士都看的明白,雖麵上繁榮浮華,卻已漸漸顯出頹式。

當年立國之時,太祖為了迅速掌控中原,對於眾多周邊的大小勢力,都是采用的懷柔政策,以安撫羈縻的手段為主。

後來幾代皇帝,也都順承了這個思路,及到上一代安帝時,這些勢力已然頗具氣候,時不時的便有寇邊之事發生。

好在大周分設邊防,北軍、西軍都是勤練不輟,又加上京畿禁軍裝備嚴整,倒也沒出大的亂子。

到了崇聖帝繼位,這位皇帝卻是個強硬的,上位伊始,便連續對外發動了幾次大戰,調集中原悍卒,將周邊邊疆向外擴了一倍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