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嶽陵如何
淙淙淙………,悠揚的琴聲如長江大河一般響個不絕,隻是這本該是一曲歡快的曲調,此時卻隱隱帶著一股殺伐之氣。\\
崩!
隨著一聲裂帛也似的雜音,琴聲戛然而止。
呆呆的看著麵前的斷弦,太子武逸麵上神色變幻不定,陣陣的焦躁自心中不停湧上。
這種感覺他很不喜歡。
輕輕一推琴案,他站起身來,走到東邊的窗前,伸手將半開的窗戶全部推開,一陣清風撲入,他不由的長長的籲出口氣。
兩眼出神的望著外麵略顯昏暗的天空,他此時的心情便也一如那天空般陰霾。
自從父皇安排了禮部侍郎原禮去了蜀中,他的心情便漸漸煩躁起來,總感覺有什麽事兒要發生。
作為一個當了近十年的儲君,武逸可以說時時刻刻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既怕失了聖心被廢,又要提防著下麵的兄弟陷害。
所以,他幾乎是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絕不肯在人前露出半分破綻。
所幸的是,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朝中大臣們雖覺自己似乎有些懦弱,但單以這點來說,卻遠不足以成為廢儲的理由。
更何況,當朝首相顧彥之還是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顧彥之在朝中經營多年,其下門生故吏遍布朝野,勢力極大。隻要他在一日,旁人就別想輕易的對付他。
隻是,這些年來,顧彥之年歲漸大,朝中已漸漸有聲音發出,要副相李普上位。
李普其人一向低調的很,本來大周官製,尚書左右丞共擔國事,既相互扶助,又是相互牽扯,以求達到一種平衡。
但是李普在登上左丞之位後,卻並未有過絲毫的爭權奪利之舉。仍然似以前一樣,事事都以顧彥之馬首是瞻。
朝中大臣久而久之,便傳出了相父相子的說法。意思便是譏諷李普毫無主見,這個尚書左丞有跟沒有都一樣。
可以說,這些年來,包括武逸在內,大家幾乎都自動將李普這個人忽視不見。
可是奇怪的是,崇聖帝明明也知道這種情況,卻依然毫無作為,頗有放任自流的意思。
朝臣們私下裏議論起來,最終也是以,這是皇上顧念昔日情分,厚待從龍之臣結論。
可就是這個默默無聞,幾乎被人遺忘的李普,如果一旦真的顧彥之告老,那麽順接首相之位的,則必然是他。
如果此人一旦上位,自己多年經營便又要多費一番手腳。畢竟,這個世道人心逐利,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道理放在朝堂的大臣們之間,也是一個樣。
顧彥之下去了,用不了多久,那班門生便會迅速向新的上位者靠攏。趨利避凶,各為前程,這便是最真實,也是最殘酷的生存法則。
武逸又歎了口氣,收回遠望的眼神,將手伸出窗外,感受著剛剛飄落的毛毛細雨的涼意,心思卻又回到蜀中這方麵來。
此次原禮赴蜀,究竟是聖意□□呢,還是有人在發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