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場位麵衛鏗進入太陽這段時間,主世界中,衛鏗也同步進入了太陽中。

隻不過和意場位麵相比,主世界這邊恒星控製體係才進行了兩百年。目前還是一個朝陽行業,氛圍也是朝陽的。

太陽戴森環上的新人變成一個合格的職工,需要大量專業考核和訓練。

即便是衛鏗稍微走了後門入職,也用了足足三十年的時間,在3033年才能轉正。

主世界中,回歸的衛老爺對這個崗位非常滿意。

這個職工編製,就相當於近古時代的東方電力國企的幹部啊。整個戴森環的太陽一共就一百八十四萬編製。

哦,相對於龐大的太陽來說,這個人數目前仍然略顯不足。

而現在科學生產技術,不是用人力數量來操作生產,但是後備人才非常緊缺。一個人能夠幹過去百萬人的活,但是百萬人選不出一個人來頂班。

太陽上存在著數千億條能量環,這些都是地球這三百年來在太陽軌道上建造的。

太陽上的職工巡查太陽的方式,就是將自己意識混入高能態物質,順著這些環來閱覽太陽表麵的能量操作係統。

太陽上分多個部門,衛鏗所在的部門是信息焓發送部門。

在這個部門,老師傅在融合環太陽能量圈後,需要在一個太陽自轉日期內,在四十八個近日人造行星球,軌道高度上,統一觀察後,對太陽那一飛秒內放射的所有中微子進行引力雕刻,轉化為信息焓,存儲於空間薄膜上。進而供給異位麵分配。

太陽戴森環上,衛鏗上班的第一天,老師傅元悅:“這一套技術體係將在下下個世紀,運用於比鄰星上。”

這位老師傅很熱衷於將衛鏗教會,因為他要回土星去見自己女兒賀秋葉(二十四世紀後女隨母姓),他要讓衛鏗接班

公元3034年,衛鏗如同往常一樣繼續在恒星戴森環中巡航。能量狀態下的自己,在一年前,非常享受這種“一秒鍾”的環繞恒星掃描的感覺。

但是現在,隻是如同很久很久以前“蹬著自行車上學”,普普通通的了。

衛鏗:“任何高大上的東西,時間一長也就是那麽一回事。”

在環遊的過程中,衛鏗遇到了幾百位工友,雙方交換了一下恒星的數據,然後匆匆離開,一切如常。

恒星環遊結束後,衛鏗來到空間平台上。這時候平台上正在開著慶祝會。

原來,是一批老工友在忙活了一百年後,準備退休了。關於退休生活,哦,異位麵的陽光在等著他們。

“老衛,你來了的!”一位開玩笑的聲音喊著衛鏗,此人是衛鏗的同伴王恒。

按照再生後,軀體年齡來算,太陽上的這幫人年齡都比衛鏗大。但是衛鏗愛好很古老,所以被戲稱為老衛。

衛鏗嘴貧:“你要不介意我喊你小王,我也不介意你喊我老衛,怎麽樣~我可以喊你,小王,吧?”

王恒:“你個混球的。”

衛鏗和他勾肩搭背的,來到慶祝會的角落待著。享受著這個太陽信息世界模擬的酒水和娛樂。

主世界,衛鏗有個體麵的工作的

恒星控製,曾經是整個太陽係人類圈中,最值得尊敬的崗位,相當於二十世紀末期的工程師。但是隨著位麵時代的興起後,恒星科技回報越來越不足,就如同二十一世紀和平時代的農業一樣。這就使得接收到尊敬有餘,但是實際收入欠缺。

相對來說,位麵的“經濟”比較發達。位麵的開發相當於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有點虛擬,但不完全是虛擬經濟時代。因為部分臨近物理區域的實驗,有科學參考價值。

類似於君王已經鎮守位麵的區域,也就是標準的經濟區域了的,各大位麵的信息交流驗算,都在這裏開發。

現在不少的太陽技術部門工程師都會進入位麵,反倒是衛鏗這樣從位麵返回的,有點異常。

中人之姿的衛鏗:這相當於二十一世紀“工程師下海經商”,說是活躍經濟、就業多樣化,但這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二十一世紀,當一流的人才開始搞金融,二流的人才研究技術時,一定是有什麽地方錯了

衛鏗現在仍然認為自己是中人之姿,一個願意向上看的中人之姿。

三百年前,地球剛剛開始建造戴森環的時候,衛老爺打破頭都申請不到去太陽上的崗位。那時候去太陽的,都是最優等棟梁。

但是,衛鏗也算是“工程師”的心。在潘多拉位麵上就開始研究物理學。

而在最近這次位麵穿梭中,類似幽暗位麵上,完成“大質量星體”的觀察。進而可以比較判斷“位麵薄膜”的差異性。

以至於現在,終於開始在主世界接手太陽上工作了。且隨著未來高個子越來越少,衛鏗勢必要成為老員工。

古工業曆史為鑒:先發國家高度繁榮,開始製造業轉移,進而科技中心開始挪動。

進入三十一世紀,維度體係中自由派當道,經濟進入了異常繁榮階段。多元位麵的君王開始了大規模概念增生,產生了巨量“財富”。

“財富”不一定是要辛苦創造,而是需要精巧設計,讓他人願意購買,那就創造出了財富。

例如二十一世紀各類優秀遊戲,在你晉級合成的過程中,設置關卡,要麽需要肝一段時間,且警惕有人來搶資源,要麽是一鍵充值迅速地度過這個關卡。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後者,那麽這產生了“財富”。

而充值的“財富”與街道上拾破爛、掃大街的報酬,在社會購買層麵上對等。(不少大學生在圈子內浪掉父母幾天的勞作)。那麽這種設計的財富就不是“虛擬”,是現實的吞金獸。

回到眼下的燈紅酒綠中,衛鏗作為一個維度穿越者,開始有感於,自己要做點什麽。

衛老爺這是研究“信息硬件”。那些君王則是在拚“軟件產業”(二十一世紀的軟件行業,最撈錢的莫過於“遊戲”,“廣告投放”)。

衛鏗心裏嘀咕道:“推平維度位麵區?”

衛鏗搖了搖頭,將這個荒誕的想法甩了出去,確定自己在酒會上是喝得多了,沉穩的人格變得有些張狂了。

此時在場的員工中,在了解到衛鏗在時空穿越體係有關係時候,這些星海工程師們要求衛鏗幫忙介紹人脈。

衛鏗愣了愣,都還是點頭應和下來了。

應酬,最終還是有些用處的

酒會後,王恒將衛鏗領到資料庫這裏。這裏都是酒會上那些個太陽係工程師前輩們堆積的技術體係。太陽這兒仍然保持著“維度穿越田園世代”,互幫互助的人際關係。

當然或許說,太陽的研究工作到目前並沒有像維度世界那樣產生複雜的經濟價值,所以大家能很平淡地交互知識體係。如果像維度那樣,知識體係關乎到重大經濟價值,那就不可能平淡交互了。

【就如同八十年代小品,北倞的工人們在抽簽選房子時候,自己會選小一點的,把大房子讓給家裏有老人一家五口的工友們,這在幾十年後是不敢想象的。】

衛鏗是研究硬核位麵技術的。

衛老爺現有研究的技術課題:如何提高太陽內物質信息焓的利用率。

當代技術中,地球人類已經可以在“超弦”上完成信息刻錄,但是穿梭到位麵時候,這些信息仍然“擺脫不了”一個粒子隻能穩定記錄一個信息的界限。

衛鏗在試圖突破這個“直線維度信息發送的限製”。外行人不理解這個意義。

但是這就例如,二十一世紀呢,地球信息技術,一直是在提升電磁波信息載荷概率。衛鏗現在,也在重點研究“粒子坍塌”對位麵之間傳送信息輸送量。

太陽方麵,目前資料是對衛鏗進行開放的。當然,太陽上工友們也都適當給予幫助,至於這個技術能不能完成?目前還沒有人看好。衛鏗也隻是在進行理論研究。

衛鏗來到信息庫中,取得了轉讓密匙,恒星表麵各個區域塊認可了這次轉讓。

衛老爺吐了一口氣:“多謝啦。”

王恒:“不用謝,各取所需罷了。你給的貢獻點很多。”

衛鏗的邏輯中,讓人幫忙是要付錢的。恰好,衛鏗在維度上貢獻點積攢了億點。

在主世界的人眼裏,衛鏗不顧家裏麵的產業,過來上班。

維度上的財富量,衛鏗雖然比不上盤踞在熱門位麵的頂級君王(自由派係的領導者),但是也弱不了多少。

畢竟,衛鏗在位麵上“技術應用專利”的經濟衍生規模太大了。

衛老爺雖然隻穿梭了少數位麵,但是衛鏗的相關人員,穿越的位麵不少!且“早”“中”“現”三個階段,衛鏗都有人幫自己打理。

早期階段:衛鏘、衛齊賢這兩人把衛鏗的技術拿出來,在異位麵進行規則矯正後,搞出了大量產品,順便申請了專利。

中期階段:位麵各個監察者開始招收執念者,並且監察者變成了係統管理員的時候,白靈鹿團隊開始大規模地把衛鏗技術進行測試,開始專利檢驗!到目前為止,這已經超過衛鏗維度收入的一半。

後期階段:最近一百年前,在潘多拉位麵,開了一條時間線,帶了大批新人後。這幫新人也和衛鏗簽訂了商業合作,從潘多拉位麵這裏拿到“殖裝技術”“生物設計”“太空種群的技術”也都拿到科技位麵去應用,在分成上也給衛鏗有大量回報。

衛鏗不缺“貢獻點”,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舉債。

秦曉寒會借的,至於秦天放也會借的。

甚至,此時維度上最富的米迦列納也會借。(要什麽就會給什麽的那種,代價是答應一個“小小”的條件)。

太陽上,有人進,有人出,

衛鏗順著太陽光的方向,朝著遠方望去……突然間,覺得周圍的星際塵埃,似乎可以整齊一點。

想到了什麽後,衛鏗搖了搖頭。

但隨後,衛鏗深呼一口氣,自我勉勵道:“哦,任何科技突破,都必須要從‘過去的不可能’中,來琢磨。因為中人之姿,別指望能想到‘智叟’們想不到,隻有做‘智叟’們不願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