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很用力的“哼”了一聲:“隻怕是有人知道哀家娘家為蜀中之王,所以才有意找了蜀中的門派來做下此事。一來可以鏟除掉七殿下,二來嘛,則是將禍事嫁禍到哀家的身上。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呀。幸虧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哀家在出事之後,很快就下手要徹查此事。也幸虧老天有眼,手下人辦事還算得力,才能捉到了一個餘孽。現在人證在此,五殿下難道還要爭辯嗎?”

“隻憑一個不知來曆的人的片麵之詞,皇後娘娘就想定兒臣弑弟之罪,未免太過武斷了吧。何況父皇還未發話,難道皇後娘娘想一人定了兒臣的罪嗎?皇後娘娘別忘了,我朝祖訓,後宮不能幹政。”

皇後還要說話,卻見皇上將臉一沉:“夠了,此事容後再議。皇後身為後宮之主,隻要管理好後宮之事即可,此事皇後就不用再理會了。”

皇後就應下了。察言觀色,發現皇上雖然沒有百分之百相信了剛才那個賊子的話,但是看向軒轅智和慶貴妃的目光顯然是有懷疑的。

皇後心中不免一喜,這次設計了這麽大的一場戲,總算是有些效果了。

不但殺掉了一個七皇子,還讓皇上對五皇子及慶貴妃產生了懷疑。自古帝王都是多疑的。

雖然皇上可能不相信五皇子會買凶殺弟,但是慶貴妃攔住七皇子危在旦夕的消息不報於聖上知曉這一點,想必已經是犯了皇上的痛腳。

他如今尚且在世,就已經被後宮妃子把持住了,要是有朝一日他昏迷不醒了,那麽那塊玉璽,豈不是就但憑慶貴妃一人做主了?

皇後這次目的已經達到了,因此也就不再多說什麽,隻是假惺惺的安慰了一回良妃。

皇上探望了一下自己的七皇子,見確實是救不回來了,再留在此處也隻是平添哀傷,於是就打道回宮了。

一群人各懷心思,尤其以慶貴妃最為不平。

一回到宮裏,她就跪下向皇上訴苦:“求皇上一定要為智兒做主。智兒這個孩子,皇上應該最清楚了。向來都是兄友弟恭,跟所有的兄弟連個小小口角都未曾有過。何至於會好端端的,找一個什麽江湖門派來給七殿下下毒?”

皇上看了她好一會兒,才道:“朕何嚐不清楚這其中的道理?朕是看著智兒長大的,智兒的為人如何,難道朕會不清楚?朕此次動怒,不是為了這件無頭之案,而是因為愛妃……你啊……”

“臣妾……”慶貴妃已經心知肚明了。

“自你進宮時起,朕待愛妃如何,愛妃不會不記得了吧?隻要是朕喜歡的,就必定有愛妃的一份。愛妃抱恙,朕親自喂你羹湯。愛妃喜歡使小性子,在後宮作威作福,對朕來說,這些都是小事情,隻要沒什麽大問題,朕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皇上說到這裏,忽然停下來了。

慶貴妃從未見過這個樣子對自己的皇上,不自覺的就有些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