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以來,山東人在全國的總體形象都很不錯,可以說是塊金字招牌。求職也罷,升官也罷,交友也罷,隻要自豪地說句“俺是山東人”,別人往往會高看一眼。連我們智庫招聘時,有山東人前來麵試,我總會多留意幾分。

我對山東的感情同樣很深。來自山東的策劃業務委托,有條件我都會親自去一趟,算下來前前後後去了幾十趟山東;再加上我二十多年前曾經在膠東駐紮半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北方的躁動——膠東紀實》,期間也認識了很多山東的好朋友。

為什麽大家都偏愛山東人?我想主要和山東人忠勇、靠譜、說一不二的性格有關。

20世紀90年代初,我作為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任省委書記,他介紹完山東的基本情況後,突然話鋒一轉,拿出一個小本子,鄭重其事地說:“王記者啊,俺們山東人忠厚仗義,全中國都知道。你看這本子上的數據,山東人在中央警衛團有多少,在國旗護衛隊有多少,國家領導的秘書、司機有多少,這都是俺們山東人靠譜的證明啊!”堂堂日理萬機的省委書記,對於這些數字如數家珍,讓我哭笑不得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山東是塊金字招牌的印象。

山東這塊金字招牌,同樣體現在璀璨的文化上。“一山一水一聖人”:泰山迎日出、播雲雨、鎮天下;黃河填陸地、豐物產、化蒼生;山東作為儒學發源地,儒家三子——孔子、孟子、曾子——均誕生於此,以稷下學宮為中心,誕生了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

在天下交兵、禮崩樂壞的時代裏,山東依舊文風不輟。《史記·儒林列傳》記載:秦漢之際,“及高皇帝(指劉邦)誅項籍,舉兵圍魯,魯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魯儒為天下所稱頌。

山東的曆史名人燦若群星:周公、薑太公、管仲、顏真卿、王羲之、劉勰、李清照、戚繼光、蒲鬆齡……如果說中國的地上文明一半在山西,地下文明一半在陝西,那麽說紙上文明一半在山東絕對不算誇張。

除了燦爛的文明以外,山東還有總長度達三千多公裏的海岸線,占全國海岸線總長度的六分之一。自從明代以來,運河經濟日漸衰落,以打魚和煮鹽為生的沿海荒僻之地開始勃興,海上山東也露出雛形。

一百七十多年前,英國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當其他列強都把目光投向南方時,德國卻一眼認準了膠東這塊寶地。1898年3月,李鴻章、翁同龢在總理衙門與德國公使海靖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德國租借膠澳地區九十九年,一座名為青島的城市在荒涼之地從無到有地迅速崛起,歐風美雨和文明教化在這條綿長的海岸地帶深度碰撞與融合。

盡管青島經曆了殖民統治的屈辱、傷痛與掠奪,但傷口愈合之後,紅屋頂、櫻花和法國梧桐留了下來,德國人的嚴謹精神也留了下來。正如青島啤酒那句經典廣告詞所說,“3分鍾的泡沫細語,從1903年開始醇釀”,從海爾、青島啤酒等很多青島企業身上,都能看到德國工業文明和儒家精神相融合的影子。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間,山東也沒有缺席,與時代同頻共振,山呼海應的發展機遇噴薄而出,山東引領著北方的躁動。山東東明聯產承包比安徽鳳陽還要早半年;山東村鎮集體經濟快速崛起;海爾張瑞敏成為當時的商業神話,甚至海爾曾多次作為成功企業案例走進哈佛課堂。而且直到今天,山東GDP總量幾乎沒有跌出過前三;甚至在1982―1985年,山東更是連續四年GDP總量稱霸全國。

除了GDP高居榜首外,彼時山東的其他數據也很亮眼。1990年山東省交通部門公布數據顯示:全省公路已達三萬九千公裏,其中一、二級公路六千公裏,居全國之首;已建成港口二十五處,各種泊位一百四十一個,港口密度為全國第一。農村集體經濟能人湧現;製造業企業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各種硬件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新觀念、新思想更是層出不窮,雄心勃勃的山東更提出了“海上山東”的概念,一場跨越世紀的海洋開發潮在山東半島掀起。風起雲湧的大山東,一度是北方諸省中當之無愧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