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直門。
漢軍鑲紅旗人唐祝應接任此門左城門領一職已有個把月。
左城門領是正四品武官,與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同為武職京官,掌京師內城九門、外城七門晨昏啟閉,稽查出入。
這個人事調動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即便是步軍統領衙門內部也顯得波瀾不驚。
因為東直門雖也有稅關,但油水很少,完全不及有京師第一稅關之稱的崇文門,也不及前三門另兩門宣武和正陽。
故而這個城門的屬官任職大多是下五旗的和漢軍八旗出任,平日除了定時開啟城門,最多的工作就是巡夜救火。
唐祝應本人沒什麽來頭,其曾祖父在明季曆史上卻有一筆,正是那先降李自成,後降多爾袞的明密雲總兵唐通。
國史館編寫的《貳臣傳》中,將唐通列為乙編。
唐家本來有個騎都尉的爵位,唐祝應的爺爺和爹都襲了這個爵位,可到了唐祝應這裏,皇上卻特意下旨說:“唐通原係前明總兵官,不能出力,反降順流賊。後雖投誠本朝,未著功績,故而其爵不再世襲。”
“叭”的一下,唐祝應不但襲不了祖上傳下來的爵位,還麵臨同其他開國漢軍功臣家一樣的局麵——舉家出旗滾蛋。
再接著,同樣補了拜唐阿,同樣隨軍出征金川,同樣經曆木果木大敗,同樣跟著賈東閣通敵賣國……
一個多月前因定西左副將軍博清額舉薦以軍功還京,調任東直門左城門領。
與此同時,擔任共進會北京分會漢八旗執委,負責聯絡漢軍兩紅旗。
在其發展下,現有兄弟子侄、連襟表弟等17人加入共進會,以便在這個大家庭能夠更好的報效大清,從而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
因為是左城門領,名義上東直門一把手,因此在賈佳大人奉旨提調步兵統領衙門,召集九門八旗及京師綠營主要軍官會議時,唐祝應有幸見到了賈佳大人。
但此次會議,賈佳大人並沒有單獨和唐祝應講話,一切都是公事公辦。
會中指示,京師八旗會員除非上級喚醒,否則將長期執行潛伏任務。
唐祝應原以為他的潛伏生涯可能會長達數年之久,但沒想到時隔兩天,他就被喚醒了。
是聯絡處的劉處長親自將他喚醒。
此後,利用職權之便唐祝應開始偷偷往滿城放人。
有滿蒙八旗子弟,有漢軍八旗子弟,也有綠營子弟,以及其它無編製人員。
這些人進滿城幹什麽,上級沒有告訴唐祝應,唐祝應也秉承會中原則絕不過問。
並且這些人雖然是經東直門進的城,但都有正規手續,且多半都是八旗子弟,因此就算出事也不會牽涉到他這個左城門領。
但人都是好奇的,尤其是現在京中暗流湧動,不管是滿蒙八旗,還是漢軍八旗,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空氣中彌漫的不安。
各種謠言紛傳,其中最讓人震驚的無疑是皇上為了掩飾自己漢人身份,將唯一知情人太後給叫了魂。
這個謠言開始擴散後,漸漸的有人想起了那拉皇後之死。
那個可憐的皇後當初是被皇上以中邪為名囚禁,繼而在宮中不明不白死去。
有隨皇上南巡過的官員、宮人太監很自然的將那拉皇後曾斷發的事情說出。
斷發,叫魂,剪辮,皇上是漢人……
一個巧合是巧合,十個、百個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有人說皇上讓軍機大臣管內務府的和珅偷偷打造黃金塔,目的不是存放太後的頭發,而是借用此塔鎮壓太後的魂靈。
更恐怖的流言出現了。
有人說皇上已經調兵進京,就等太後移靈暢春園時將所有前來送靈的宗室一網打盡。
還有人說曾看到皇帝夜上煤山,對著那棵已經枯死的老槐樹行三拜九叩大禮。
正黃旗有兩個少年到皇城玩耍時,看到有個身穿黃色衣服卻沒有辮子的男人在癡癡看著紫禁城。
兩少年見此人衣飾奇怪,便問他在看什麽。
這個男人卻指著宮城告訴少年們:“這裏是我的家,我已經離開很久了,現在我想回家了。”
男人說完這句話後,兩少年就覺頭暈地旋,之後便昏迷倒地,不省人事。
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謠言層出不窮,一些膽小的旗人覺得滿城已經不安全,他們試圖到外城暫居,可把守滿城的步軍營卻說奉了什麽賈佳大人命令,說太後國喪期間旗人不得出城。
昨兒個,滿城出現多起被剪辮子事件。
有的是在路上被人強行剪了辮子,有的是被人直接衝進家裏按著剪了辮子。
那些剪人辮子的還說自己是奉旨辦事,可不管是步軍統領衙門還是軍機處,又或是六部,八旗都統衙門都說皇上沒有下過剪辮子的旨意。
然而一個事實卻是皇上的確剪了辮子。
軍機大臣,漢官袁守侗認為這是有人在借太後國喪妄圖生事,因此想請皇上下旨於城中戒嚴,如此就能讓妖人、歹人、別有居心的小人無法活動。
可軍機處其他幾位軍機大臣卻不同意這麽做,他們一致認為最近各種謠言紛起,若此時封城不但無助封禁謠言,反而會加劇恐慌,甚至鬧出難以控製的後果。
這個後果是什麽?
軍機大臣們其實心知肚明,但誰也不敢說出來。
為防止出意外,福隆安奏請皇帝將太後大斂提前兩日,屆時太後國喪一切儀式均在暢春園舉行,這樣步軍統領衙門就能騰出手來整治內城。
乾隆卻沒有同意,隻是讓福隆安做好本職,把侍衛處看管好。
看上去,這位皇帝似乎在等待什麽。
……
夜幕下,幾個黑影聚在了莊親王府不遠處的胡同裏,他們身後的小車上堆滿了火油。
同樣也有人出現在了顯親王、簡親王府、怡親王府等諸多親郡王府周邊。
皇城外圍,也有人在黑暗中潛藏。
午夜沒有鍾聲響起,卻有口號聲傳出。
兩黃旗、兩白旗、兩紅旗、兩藍旗……
滿城各處同時有人在放火,同時伴有“皇上有旨殺宗室!”的疾呼聲。
皇城外圍有人將火油罐砸在了宮牆之上,伴隨火起的卻是“殺乾隆,保大清!”的呼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