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要知道索倫勁旅在哪,怕是要問問睿親王。”

國防部長官伊大人有點夾槍帶棒。

顯然,國防部要算賬,就是大清最強的重裝合成旅哪去了?

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為大清風裏來雨裏去屢建奇功,每遇惡仗必當先的索倫勁旅,神奇的從國防部掌握的部隊序列中消失了!

眾所周知,索倫兵共有五營,一為布特哈打牲索倫營;二為呼倫貝爾索倫營;三為吉林索倫營;四為黑龍江索倫營;五為烏裏雅蘇台索倫營。

五營索倫兵從前多時有兩萬餘人,現在各營多者隻一千餘,少者七八百,總兵力僅五千人左右。

但這五千索倫兵於清軍的價值相當於五個101王牌空降師,往往三兩百索倫兵就能重創人數五倍乃至十餘倍於己的敵軍,因此常被用於大戰尖刀使用。

無論是對戰準噶爾蒙古騎兵,還是對戰羅刹人的火槍隊,亦或熱帶雨林中的緬甸象兵,還是回部的大小和卓,大小金川的番賊,都有索倫勁旅不畏生死奮勇衝鋒的身影。

黑水生兵控萬弦,穿熊殪虎勢無前。

一索當十滿,那可不是蓋的!

自和通泊之戰後,正是那索倫健兒為大清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半邊天!

索倫不至不可戰!

結果就是索倫雖每回都能大敗敵軍,卻也導致自身減員嚴重,短短數十年兵力便銳減為高峰時的四分之一。

人丁凋零,即將成為曆史的記載。

除這五營索倫外,當年為平定準噶爾叛亂,又曾從布特哈抽一千發往伊犁,此後陸續抽調,組建了伊犁索倫營,有索倫兵兩千餘,與當地滿兵一同成為西域駐防清軍的主力。

隻是伊犁索倫已被國防部定為駐防八旗,因此一般朝廷提到的索倫勁旅都是指關外五營。

前大清第一戰將海蘭察出身於黑龍江索倫,其南征北戰所統領的索倫兵主要來源於布特哈索倫、吉林索倫、黑龍江索倫。

最多時海蘭察麾下有索倫兵兩千人,不過大部分都戰死,隻數百人長期跟隨。

而這數百索倫兵在海蘭察英勇殉國後經係列操作,一部分成了賈六親軍,一部分在參將瑪達裏、新達蘇帶領下編入四川綠營成都、金川二鎮,且多擔任基層骨幹。

國防部質詢睿親王索倫下落,顯然不是指原先跟隨海蘭察的那些索倫兵哪去了,因為這些索倫兵在名冊上大多已經陣亡,或傷殘退出現役。

具體承辦人就是現任四川總督的博清額。

國防部問的是平定山東教亂時,朝廷特意從關外調來的黑龍江、烏裏雅蘇台這兩支索倫營下落。

當時這兩支索倫營是歸大學士舒赫德節製,可舒赫德意外去世後,兩支索倫營奇跡般的從國防部眼皮底子下沒了。

去哪了,大家心中有數。

兩營索倫健兒足有1600餘人,能頂兩萬滿洲八旗兵使。

因此,身為國防部長官,伊勒圖必須討回這兩支索倫營,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兵部侍郎富明安明白尚書大人意思,立即趁熱打鐵道:“皇上,據臣所知,前番陸續調入關內的索倫勁旅現都在睿親王帳下,臣請睿親王將這些索倫兵交還兵部,爾後由朝廷派一大將統領索倫南下。”

圖窮匕現,這是要搶睿親王的心頭肉啊。

賬麵上,賈六在直隸擁有近兩萬兵馬,六鎮新兵也正在招募,但是憑良心講,真遇上事了,能為他賈大人起一錘定音的還是麾下這兩千餘索倫兵。

就是真正能打的就這兩千多索倫,其他部隊打打自己人還好,拉出去打番賊最多平手。

所以,他要是把索倫交還出去,就等於自己斬自己一刀,三昧真火去了兩昧。

不可能交的!

問題這是在公開場合,國防部的要求符合程序,他這個睿親王霸著朝廷的軍隊充為私軍,怎麽也說不過去。

本能瞥了一眼老富,沒其它原因,索倫兵歸還朝廷利在老富而矣。

國防部是老富的地盤,索倫兵歸了國防部就等於歸了老富。

陽謀啊,老富也進步了。

老富也注意到了六子賢弟不懷好意的一瞥,微一思索,嘴角咧了咧,突然向前兩步,擲地有聲道:

“臣以為睿親王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正直無私,義無隱情,體國忠貞,乃當世諸王戰功最赫者!故臣以為可由睿親王掛帥領索倫健兒南征,為我大清**平反賊,還宇內太平!”

此話一說,唰唰幾百道眼光集體投向了一臉錯愕的睿親王。

賈六大怒:你們又他媽的看我幹什麽!大清除了我就沒能打的嗎!難道愛新覺羅就剩我一個了嗎!

本能就要拒絕,因為他腿腳有病,不能騎馬。

正要開口婉拒,老富那邊搞起氣氛組來了。

“是誰於亂軍之中誓要殺身成仁!”

“是睿親王!”

“是誰率健兒勇攀色當大碉!”

“是睿親王!”

“是誰倡我八旗武道,領我八旗兒郎重振雄風!”

“是睿親王!”

“是誰在運河畔披甲執銳,先登堅城!”

“是睿親王!”

“……”

軍機老富和兵部小富在那一唱一和,把賈六聽得嘴都合不攏了:這場景好熟悉。

“三省糜爛,非親王出征不得挽回,也唯親王出征才能振奮前線將士,使賊人聞風喪膽!”

判明連襟是真心借此弄走鬼子六的伊勒圖大喜。

“睿親王不出,天下不寧!”

奎尼振臂呼了一下,發現王爺臉色不太好看,趕緊閉口不語。

老富更進一步,直接跪在玉階之下:“皇上,臣以為可授睿親王為定西大將軍節製諸軍,即日出京奔赴湖廣!”

“不!”

玉階上的乾隆聽了老富這個提議,竟是隆重走下玉階對百官道:“睿親王確係宗室良將,素有帶兵才能,他若掛帥出征,朕可高枕無憂矣。”

言罷,麵容一肅,當場頒詔:“傳朕旨意,著睿親王為撫遠大將軍,為朕的大將軍王,出征之時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在京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俱送大將軍王出征!

……大將軍王於軍前掌生殺重任,軍務大小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朕當麵訓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