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就是梁山強人的故事。

永珹在睡夢中忽然被人用水潑醒,繼而發現自己的脖子被一柄鐵叉給頂住,根本動彈不得。

視線內,善良的山民王三化身為了黑金鋼,端著油燈的王三婆娘則變成了母夜叉。

老丈人和大舅子一如黑風雙煞般,直勾勾打量著細皮嫩肉的永珹。

本能的,永珹就求饒,無外乎戲台上好漢饒命之類的哀求詞,並說自個身上有一枚價值千金的玉佩,隻要好漢放他一馬,這枚玉佩就歸好漢們了。

奈何好漢們將玉佩搜出卻不饒他,反而用麻繩將他結結實實捆上。

為了讓好漢們相信自己不是什麽漢奸,永珹又咬牙說自己身上還藏了可以證明他身份的紅頭文件。

結果文件是搜出來了,未想眾好漢大字不識一個,拿著文件在那研究半天,還是決定把這狗漢奸送到官府去。

這可把永珹急壞了,當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

天未大亮,好漢們就合力將永珹用扁擔挑往山下的王保長家。

為何要用扁擔挑?

卻是這姓陳的漢奸竟然想反抗逃跑,結果被王三他大舅哥一棍敲暈了。

沒辦法,隻能擔下山了。

由於賞金的**,一幫人精神頭子很足。

倒是對那枚狗漢奸所說價值千金的玉佩不看重,因為玉這東西就是糊弄人的玩意,值不值錢壓根沒底。

半道永珹醒了,是被晃醒的。

待發現自己雙手雙腳被綁在扁擔上,那真是魂飛魄散,哭嚎著哀求一眾強人饒他一命放他走。

“放你走?呸,狗漢奸!你想的美!”

王三他老丈人林大提起叉子就朝永珹屁股戳去,疼得永珹“唉呀”一聲再也不敢出聲。

好在林大勁道也不大,要不然指定給四阿哥戳出兩洞來。

這幫人為何非要把永珹抬山下去?

原因是他們認定大清四阿哥就是官府榜文中說的漢人奸賊,所以必須交給官府處置,這樣不僅能得官府表彰,還能領取賞金。

對漢奸,好漢們是恨之入骨的!

因為那幫子漢奸好端端的大清良民不做,一天到晚地不種、工不打,成天不務正業鼓動百姓造朝廷反,割什麽辮子,搞什麽反清複明,到頭了還不是苦了安份守己的百姓。

前一陣那勞什子興漢軍打過來的時候,雞啊鴨啊的沒少搶,周邊哪個鎮子沒叫那幫漢奸兵禍禍過。

那漢奸兵還強迫百姓割辮子,說不割辮子就是漢奸,抓住就要殺頭,把個百姓折騰的夠嗆。

為了保住辮子,為了不被朝廷當作漢人奸賊,王三和老丈人一合計,兩家就跑山上搭棚子住了。

還好,那興漢軍沒多久就被官軍打退了。

可正準備下山時,外麵又打起來了。

聽山下的王保長說,這回是偽軍和叛軍在打。

哪個是偽軍,哪個是叛軍,王保長也弄不明白。

反正他聽縣裏的。

縣裏聽誰的,就不是他能關心的了。

無奈,王三他們隻得繼續在山上住,打算仗打完再下山。

未想,倒是逮到了個狗漢奸。

算是個意外之喜。

王三婆娘孫氏卻有疑惑,就是為何這姓陳的漢奸說的不是河南那邊的話,也不是湖北這邊的話,口音聽著蠻怪的,嘴裏跟含了個蛋似的怪別扭。

王三對此解釋是漢人奸賊都是打四川那邊跑過來的,所以這狗漢奸說的可能是四川那邊的話。

到底是不是呢?

誰知道呢。

……

天亮之後,宋國忠組織的搜山隊再次展開拉網式搜索。

這次找了附近山民做向導,不出意外的話,太陽落山前肯定能把陳永珹找出來。

此時戰事已經基本結束,各部統計戰果上報稱斃敵偽內務府包衣營1300餘,餘眾2000餘在參領鄭奎一帶領下投降。

據鄭奎一交待,指揮包衣營的護軍統領巴達瑪昨日身受重創,不治身亡。

另斃敵偽圓明園護軍1600餘,餘眾或降或俘。

圓明園護軍統領、協辦大學士鈕倫保下落不明,已著各關卡嚴密布查,據俘虜說鈕倫保可能受了傷,因此也走不遠。

戰利品方麵,計繳獲各式長短槍支2500餘杆,戰馬360餘匹,各式兵器、輜重若幹。

大小官印就繳了三百多顆。

其中就有偽軍頭目陳永珹的履親王大印。

河口方麵也傳來捷報,新軍第一鎮不辱使命,成功攻占河口,並擊斃偽副都統達海以下800餘,餘眾皆降。

第一鎮統製張大彪已使人往黃安、桃花等處勸降。

永珹留在這些地方的部隊都是老弱病殘,根本不可能與大軍為敵。

賈六讓張大彪全權處置,但有一點必須確保。

那就是務必要解救出被囚在桃花鎮的湖廣綠營中高層將領。

人一旦救出,就立即送來行轅。

此外,有件事比較重要。

那就是火器營統領伊爾登在率部清理戰場時,於偽頭目陳永珹的行轅發現大量湖北各地官員與陳永珹的密信。

大概有一百多封,這表明皇帝陛下控製區內有一百多官員充當了投機份子,如果此仗皇帝陛下戰敗,那這些人定然會就此背叛皇帝陛下。

現在這些信就擺在賈六麵前。

每封信背後都代表一個投機官員,每個投機官員背後同樣站著一個勢力集團。

人數約占湖北清軍實際控製區內,官員總數的三分之一了。

性質相當嚴重。

賈六不由眉頭皺了起來。

正猶豫是不是拆開看看時,栓柱指揮人將一個火爐抬到了少爺麵前。

“嗯?”

賈六不解。

栓柱忙道:“少爺,此正是收買人心……不對,此正是安撫人心的大好機會,隻要少爺當眾燒毀這些密信,那些投機份子以後必定會為少爺所用。”

阿主任讚同這個做法,並道:“此曹操故智也。”

喔?

聽他們這麽一說,賈六頓時想起來了,好像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大戰時,就有不少曹營官員私下和袁紹暗通,但曹操卻命人將這些信件當場焚燒,此後,曹營內部再也沒有三心兩意之徒。

此事也成為曹操胸懷和謀略的一個典型案例。

“燒吧,少爺!”

“燒吧,皇上!”

“……”

隨行官員態度出奇一致,都希望皇帝陛下能夠效仿魏武帝,從而盡收人心。

“燒?”

賈六目光滿是狐疑的掃視了眾人,問出一個比較誅心的問題:“你們這麽起勁勸朕燒毀這些密信,莫非你們當中有人和永珹有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