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笑得這麽邪惡,是不是又想到了什麽整人的事情?”

瞧見秦牧嘴角之上的淡淡笑容,還有些詭異和邪惡,李秀寧黛眉微微皺了一下,頗為好奇的問道。

“有嗎?沒有吧。”

秦牧笑著輕輕搖了搖頭,這種事情隻有藏在心裏那才叫過癮呢。

能夠看著李秀寧如此開心,他還是頗為有成就感的。

隻不過,他忽然之間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食邑三千,但是具體在什麽地方,好像李世民還沒有告訴他。

上次抽獎的時候,他還得到了高產紅薯和玉米種子,這些東西必須盡快種植下去。

“對了,秀寧,皇帝不是封給我了食邑三千嗎?”

“我那食邑在什麽地方?我還從來就沒有去過呢。”

“要是不遠的話,趁著今天還有時間,你帶我過去如何?”

秦牧一想到這個問題,連忙向李秀寧詢問了起來,這是大事情必須盡快辦。

畢竟,現在還處於夏季,能夠早點種出糧食,那也是相當不錯的事情。

他記得不錯的話,山東大旱,算算時間也快到了。

有了玉米和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他定然能夠為百姓們再做點事情。

“食邑,你那聖旨上不是寫了嗎?你去拿來自己看看,如果再不懂的話,我再教你。”

李秀寧的纖纖玉手緊緊握著秦牧的手,淡淡的說道。

忽然之間,她感覺秦牧的思維跳躍簡直太大了,她都跟不上趟了。

前一秒還在說,關於李承乾造反的時候,下一秒就關心其食邑封地的事情。

當然了,李秀寧絕對不會認為秦牧是無的放矢,就是隨便說說而已的。

秦牧起身就去將聖旨給拿了出來,攤開來仔細瞅了兩眼,還真是給他看出了名堂。

那上麵寫著梁州。

這地方,可不就是曾經漢高祖呆過的地方南鄭嘛。

真正是一塊風水寶地,與長安隔著秦嶺,就算他在那裏搞個大的,成天讓趙士禎搞炸藥,天天爆轟都沒有問題。

上次,他好像還抽到了一份梁州地區的礦脈圖。

“梁州,還真是一個風水寶地,看來咱們的陛下還是非常看重我的嘛。”

將聖旨收了起來,秦牧非常臭屁的說道。

隻不過,他是真的非常高興,食邑三千,基本上相當於將整個梁州都包括了進去。

禮部還是有梁州地區的戶數名冊的,一共是三千五百五十戶。

“對了,你突然提起食邑在什麽地方,你是不是想要過去看看?”

“我倒是知道有一條路穿越大山,直達梁州,快馬的話,隻需要三日便是可以抵達。”

李秀寧略微沉吟,便是緩緩的說道,她已經從秦牧的眼中讀懂了一些信息。

“嗯,等忙完了這段時間,就去一趟梁州。”

“有些事情,還真是需要盡快辦理,要不然的話,還真是非常麻煩的。”

“到時候,你就跟我一起過去吧。”

秦牧點點頭,便是做出了安排,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科舉,還是武舉,亦或者是與世家大族之間的鬥智鬥勇,都需要他的精力去應對。

都是李世民那個家夥,偏偏要給他一個什麽禮部侍郎的官職坐坐,搞得他都不能夠悠閑的當個吃軟飯的駙馬都尉。

“夫君,你要是事情緊急的話,可以交給我去做。”

“昨天太醫說,我的胎位很正,隻要不劇烈的顛簸,是沒有問題的。”

李秀寧柔聲說道,她是真的很想要為秦牧分擔一下事情,看著自己的小男人如此的忙碌,搞得比大人還要忙的樣子,她是有些於心不忍。

“那還是算了吧,你要是萬一在路上,不……還是算了,等幾日,我將手頭上的工作安排好了,再抽個時間過去一趟。”

秦牧略微想了想之後,時間上還是比較充裕的。

當然了,這事情不能夠拖延,必須盡快處理完。

“哎,夫君啊,你這麽忙碌,你受得了嗎?”

李秀寧滿臉盡是擔憂的望著秦牧,成日就看到秦牧在忙碌,而她卻十分的悠閑。

兩相對比之下,她更加的覺得秦牧是個辛勞之人。

“瞧你這話說的,什麽叫我受得了?難道我沒有讓你滿足嗎?”

秦牧的手又開始不空閑了,輕柔的撫摸著李秀寧的玉臉,忍不住調侃了一句道。

“你討厭,我說的是你忙,而不是你其他的……啊,這是大白天,你幹什麽?”

正說著話呢,李秀寧忽然感覺到自己身體一輕,緊接著就發現她整個人就已經落入了秦牧的魔抓當中。

翌日,剛到禮部上班不久,李靖就派人了過來,請他去校場看看武舉進行的怎麽樣了,順便還給他指導指導。

見到沒有什麽其他事情,秦牧索性就將手頭上工作處理了之後,便是出了禮部衙門,騎上了高頭大馬徑直向兵部大校場行了過去。

一盞茶後,秦牧就抵達了大校場。

將高頭大馬交給了馬夫,他便是來到了高台之上。

“秦老弟,你可算來了,你來看看,我這武舉的科目設置得如何?”

“騎射、步射、馬槍、摔跤等這些都是軍中實戰的動作。”

看到秦牧過來,李靖立即就起身迎了上去,將他拽到了身邊坐下來。

“增加一個舉重項目吧,更加能夠反應一個人臂力和爆發力。”

“對了,不管是騎射,還是步射,射程都必須增加到一百二十步。”

“上次陛下還在說,胡人從小就在草原之上長大,拉弓射箭輕易就能夠達到一百五十步,邊關之所以陷落的那麽快,跟他們弓射水平是有著莫大關係的。”

“既然是武舉,那就選出一些武藝高強之人,至於那些武藝一般的人,就作為第二批,反正起步至少一百步。”

接過表格看了看,秦牧自然也就不會跟李靖客氣,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既然是選擇出合格的軍事人才,那就必須嚴格要求。

冷兵器時代,弓箭給人帶來的是遠程射殺,自然是射程越遠越好了。

大唐士兵之所以幹不贏突厥人,很大程度之上,輸就輸在這弓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