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知道,如今自己經商那是順風順水,幾乎是沒有對手的存在,更是日進鬥金。

享受著這麽多金錢時,難道別人還不能夠罵幾句嗎?

就像那些世家大族,還有門閥,哪一個不是成天挨罵啊?

他們不也一樣過日子嗎?

秦牧可是非常清楚,這種事情嘛,不可避免。

走入朝堂之中,文武官員分班站立,直接就對著李世民拱手行禮,呼喊著拜見陛下的口號。

坐在龍椅之上,李世民的目光朝大殿內的眾人掃視了一眼,好了一口參湯濕 潤了一下喉嚨。

“諸位愛卿,有什麽要匯報給朕的嗎?”

李世民的聲音十分洪亮,立即便是在大殿之內回**了起來。

朝中每個人都是神情肅然,一本正經的樣子。

作為百官之首,長孫無忌率先站了出來,將南方水災的事情講述了一遍,雖然調派了官員和軍隊進行救災,但是嘛,還是力量不夠。

如今也已經到了開倉賑災的時候了,但是還有些地方官員不作為,屍位素餐。

不過,他已經責令懲處了。

接下來,就是杜如晦匯報邊關的情況。

經曆了一場對突厥的大戰之後,如今的邊關也是少有的安定局麵。

杜如晦順便還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馬屁,給李世民高興的不行。

但是隻有秦牧知道,在這平靜的表麵之下,早就已經暗潮湧動了。

特別是營州地界,柴紹不僅僅隻是抓住了兵權,還跟高句麗,室韋契丹等進行勾結,上躥下跳,正準備著搞事情呢。

要不然的話,秦牧也不會加緊備戰了。

昨天傳回來的消息,梁州的第一批紅薯已經出來了,並且產量十分的大,直接將當地百姓們,還有官員們統統都給震驚了。

“陛下,大唐日報上說,山東不少地方都已經持續一個月沒有下雨了,隻怕照此下去的話,山東今年恐怕要大旱了。”

“昨天從山東傳回來的消息上,也是這麽說,諸多縣城,還有州府都無法展開春耕。”

“是否進行賑濟,還請陛下定奪。”

戶部尚書戴胄站了出來,直接向李世民匯報了起來。

如今的大唐日報上的民生板塊,都是戴胄重點關注的內容,那上麵的內容,他每一次都會派人去當地實地考察。

結果就是報紙上的內容,竟然全部都是特麽的真實發生的。

比對的結果,令他大為驚駭。

對秦牧,簡直就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他自然是清楚,有了大唐日報,他就能夠將視野擴展到整個大唐,關鍵是他還坐在京城內,根本就不需要出去考察。

正因為如此,戴胄訂閱大唐日報那是最為積極的,甚至在戶部衙門裏專門搞了一個主簿負責收集報紙上的民生內容板塊,並且將之製作成了小冊子,以便他隨時查閱。

其實,有的時候,他都不清楚秦牧是怎麽知道大唐那麽多事情的。

又是怎麽那麽快?

將收集到了的信息匯聚到京城的報社來。

戴胄其實私底下裏調查過報社,好像秦牧創立了一個什麽叫記者的東西。

難道這個記者就這麽厲害嗎?

“陛下,關內道氣候有些反常,隻怕也會發生大旱,還請陛下定奪。”

這是欽天監的官員站了出來,也是因為大唐日報,還有民生日報當中記載著關於關內道氣候變化的內容,他才意識到了有問題。

於是乎,他便是組織欽天監的那幫官員們對關內道進行了全麵的考察,結果發現竟然是特麽的真實的。

這個發現,直接將他這個欽天監的老大都給搞震驚了。

這尼瑪,欽天監的功能還不如大唐報社。

這要是被皇帝知道了,那還不抽他的板子啊?

“咳咳。”

聽到不少官員的匯報,李世民直接被搞得哭笑不得了。

他哪兒不知道這些家夥匯報的內容,統統都來自於大唐日報,還有民生日報啊。

那上麵的內容,他每天辦公之前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無舌讀報。

“諸位愛卿,你們說的事情,都是報紙上反應出來的,朕已經知曉了。”

“不過,你們就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嗎?報紙上的內容的真假,你們都能夠判斷的出來嗎?”

李世民都有些不悅了,這些個官員們,簡直就是可惡,竟然偷懶到了這種地步來了。

直接拿報紙上的內容說事情。

“陛下,報紙上的內容,微臣確實派人去了當地考察,匯報上來的內容與報紙上反應的內容,完全一致。”

“另外,我們自己收集到了的信息,重要性完全跟報紙上的沒法比。”

“陛下,並非臣等偷懶啊。”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一眾官員直接就跪了下來,苦笑著辯解了起來。

他們能夠有什麽辦法,不管是大唐日報,還是民生日報,上麵的新聞報道,完全就是特麽的寫實好不好。

聽到這番辯解的話,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世民那是哭笑不得,忍不住就朝秦牧看了過去。

心中就開始嘀咕了,秦牧這個家夥到底是怎麽辦到的?

兩份報紙,包羅萬象,卻是將大唐各地最為重要的事情,全部給囊括其中。

“陛下,微臣創辦報紙,就是要如實反應大唐的風土人情,還有各地的真實情況。”

“自然是不會有任何作假的,否則的話,一旦被發現,那名記者是要受到最為嚴厲的懲處。”

這個時候,秦牧就不得不站出來了,直接向李世民匯報了起來。

兩份報紙上的內容,就是要將大唐的事情,如實反應出來,管中窺豹。

“護國公說的好。”

“不過朕想要告訴諸位愛卿們,你們是官員,切莫搞得信息閉塞,還不如一份報紙反應出來的內容詳實。”

“朝廷是不養閑人的。”

“好了,愛卿們反應的問題,朕都準了。”

見到秦牧都這麽說了,李世民也不好繼續揪著不放,他還是相信自己麾下的這些官員們是會身體力行的。

“是,陛下,臣等謹記教誨。”

“定當竭盡權力為百姓們辦事,為朝廷盡忠。”

一眾文官們,如蒙大赦,頓時就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