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成為李秀寧的貼身女侍武藝自然不低。
加之心中明白李秀寧的情緒。
手中佩劍遊龍鳳舞,相當寫意。
而李秀寧心緒不穩,招式突出一個急躁功利。
明顯是想要以力道擊敗對方。
麵對李秀寧發泄式的攻擊,女侍利用技巧精妙化解。
同時又占據主動權,把李秀寧帶入自己的節奏中。
很快李秀寧的招式漸漸緩和下來。
她整個人也隨之變得平和。
“是我輸了,免除對你的懲戒。”
李秀寧心緒平定之後,免除了對女侍的懲戒。
此時在看向自己佩劍。
隻見佩劍上赫然已經有些卷刃。
看著手中卷刃的佩劍。
李秀寧深吸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日後不可找如此急躁。
周圍的手下見狀自覺上前取過劉秀寧的佩劍,準備送去修理一番。
李秀寧則帶著幾個隨從大步走出府邸。
如今的長安城中大街小巷都在議論秦牧的情況。
“聽我跟你講,這秦駙馬此番隻怕是凶多吉少!”
“胡扯!秦將軍渭水之戰、夜襲頡利和定襄之戰,三戰三捷二十萬突厥大軍被殲,怎麽可能會全軍覆沒?”
此言當即得到不少百姓的支持。
一旁的李秀寧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點頭。
接著又有百姓附和道:“就是,就是,秦將軍驍勇無比,突厥聞風喪膽,怎麽可能全軍覆沒?”
李秀寧聞言臉上露出笑意,仿佛被誇獎的人是她一樣。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搖搖頭說道:“真的嗎?我不信!畢竟現在都沒有他的消息,也許...”
一旁的李秀寧頓時眉頭緊皺,心中本能想要駁斥他。
但又在瞬間反應過來自己沒有必要和百姓斤斤計較。
百姓說什麽,又不能影響到千裏之外的秦牧。
自己何必為了此事生氣。
就在李秀寧在長安城中散心時。長孫無忌正看著眼前遞上來的各種奏章。
其中除了各地送上來的奏報外,便都是有關秦牧和突厥的奏章。
長孫無忌看著這些奏章上書的內容。
眼中流露出一絲陰冷。
看來這些人是真地想死。
膽敢放出流言讓李世民交代給自己的封口之事破產。
既然你們大膽妄為,就別怪自己重拳出擊。
長孫無忌命令手下快速整理完當前的奏章。
將上書提議與突厥議和的人和上書讓李靖和程咬金快些撤退的人整理出一份名單。
接著長孫無忌親自出馬,拿著李世民賜下的魚符調動金吾衛。
原本正在街上議論秦牧的百姓看到大批金吾衛出動。
心中惶恐萬分,也不敢再街上停留,紛紛四散逃開。
街上的李秀寧看到這一幕不禁有些好奇。
在街道上注視著金吾衛呼嘯而過。
不久之後,金吾衛便押著數人向皇城走去。
頓時有引起了百姓們的圍觀。
方才四散而逃的百姓在確認金吾衛不是衝著自己而來後。
又再次聚集起來開始圍觀被金吾衛押著的人。
“這被押之人不是左驍衛府的崔參軍嗎?”
圍觀的百姓中很快就認出了被押著的幾人。
眼看街道旁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
金吾衛街使命令手下驅散圍觀的百姓,防止出現意外。
但是金吾衛街使卻無意中發現了李秀寧在人群之中。
於是連忙翻身下馬,一個健步半跪在李秀寧的麵前。
“屬下講過公主,當年屬下隨公主攻入長安,立下戰功,還是公主親自提拔屬下為旅帥!”
李秀寧聞言輕笑一聲,看著麵前金吾衛街使問道:“這些被押解的人是我大唐官員吧?這是皇兄的命令?”
金吾衛街使點點頭起身拱手說道:“公主,屬下對此事知之甚少,隻知道是陛下的旨意。”
“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
李秀寧聞言點點頭沒有為難金吾衛街使,而是對身後的隨從伸手取出一吊開元通寶。
“爾等奉旨拿人辛苦了,交令後帶著弟兄們去喝個酒!”
金吾衛街使拱手謝過李秀寧雙手接過一吊銅錢,恭敬地轉身離開。
“弟兄們,快些押解他們交令!”
得了李秀寧的賞賜,金吾衛們也不再驅散百姓。
而是加快腳步通過街道。
目送金吾衛押解數人離去,李秀寧察覺到這背後是皇兄李世民的謀劃。
結合長安城中忽然傳出有關秦牧的流言。
李秀寧推測這是李世民的雷霆之怒。
而此事斷然不會就此了解。
也許李世民正在醞釀著一場大清洗。
就在李秀寧思索間,猛地發現周圍的百姓都恭敬地看著自己。
李秀寧這才反應過來。
於是環視周圍對自己畢恭畢敬的百姓,輕笑一聲示意隨從離開此地。
此時她的隨從開口說道:“你們口中的秦駙馬、秦將軍,便是我們公主的...”
嗯!?
李秀寧看向自己隨從。
被李秀寧注視的隨從見狀馬上閉上嘴。
周圍的百姓恍然大悟,方才幾個說秦牧凶多吉少的百姓連忙跪在地上掌嘴賠罪。
李秀寧見狀輕笑一聲說道:“秦牧如今在千裏之外,我們不論說什麽做什麽都很難影響到他,你們不必向我賠罪,我隻需你們記得渭水之戰,是誰解除了長安的危急!”
言畢李秀寧揮手帶著仆從離開。
周圍百姓見狀當即唾罵起之前這幾個說秦牧凶多吉少的人。
卻絲毫不在乎方才他們中的不少人也是跟著這幾個人隨聲附和!
皇城之中,長孫無忌手持一份名冊快步走到武德殿中。
李世民聽到動靜抬頭看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將手中名冊遞給李世民。
“陛下這是此次抓捕控製起來的文武名單。”
李世民將名單接過,掃過一眼之後,將名冊放在桌案上。
長孫無忌見狀謹慎地出言問道:“陛下,這些人要如何處置?”
李世民起身走到長孫無忌身旁說道:“全部關起來,等到有了秦牧的消息再處置!”
“在牢獄中一日三餐無需克扣,可稍加優待!”
聽到李世民的命令,長孫無忌點點頭快步離開。
而此時又兩封書信才剛剛從定襄城送出,目的地卻都是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