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秦牧已經跟著那名太監來到了皇宮。
在進入皇宮之前,秦牧看著那名太監問道:“你知道皇上找我有什麽事嗎?怎麽會這麽的著急?”
那名太監聽完之後,搖了搖頭,說道:“皇上找您有什麽事情,這個小臣無法過問,皇上也不可能告訴我。隻是讓我來通知您到皇宮去找他。”
秦牧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那我現在就去找皇上,看陛下有什麽著急的事情。”
那名太監帶領著秦牧快速走進了皇宮,皇上正坐在那裏等待著秦牧的到來。
李世民看到秦牧進入了皇宮,便馬上起身迎接他。
秦牧看到李世民如此的激動,立馬跪了下去。
但秦牧還沒有說出給皇上請安的那句話,就聽見皇帝說道:“駙馬就不必行那個禮儀了,駙馬先起來吧。”
秦牧聽完之後,站起身麵對著皇帝說道:“謝皇帝恩寵。”
要知道,隻有皇帝特別親近的人才能夠不用說出那句禮儀的話,看來這個樣子,皇帝就已經把秦牧當作自己特別親近的人了。
李世民繼續說道:“駙馬申請稍等一會,等拓將軍來了之後我們再詳談。”
秦牧聽到拓將軍也要來到這裏,心裏不禁產生了一絲懷疑。
他還在懷疑是不是李世民已經知道了自己受傷的事情,就要找拓將軍問清楚這件事。
他心想,如果真的是因為這件事情的話,秦牧肯定會幫拓將軍解釋清楚,不能讓拓香君因為自己受傷而被皇帝訓斥。
畢竟,拓將軍已經是盡心盡力的在保護自己了,秦牧自己也難免會受到傷害。
秦牧說道:“那小臣就在此等候拓將軍的到來。”
他說完之後,就在身邊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來,耐心的等待著拓將軍。
半個時辰之後,拓將軍便慌忙地來到了皇宮,此時的他並沒有發現秦牧也正在皇宮中。
拓將軍跟皇帝行過禮之後,就問道:“皇上此次找小臣有什麽要緊的事?”
皇帝聽完之後,看向坐在一旁的秦牧,秦牧也識顏色的從旁邊站了起來。
拓將軍隨著李世民的眼神向旁邊看去,他看到秦牧也在皇宮的時候臉上不禁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他慶幸如果皇帝要問自己秦牧如何受傷的話,秦牧一定會幫助自己解釋的。
皇帝看著站在下麵的二人說道:“你們此次前往隱龍山是不是遇到了什麽麻煩,我此次找你們就是要詢問你們,感覺襲擊你們的到底是誰。”
秦牧和拓將軍二人聽見皇帝問的事情並不是秦牧受傷的事,內心便鬆了一口氣。
秦牧走上前去說道:“臣隻是一個猜想,我覺得很有可能是關隴門閥派來的人進行襲擊。
畢竟也隻有關隴門閥跟我有仇,他們肯定不想讓我得到神麥。”
皇帝聽完秦牧說的話之後,說道:“朕跟駙馬的想法是一樣的,不過我一直在好奇的是,關隴門閥為什麽要置之駙馬於死地,並且還三番兩次的對駙馬發起偷襲。”
秦牧和拓將軍聽到皇帝的話之後,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不知道皇帝是如何了解他們,受到了兩次的偷襲。
李世民也知道他們二人的想法,就解釋道:“朕在你們出發之後,就秘密派了幾個人跟蹤你們,並且讓他們把你們行程中遇到的事情告訴朕。”
這句話讓秦牧和拓將軍恍然大悟,拓將軍對這件事情更有感悟。
因為拓將軍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總是感覺有人在跟蹤自己,但是他根本無法發現對方的蹤影。
這也正是拓將軍在隊伍行進過程中容易分神的原因。
秦牧恭敬地說道:“多謝皇上如此用心。”
秦牧嘴上雖然這樣說,但內心裏還是對皇上這樣的做法有一絲絲的反感,他不敢相信皇上居然派人跟蹤他們。
但他並不敢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畢竟他麵對的是皇帝。
很快他內心的想法就消除了,因為他也知道皇帝這麽做的原因是擔心他們,也不想讓他們因為去隱龍山尋找神麥受到傷害。
就在這時,李世民突然發現秦牧的手臂上有一道三公分長的刀疤。
李世民看著秦牧直接問道:“駙馬,你手臂上的傷是怎麽回事,難道拓將軍沒有保護好你。”
聽到李世民提到了傷疤的事,拓將軍臉上產生了一絲絲的慌張。
他不知道該怎樣跟皇帝解釋,如果讓皇帝知道是因為自己的保護不當而讓秦牧受傷,皇上一定不會饒了他的。
但站在一旁的秦牧看了拓將軍一眼,便說道:“陛下多慮了,我這個傷疤是因為在麥地收集神麥種子的時候不小心被麥葉給刮傷了。”
皇帝聽完他的話之後,臉上產生了一絲懷疑說道:“是嗎?我怎麽覺得這個傷疤像是被刀砍出來的。”
秦牧繼續解釋道:“我說的都是真的,就憑借拓將軍的實力,怎麽可能讓我受到刀傷,這個傷疤真的是因為我下地收集種子的時候不小心受傷的,並且麥葉的鋒利程度想必皇上心裏也十分的清楚。”
皇上聽完秦牧的解釋,仔細的想了想,說道:“那駙馬既然都這麽說,我就暫且相信你們,畢竟這也不是什麽人命關天的傷害。”
聽到皇上不再追究此事,拓將軍心裏十分感激秦牧。
他十分感謝秦牧能夠做出這樣的解釋,讓皇帝不在懷疑這件傷疤的事情。
秦牧也看上了拓將軍,就眼神告訴他這件事情就這麽算。
畢竟這真的不是什麽人命關天的傷,並且哪個人身上沒有多多少少的傷疤。
既然秦牧手臂上傷疤的事情就這麽結束了,她和拓將軍也就不必再擔心這件事情會被皇帝質問下去。
到那時,他們就不得不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但同時他們也難免會犯欺君之罪。
皇上和她們二人繼續討論了一下偷襲他們人的事情,並且他們三人做下決定,要在暗中觀察關隴門閥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