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受李世民之托,往關隴一代找那些世家大戶聚斂一些錢財,用作軍費。

雖然算是皇差,但秦牧怎麽想都怎麽覺得,自己這做法跟敲詐沒什麽兩樣。

而且這倒黴的主意還是自己出的。真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自嘲歸自嘲,秦牧還是欣然接受了這個差事。他回宮跟公主、李淵和長孫無垢等人告了別,便出宮來到自己的酒樓。

秦牧吩咐趙公子和琳琅留下看管酒樓,有關裝修采辦的事務,可由他們做主,如今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張,但也不能荒廢著。

先做一些小買賣,等秦牧從關隴地區回來,在張羅正式開張的事情。

而秦牧則帶上阿楠踏上了趕往關隴地區的路途。

卻說這關隴一帶,興起與南北朝的北魏時期。

那時這裏是邊城所在,北魏拓跋氏把大量的精兵強將派往這裏,給的軍餉也是及其豐厚的。

漸漸的在關隴形成了,六大兵鎮,後來北魏南下,掌控了如今大唐境內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對六大兵鎮的軍餉便少了許多。

可那時候的六鎮兵馬已經獨立成一體,同氣連枝,見朝廷如此不重視自己,便與之對抗。

這樣就造成了強大的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

而西魏的皇帝就出自隴右六鎮之中,到了後來更不得了。

不僅僅是西魏的皇帝,後來取代西魏的北周,隋朝的皇帝楊家,大唐的皇帝李家,都是出自這隴右六鎮。

可一旦當了皇帝,看到邊關有這麽一個龐然大物就不太高興了。

李世民心裏清楚,自己的家族就是從那裏走出來的,前麵三朝的皇帝也是從哪裏出來的。

搞不好那裏會再出一個什麽朝代的皇帝,威脅他們李家的統治。

所以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削減他們的勢力。

卻說秦牧帶著阿楠一路風餐露宿,不幾日便到了清河一代。

阿楠找出地圖,對秦牧道:“大人,清河一代是清河崔氏的地盤。”

接著阿楠便喋喋不休的將其了清河崔氏的曆史。

原來這清河崔氏在東周時期便已經是鼎鼎大名,他們的祖先叫崔抒做過齊國的正卿,到了東漢時期,就已經發展成為名門望族。

這些秦牧倒是不知道,但他也知道一些阿楠不知道的。

那就是這個清河崔氏啊,在大唐一代出過23個宰相,唐人自己修《氏族誌》把清河崔氏定為第一。

秦牧一直覺得這個修書的肯定跟清河崔氏有仇。

因為各地大族,除了清河崔氏還有皇家的李氏、獨孤皇後的獨孤氏。

這修書的家夥居然直接越過這兩個氏族,把清河崔氏定為天下第一,這不是嫌他們死的不夠快嗎?

當時的皇帝唐文宗看了果然大怒,強行把自己李家氏族改為第一,皇後獨孤氏族改為第二,清河崔氏做了第三。

原本地位僅在皇族之下,就已經很敏 感了,還放在皇族之上。

也是當初的唐文宗比較文弱,沒找他們算賬。

不過這是後世之事,如今要是讓李世民知道了,不把清河崔氏給平了才怪。

卻說秦牧和阿楠兩人,找到清河崔氏的府邸所在,秦牧將自己的名帖交給了門房。

那門房聽說秦牧是當今駙馬,隻是輕飄飄的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遞給他一個錦袋,揮揮手把他打發出去了。

秦牧出了門房,跟阿楠找了家客店住下,抖開那個錦袋,發現裏麵是十枚銅錢,還有一張寫著清河崔氏的木牌。

“這是什麽意思?”

秦牧有點兒搞不懂這個操作。

阿楠苦笑道:“人家這是把咱們當打秋風的打發了。”

秦牧恍然大悟,清河崔氏這等響當當的名聲,肯定有很多人來套近乎,崔氏也不把客人杜絕在家門之外,每一個來客都給發十個銅錢當路費給打發走。

“哼,明知我是當朝駙馬還這麽做,真是忤逆至極!”

阿楠苦笑道:“大人,您的名聲在長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這裏是關隴清河啊!”

秦牧道:“我既然來了,便要讓他們都知道我的大名。”

既然已經遞過了名帖,兩人便在客店之中等著清河崔氏的老家主通傳會見。

沒想到一連等了三天,連崔家人的一根頭發都沒見著。

這可把秦牧搞得生氣了,取出那賬本一翻,找出關於清河崔氏的幾筆,謄抄下來,再次前往崔氏門庭拜會。

“這是小人的名帖!”秦牧把照例把名帖遞上去,然後有把謄抄的清河崔氏的罪行取出交給門房,特意加了五兩銀子,“這封信勞煩您幫我交給尊主人。”

這次的門房是個大胖子,不是之前那個了。

可他依然取了個錦袋給秦牧,揮揮手不耐煩的讓他推下去。

秦牧回去打開錦囊,自然又是十枚銅錢和一張木牌。

秦牧心中兀自生氣,但眼下罪狀已經遞了上去,秦牧心想“我便在這裏等他來求我!”

誰想這一次等了四五天,都不見人來。

這是怎麽回事?難道這清河崔氏連國法都不放在眼裏嗎?

阿楠便去後門打聽,終於得知,每天去崔府的人太多,門房覺得你身份不夠高貴,都不給你通報的。

秦牧謄抄的那份罪證,恐怕早就被扔在崔府的垃圾堆裏了吧?

聽到阿楠的回答,秦牧不覺大怒:“混賬東西,我是當朝駙馬,這個身份還不夠尊貴嗎?”

當即秦牧心裏便浮現出一個狠招,他和阿楠將崔氏的罪證連夜謄抄了幾十份,在整個清河城裏張貼。

沒過幾天,清河人人都知道崔氏貪墨了巨大數額的銀兩,他們不敢明著罵什麽,可暗地裏都想崔氏投去異樣的目光。

清河崔氏的那些個紈絝子弟們,在茶樓上飲酒的時候,去酒館吃飯的時候,去青 樓狎ji的時候……

都會聽到那麽一兩耳朵。

有些傳言居然說,這是朝廷將要向清河崔氏動手的征兆。

清河崔氏深宅大院裏的老家夥們終於坐不住了,發下話去,追查這些罪證。

一查之下居然發現這些罪行,件件都屬實。

崔家家主崔浩大怒,先是處罰了這些犯事兒的崔氏族人。

接著下令找出將這些罪證胡亂張貼,敗壞他崔家名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