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膽的想法

回到酒店房間,放下東西,洗了個澡,原本有心想到隔壁去敲敲門,問問楊利超中午和黃致遠談的怎麽樣?後來想想還是算了,該說的楊利超遲早會告訴自己,再說這個時候他在不在還不一定。

剛剛泡了杯茶,準備坐下看看電視,這時門鈴響了。開門一看,楊利超一身休閑服飾笑嗬嗬地站在門口。

“剛剛回來吧?先前聽到關門聲,我估計就是你回來了。”不用問,中午和黃致遠談話的結果都已經擺在楊利超的臉上了,肯定很不錯。

“是啊,剛剛回來洗個澡,正準備看電視,你今天怎麽沒出去呀?”陳進連忙請楊利超進門,一邊張羅著泡茶,一邊道。

楊利超一屁股坐到沙發上,理了理額頭上的幾縷頭發,笑道:“中午高興,和黃***多喝了幾杯,睡了一個下午。晚上沒出去,簡單用了一點。”

陳進端著熱茶放到茶幾上,笑道:“兩位領導此次會晤肯定達成了充分的共識,氣氛一定相當融洽吧?”

“融洽!融洽!嗬嗬,你還別說,沒跟黃***交底前,我的心裏還真有點七上八下。沒想到黃***對我們西城開發區的情況非常了解。今天中午在談的時候雖然聽我說的時候多,但幾次開口都點到了問題的關鍵。而且對我的一些工作思路和打算也表示了肯定和支持。老弟,這裏麵你也肯定幫了不少忙,這份情我記下了。”楊利超笑嗬嗬地說道。

黃致遠對西城開發區情況十分了解,不用問肯定是從陳進那裏得到的。更主要的是楊利超現在主要的工作思路和打算其實就是來自於當初陳進的調研報告,顯然陳進也事先跟黃致遠通過氣。

黃致遠長期主持楚州鏡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作,楊利超原本還有些擔心,擔心黃致遠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在一起搭班子怕的就是這個,更何況黃致遠還是市委常委,兩人的級別本來就不對等,一旦在將來的工作***現分歧,那楊利超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好在經過今天中午的見麵,這種擔心顯然已經沒必要了。

楊利超比黃致遠要年輕***歲,在石城正處級幹部中也算得上是年富力強的。如果黃致遠能支持他,把西城開發區的工作做好,出政績,無疑將來極有希望能接黃致遠的班。不但能直接上一個台階,而且還能躋身市委常委會。這比之前不切實際地想爭取黨工委***這個位置來得更加可靠。

陳進顯然也『摸』透了楊利超的心思,他本來和楊利超的關係就不錯,如今又加上黃致遠的關係,他打心眼裏希望他們兩人能相處融洽,合則雙贏。

楊利超今天明顯相當興奮,滔滔不絕地把中午他和黃致遠見麵時的情形描述了一遍。

“哎呦,這時間過起來真快,一會兒都快要十一點了。陳進,要不咱們到外麵一塊兒去吃點夜宵吧。我看見對麵有家火鍋城,一起去喝兩杯。”楊利超睡了一個下午,精神正好,而且談興也正濃。

陳進今天的晚飯就是兩個肯德基的漢堡,也沒吃好,對楊利超的建議立馬就讚同:“好啊,我也正好肚子餓了。喝兩杯,咱們邊喝邊聊。”

兩人出了酒店,穿過中山路來到對麵的火鍋城,沒想到現在雖然還沒有進入冬季,但火鍋城的生意相當火爆,居然沒有空座,門口還有十來個人在等位置。

“得!沒地方。要不咱們就到酒店裏的酒吧坐坐?”陳進見此情景搖了搖頭道。

“光喝酒沒有菜,這我還真喝不慣!而且那地方又吵。我打電話給老楊,他熟,讓他幫我們找個地方,把他也一起叫出來。”楊利超的興致很高,當即就打電話給楊立徳。

巧了,這家火鍋城的老板居然也是石城人,而且和楊立徳的關係不錯。沒過一會一個三十出頭個子矮矮的男子從裏麵急匆匆地奔出來。

“是楊主任和陳科長吧?”看到站在門外的楊利超和陳進,男子連忙笑容滿麵地迎上來。

“徐老板吧?你這兒的生意可真不錯。”楊利超笑嗬嗬道。

“哎呦,二位領導裏麵請,快裏麵請。楊老板一會兒馬上就到了。”徐老板殷勤地請楊利超和陳進進去。

“裏麵還有位置?”陳進四周看了看道。

“平時人來人往的,總得留出一兩桌招待老客戶什麽的。”徐老板嗬嗬笑道。

二樓的包廂,雖然沒有大廳熱鬧,但勝在清淨,而且裏麵挺幹淨的,不像一般的火鍋店那樣『潮』濕,還有種涮鍋味。

“徐老板,你就看著安排吧。”楊利超坐下後也必點菜,直接吩咐道。

“二位領導還要點什麽酒水?”徐老板一邊點頭應著,一邊問道。

“兄弟,來點白的還是啤的?”楊利超轉頭對陳進問道。

“啤的吧,吃火鍋啤的爽口。”陳進笑了笑道。

“行,今天中午就是喝的白的,口幹幹的。就來啤的吧!待會老楊也過來,這家夥可是啤酒桶,先來兩件百威。”楊利超笑嗬嗬道。

熱騰騰的鍋子很快就上桌了,海鮮、牛羊肉還有各『色』蔬菜擺了一桌。倒上啤酒,楊利超莫名有些感慨:“石城就是不能跟楚州比。你看看就這麽一個火鍋城在石城就找不到一個像樣的,石城人都把生意做到省城來了。關鍵還是經濟落後呀。”

“這麽說來,如果到石城開這樣一家火鍋城生意一定不錯嘍。”陳進端起酒杯想楊利超敬了一下,笑嗬嗬道。

喝下一口清冽的啤酒,夾了幾片肥美的羊肉放到鍋子裏涮,陳進又繼續道:“新建路那一片不是都要準備開發商業地產嘛,那裏緊接著市中心區域。建成後僻出一段開美食街,應該相當不錯。”陳進清楚地記得後世新建路那塊已經建成了以美食、購物和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區,成為石城最熱鬧的地方。

“新建路兩旁的土地早在開發區成立伊始早就都賣出去了,現在都攥在別人的手裏,拖著都遲遲不動。而且那裏當時的規劃是作為開發區的配套生活區,主要是建住宅。如果不調整總體規劃,不出台政策嚴控這種囤地炒地行為,你還真動不了。”楊利超歎了口氣搖搖頭道。

看的出來,最初根據陳進的調研報告擬定的關於西城開發區改革的計劃,遲遲不能討論決定和實施,楊利超是真的急在心裏。

“對了,孟村地塊現在怎麽樣了?”想起上次的強拆事件,陳進又問道。

“停工了。上次因為秦記者的事,何***和賈市長專門有過批示。既然不能象以前那樣明打明的強拆了,光輝房地產公司又不肯多拿出補償金,隻能停工。土地款還沒有付清,拆遷安置房的錢倒拿去了三分之一,這都是當初石逢春幹出的狗比倒灶的事情。現在好了,他不急,但我們急,安置房沒有著落,其他的地方的拆遷工作就會有很大的難度。”楊利超一臉的無奈。

光輝房地產公司,後麵有錢東盛和沈誌平在後麵撐腰,更何況現在劉鴻祥已經貴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管的就是官帽子,誰還敢動他兒子的公司。

陳進也隱隱感到奇怪,當初秦飛揚明顯對孟村這塊地十分感興趣,但幾個月過去了,卻沒見一絲動靜,該不會是因為劉鴻祥的上位,投鼠忌器了?

這時門口傳來的敲門聲。

“這老楊來的還挺快。”

說話間門推開了,楊立徳笑嗬嗬地走進來打招呼道:“楊主任,陳科。”

楊立徳不是一個人來的,後麵還跟著一個人。

“我剛剛從機場接王總過來,楊主任打電話的時候,我也快到了。楊主任,陳科,我來介紹,這位是江南省豪情摩托車公司的王來福王總。王總,這位是我們石城西城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利超楊主任;這一位是石城市委辦的陳科長。”

“楊主任您好!”

“陳科您好!”

王來福連忙上前一步,熱情而又恭敬地和兩人握手打招呼。

“原來是豪情摩托車公司啊!王總,幸會!幸會!你們豪情摩托車在我們楚省可是滿街跑呦!”楊利超哈哈笑道。

江南省的豪情摩托車公司也算是一家知名的摩托車生產企業,陳進也沒想到眼前這個三十多歲,略顯土氣的中年男子是豪情摩托車公司的老總。

“來來來,王總,楊總,請坐。不好意思我們已經開始先動筷子了。”陳進和王來福握了握手後,連忙熱情地邀請他們入座。

楊立徳倒是不客氣,坐下後拿起啤酒瓶先把三人的杯子倒滿,然後給自己倒了一杯一飲而盡,抹了抹嘴道:“王總原來是晚上七點的飛機到,原先還準備接了王總一塊兒吃晚飯,結果飛機整整誤點了將近三個多小時,十點半才剛剛落地。這不早就餓壞了。”說著,又笑嗬嗬道:“王總,動筷子。楊主任和陳科,都不是外人,別客氣。”

看的出來楊立徳不但親自去接機,又直接帶過來,而且剛才在介紹時也顯得很鄭重,看的出來對王來福是相當重視的。

“是啊,王總別客氣。”陳進挑了半盤的羊肉放進鍋子,接著又端起酒杯和王來福的杯子碰了碰。

王來福也不拘束,和三人各自敬了一杯後,撩起鍋裏已經燙熟的羊肉吃了一口,笑道:“我是直接從北京飛過來的,登機時還挺正常的。但上了飛機就是不開,一等居然等了三個多小時,航空公司也沒有個合理的解釋。”說著,王來福不住的搖頭。

“估計是等什麽大人物吧?中國的航空公司都是國企,壟斷行業,老百姓沒的選擇,這是體製問題。”王來福說的這種情況,陳進在後世沒少碰到過,深有感觸。記得那時他也經常飛來飛去的,好像在05前,根本就沒有坐到過準時起飛的航班。當時的航空質量可見一斑。

王來福沒料到一名『政府』官員能這樣直言不諱地批評國有企業,這種情況在九十年代還是很少見的。詫異的同時,饒有興趣地問道:“陳科,那您覺得該怎麽解決呢?”

陳進說的大膽,王來福問的也挺大膽。不過在座的也都不是什麽高級領導,最大的楊利超也不多是個處級,小範圍議論議論也無傷大雅。陳進笑了笑道:“解決的根本之道就是打破壟斷,讓民營經濟參與進去。有了競爭才能有動力,才能把服務做好,成本降低。這樣以後老百姓不但能享受到優良的服務,還能得到實惠。不但是航空企業,其他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歸根到底還是體製問題,隻有打破壟斷才有發展嘛。”

陳進的這番話顯然比較超前了,現在『政府』各個部門都在組織學習十五大會議精神,其中一條就是堅持公有製經濟為主體,其他各種經濟方式共同發展。強調公有製為主體,就是有些領域,你是不能涉足的。

可能是和現在宣傳的精神有些偏差,楊利超笑著打哈哈道:“陳科是我們石城最年輕的正科級幹部,思想就是超前啊!”

而王來福別看名字土氣,人也長的土氣,但是卻對陳進的這番話非常感興趣,深有感觸道:“陳科長這番話說的太有道理了,現在我們很多行業都是國家把控,民營經濟無法涉足的。你就拿汽車行業來說吧,現在的汽車價格,尤其是轎車的價格跟國外同類產品價格高的離譜。普桑我們這裏要十***萬,而在國外還不到一萬美金。其實,造小汽車也不是什麽難事,不過就是四個輪子,一個底盤,一個發動機,方向盤,外加兩個沙發,成本有限。可是國家就是不給民營企業這個政策,你就是造出來,沒有生產許可證,你就不能賣。”

陳進嚇了一跳,這不是後世著名的汽車狂人李書福的名言嗎?怎麽從王來福的嘴裏冒出來了。仔細打量了一番王來福,確定王來福不是李書福,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時,楊立徳笑嗬嗬地介紹道:“楊主任,陳科,你們不知道,王總的理想就是造汽車,造老百姓能買的起的好車。這不他剛從北京過來,跑的就是這個事。”

私人想造汽車,楊利超還是第一次聽到,頓時驚訝道:“自己造汽車?怎麽樣,有結果嗎?”

王來福黯然地搖了搖頭,“沒有結果。”說著又自嘲道:“我也不是頭一次跑北京了,記得第一次跑機械工業部詢問私人投資造小橋車的事情時,那裏的人聽了象天方夜譚一樣,差點沒把我當成神經病。後來跑的多了,也都熟悉了,再說現在不是我一個人有這種想法,很多人都有,就是因為國家政策還不允許向私營企業發放汽車生產許可證。所以現在隻能做做摩托車。”

“你們公司現在具備製造小轎車的能力?”楊利超又驚奇地問道。

王來福笑了笑,喝了口啤酒,潤潤嗓子道:“楊主任,其實小轎車也沒什麽出奇的。去年我們公司就仿造了幾輛汽車,隻是不能賣也不能上路。按照我們公司現在的技術設備,隻要有生產許可證,完全能造出價廉物美的小轎車。”

看著一副胸有成竹,但眉宇間帶著淡淡憂愁的王來福,陳進心裏不由暗暗感歎:看來想要造自己的汽車,不是一個人的夢想,而是許許多多民營企業家的夢想。李書福隻是他們中間唯一成功的一位。後世看的總是成功者,卻看不到這個時代懷揣著同樣夢想,並且為之努力的人們。

陳進的心裏很清楚,在不久以後,入世渡過了六年汽車保護期後,國家最終還是放低了這條門檻,而李書福恰恰是第一個領到汽車生產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家。或許此刻的王來福沒有李書福的財力,或許也沒有李書福那樣執著的精神,但給他一個希望,指明一條道路,讓他堅持下去,說不定將來就有可能成就另一位李書福。

“王總,那你為什麽不尋求和其他國有汽車公司合作呢?”陳進問道。

王來福搖頭道:“目前國有生產汽車的企業就這麽幾家,基本上都是和國外大公司合作的,不論規模還是銷售都是非常大的,根本就看不起我們,更別說是合作了。”

陳進想起現在已經停產的石城汽車廠,雖然不能生產轎車,但能生產小客車。但是就是由於質量、經營等等方麵的問題,頻臨倒閉。既然王來福有技術能力,如果能促成石城汽車製造廠和王來福之間的合作,打打擦邊球,或許不但能幫著石城汽車廠走出困境,對王來福來說又何嚐不是一個機會呢?陳進的腦子裏突然跳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各位,多給幾張推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