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看綿綿有些猶豫的樣子,一個勁的在旁邊催促道:“我娘好不容易大出血一回,你少磨嘰了,趕緊收下。”
一句話把於先生給都逗笑了:“讓你說的為娘好像多小氣似的。”
她這一笑,跟平日裏的端莊微笑不同,顯的格外自然靈動,全然看不出像是三十歲的人。
要知道這裏的婦人三十多就要做奶奶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頭發都白了大半。
略說了幾句話,於先生便笑道:“行了,你們在我這也不自在,出去玩吧。”
倆人牽著手出來,綿綿笑道:“難得見先生穿鮮亮顏色的衣裳,看著年輕了好多呢。”
“那是,我娘本就天生麗質,她原本是不打扮而已,真下功夫打扮起來,不比十八歲的大姑娘差。”小桃自得的笑笑。
綿綿翻個白眼:“我又沒誇你,看把你給嘚瑟的。”
小桃偏偏頭:“誇我娘就等於誇我。對了,福金那胖女娃去哪了?你昨天下的帖子不是說你們倆一起過來嗎?”
“她家下人說她跟著爹娘去府城走親戚了,要過幾天才能回來呢。”
“對,她外家好像是府城的,你回來了可真好,我這幾天都快悶死了。都沒人陪我玩……”
“我陪你啊……”
雲琦看到玉寬一個人來了於家,便知道今天不能見到某人了,心裏難免有些悵然若失。唉,丫頭大了,以後能見麵的機會怕是越來越少了。
女學要出了正月才開學,小桃一個人在學堂裏無聊的很,時不時的來找綿綿玩,綿綿有時候也去學堂找她。
倆人聊聊天、看看書,也好打發日子。
陳家村的老宅裏,玉達有些心不在焉的看著手裏的書本,離縣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他心裏有些煩躁,反而越發看不進書去。
輕歎口氣,玉達有些懷念寬弟在家的日子。念不下去了兩人還可以討論一番,寬弟年紀雖小,但見識卻比自己多的多,每每與之交流,玉達都覺得受益匪淺。
他在屋子裏來回走了半天,好容易心情稍微平複些了,剛坐下拿起書本,就聽到院子裏傳來一陣刺耳的哭鬧聲。今天李氏的娘家人來拜年,帶了大大小小四五個孩子。
這些孩子怎麽這麽能鬧,之前玉安在家的時候也沒這麽鬧過,那小子總是笑嗬嗬的,雖然皮了點卻一點也不混。
唉,三叔家的孩子怎麽個頂個的好呢!
玉達本來以為這些孩子鬧一會自己就會罷休,沒想到一刻鍾過去了,院子裏的哭鬧聲半點也沒消停,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大人都去哪了?怎麽也沒人來管孩子!
忍了一會,玉達實在忍不住了,打開房門衝著院子裏吼道:“不許再哭了。”
一嗓子把院子裏的孩子們給鎮住了,一個小男孩看了看他,撇開嘴又開始嚎了起來,聲音比剛才還大了。
玉達有些頭疼的揉揉太陽穴,這時,臘梅從廚房探出身子來:“聽話,都不許再哭了,你們這麽鬧我弟還怎麽讀書?耽擱了我弟考秀才,你們賠啊?”
“喲,表妹這口氣還真不小,合著玉達今年一定能考中似的。”一個媳婦從堂屋出來,抱住那個男孩,眼神不善的嘲笑道:“書讀的怎麽樣不清楚,這脾氣倒是真不小。”
“行了,你少說兩句,光知道在那說閑話連個孩子都看不好。”她婆婆,也就是李氏的娘家嫂子隨後從堂屋裏出來,隨口說了兒媳幾句。
雖然她也疼孫子,但這會是在陳家做客,她們又有事相求,可不好在這個時候鬧起來。
李嫂子教訓了兒媳婦幾句,回到堂屋想再跟小姑子攀攀交情的時候,就看到李氏徑自走了出去:“達哥兒看了半天書指定累了,我去給他做點吃的去。”
再看老太太,這位更疼大孫子,直接把眼睛閉上不肯跟她說話了。
一看這架勢,得,今兒這趟是白來了。心裏不由的把小兒媳罵了幾百遍,平時在家要強就算了,走親戚也不知道收斂點,這下把人家給得罪了還怎麽開口相求!
等李家人心事重重的離開以後,陳大跟媳婦說道:“我瞅著大舅哥有跟有心事似的。”
“他們家還能有什麽事,除了借錢就是借東西。”李氏憤憤不平的回道,想求人就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她擺擺手:“嗨,別人家的事咱先少操點心。眼瞅著再有一個來月就要縣試了,我怎麽瞧著兒子這兩天有些不對頭,蔫噠噠的,照這麽下去可不是辦法。”
“這家裏人來人往的,他能安心讀書才怪呢。我瞧他之前跟玉寬倆人倒是很能說上話,不行就讓他提前去老三家住著吧。他們家新宅子寬敞,兄弟倆也好作伴。”陳大想了想說道。
李氏有些沒譜:“這老三家的能答應嗎?”她是知道馮氏性子的,看著笑眯眯的,其實很有主見,老三可做不了她的主。
“老三家的也沒那麽小氣……”說到一半,陳大也有些沒底:“這樣,你把家裏的糧食幹貨收拾一些,我一塊送去。既然求人就要有求人的樣子。”
去年跟著老三做了半年生意,陳大總算長進了些。
李氏雖然有些肉疼,但想到丈夫還要仗著老三掙錢,兒子也要依仗人家,這會也不敢小氣了。把家裏的糧食收拾了兩袋。
臘梅進到爹娘的屋裏,看到娘正在替玉達縫衣裳,心裏不由嘀咕她娘的偏心,自己這個準新娘的衣裳都沒達哥兒的多。
不過嘴裏還是甜兮兮的說道:“娘,我看你連著縫了兩天衣裳了,怎麽也不支使我一聲?我好幫你分擔一些。”
李氏抖摟一下手裏的衣裳:“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麽料子,就你那歪歪扭扭的針線活,不是白白糟蹋了好料子。”
臘梅不悅的撅了噘嘴:“哪能呢,我最近一直苦練針線,女紅已經好了很多了。前天你還誇我繡的荷包長進了呢。”
“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眼看著要出門子了才會繡荷包,說出去還不被人笑話死。”李氏沒好氣的白她一眼:“你要覺得閑的慌,去給你爺做雙鞋去,眼看著天暖和要換單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