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有些驚訝:“大伯怎麽會是這個態度,其中是不是有什麽隱情?”別說她大伯不是那種好脾氣的,這種明顯會侵犯自己閨女利益的事情大伯怎麽可能同意?
臘梅恨恨的道:“還不是我那婆婆,以往就各種想轍拿捏我,這回可算是逮著由頭了,說他們鄭家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她替兒子做主納了孫家的閨女,我要是攔著就要把我給休了!”
又是婆婆從中作梗的事……“那姐夫是怎麽說的?”綿綿問道。
臘梅搖搖頭:“我沒問他,男人麽,碰上這種事哪有不樂意的?”
“你都不問問我,怎麽知道我樂意呢!”臘梅剛說完,門外就有一道男聲接上了。
姐妹倆抬頭去看,瞧見鄭長林正跟玉寬站在門外。
“你來這做什麽?”看到丈夫找到這裏來,臘梅神情先是驚喜繼而又轉變成了怨念。
綿綿悄悄退了出來,把空間留給這兩口子。
她一出來,玉寬就把她扯到了一邊:“大姐夫的事你知道了嗎?”
“臘梅姐剛告訴我。”
玉寬沉著臉冷哼:“沒想到大姐夫看著那麽老實的人竟然能做出這種事來!一會我就去找大伯,這樣的人家有什麽好待的,還不如讓堂姐和離算了!”
綿綿無奈的翻個白眼:“我的親哥哥,你以為和離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成的事?咱大伯家現在雖然過的不錯,養活臘梅姐自是沒有問題。可臘梅姐還有兩個孩子呢,肚子裏那個也快要出來了。她倆和離容易,可這幾個孩子將來怎麽辦?”
聽到這些,玉寬撓撓頭,說不出話來了。
綿綿深深的歎了口氣,就算是標榜婚“婚姻自由”的二十一世紀,離婚都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更何況是這樣的時代?
兩口子在屋裏也不知道嘀咕了什麽,再出來的時候,綿綿看到堂姐的神情已經舒展了很多。
鄭長林衝綿綿拱拱手:“這些日子就麻煩妹妹照應臘梅了。”
綿綿並沒有像以往那樣笑臉相對,而是沉著臉道:“我的堂姐我自會照應,不管這事你們鄭家做什麽決定,臘梅姐始終都是我陳家的姑奶奶。就是大伯大伯母好說話,我們陳家別的三房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玉寬點頭附和,最後神情莫測的說了句:“妹妹說的對,堂姐是我們家的大姑奶奶,便是離了你們鄭家也不會沒有去處。倒是你們家若是沒了我們家的幫襯,嗬嗬……”
聞言,鄭長林苦笑的歎了口氣,爹娘要是能看透這些,又怎麽會做出這樣的糊塗事來,如今倒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他躬身道:“堂弟放心好了,我是從沒有那些花花腸子的,這回的事一定不會讓臘梅受委屈。”
說完,他就告辭要去嶽父家請罪。心裏歎道,一個堂舅子已經這麽難搞了,想到之前去嶽父家受到的冷待,鄭長林心裏更難受了。
可是再難受,這會他也不敢退縮,生怕退一步後麵就是萬丈深淵。
“我和你一起去。”玉寬也想去當麵問問大伯家的意思。若是鄭家真的太過分,他們整個陳家的臉麵也不能被放在地上摩擦。
看到老哥垮著臉的樣子,綿綿便囑咐他:“行了,出了這些事大伯一家肯定更痛心,你去了以後說話婉轉一些,看看大伯和大伯母對這事究竟是個什麽章程。若有什麽需要咱家做的,讓她們千萬別外道。我在這裏陪著堂姐。”
聽了妹妹這大言不慚的話,玉寬倒是有些心虛的摸了摸鼻子:“爹娘都沒在家,就咱倆能做什麽啊?”
綿綿傲嬌的冷笑一聲:“就算爹娘都不在,收拾一個鄭家還有孫家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不信讓她們試試!”當她這些年在縣城是白混的?
聞言,臘梅趕緊拉拉綿綿的袖子:“好妹妹,我知道你是個有能耐的,隻是這事跟你姐夫關係真不大,你可千萬別衝動。”
綿綿看著還在外頭等著玉寬的鄭姐夫,故意抬高聲音道:“大姐你別怕,我這就給相熟的奶奶姑娘們下帖子,保管不會讓你受半點委屈。”
臘梅瞧出了她的意思,便不再做聲了。她這會也很矛盾,一邊決意相信丈夫,要跟他共渡難關。另一方麵想到丈夫終究是真的跟別人睡到了一張**,她心裏怎麽能不傷心難過?
就算是嘴上原諒了,心裏終究是意難平。
綿綿心裏歎了口氣,伸手把臘梅拉到屋裏坐下:“姐,你現在隻管安心在這住著,好好養胎,其餘的事有大伯她們呢。三個臭皮匠還能頂個諸葛亮呢,咱們這一大家子人還能眼睜睜看著你被算計了不成?”
以綿綿看來,孫家算計鄭家有什麽必要?鬧不好是衝著他們陳家來的。
陳大不願見女婿,讓下人出麵把他打發走了,倒是把玉寬叫到了屋裏。
玉寬有些摸不著頭腦:“大姐姐那事,伯父您到底是怎麽想的?”
陳大冷笑一聲:“怎麽想的?那起子小人不過是拿女婿當幌子罷了,說到底就是衝著咱家的紅薯方子來的!”
“什麽?”一聽牽扯到鋪子的事,玉寬也不能淡定了,合著這是想斷自家財路啊!
“要不怎麽這事早不出晚不出,偏偏你爹娘一走就出了這事?還不是覺得咱們家這會沒了主心骨,想趁機撈好處。”陳大嘀咕道。
這幾年的生意場也不是白混的,如今的陳大伯已經不是以前目光短淺的陳大伯了。乍聽到這事的時候他也是替閨女個感到憤怒為難,過後冷靜下來一思量便察覺到這裏頭的不對。
女婿這兩年在作坊裏做活雖說一年也能掙個幾十兩銀子,可孫家好歹有個秀才撐著,就為了鄭家那點子家業不至於把親生閨女給搭上。所以他一邊安撫住孫家和鄭家,一邊暗地裏讓人打聽。
十兩銀子砸下去,內情就被陳大打聽的一清二楚。原來是有人打聽出孫家跟陳家是拐著彎的親戚,便讓孫秀才想法子打聽陳家的紅薯方子。對方給了五十兩銀子做定金,還答應事成之後再給一百兩銀子。
綿綿從哥哥嘴裏聽到這些的時候忍不住罵了一句,特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