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說從現代穿越而來的綿綿實在理解不了古人對後事的在意程度,好在她自己接受能力比較強。入鄉隨俗嘛,壽棺都做好了,她就欣然接受吧。

而且雖然陳三沒用金絲楠給她打床,但還是勻出塊木料給她打了一個金絲楠的小書案。雖然造型很簡單,也沒有很複雜的雕工。但綿綿很喜歡金絲楠那種溫潤的光澤。

而且陳三給她打的寢具都用了整套的紫檀木,紫檀木本身的紋理就跟典雅漂亮,靠近了還能聞到若有似無的木香。

旁人隻覺得這些家具很大氣漂亮,前來添妝的安氏姑嫂卻一樣瞧出來這是紫檀做的。

安氏眼神一亮,盯著那些家具一個勁的打量。

她的嫂子安太太隨著她的目光瞧過去:“沒想到這位陳大人還很有能耐,這種名貴木料在這鄉下地方可不好找。你是想給晴姐兒預備著?”

“誰說不是呢!”安氏微微斂目:“孩子們也大了,有些東西也該預備起來了。我比不得陳家銀錢豐厚,但給女兒嫁妝裏添一兩件還是添的起的。”

安太太一下明白了小姑子的打算:“一晃晴姐兒就十一了,也確實該做打算了。”

馮氏剛去前院安頓好幾個年長的前輩,一轉頭聽聞安太太來了,急忙過來相見:“是我唐突了,安太太遠道而來,竟然沒去門外迎接。”

安太太溫婉的一笑:“咱們兩家也是老交情了,我可是沒把自己當外人,你這麽說就見外了。”

安氏也笑:“嫂嫂昨日就到了,我還說今早讓人來送帖子,嫂嫂硬是不讓,就怕給你添亂呢。”

“哪裏哪裏,你們姑嫂一來呀,我這家裏可真是蓬蓽生輝了。”馮氏笑的很是真心。

安氏又笑:“我家老太太原來也說要來的,可她要做馮師弟那邊的長輩,今兒倒不好過來。”

這點也在馮氏的意料之中,她笑道:“這不算什麽,等倆孩子成了親,遲早要過去給師傅師娘磕頭的。”

“這話倒是,父親母親早就盼著了呢!”安氏笑眯眯的應道。

自家剛剛換了門庭,跟益州官場上的人都不熟,安太太能來給自家撐場麵也是很貼心了。

然而更讓馮氏驚喜的是緊接著府城顧巡撫家也讓人送了添妝禮,雖然顧巡撫如今在家丁憂,但人家之前可是正兒八經的二品大員。就算家裏出了事,可以後的局勢誰也不敢說。

來的是顧夫人身邊的嬤嬤,其言談舉止進退有度,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管事嬤嬤。

還沒等寒暄兩句,知府太太並府城幾個官太太竟然也結伴而來。

見到安太太,知府太太還打趣道:“你倒是來的早,也不等我們一起。”

安太太忙笑道:“我原是來小姑家探親的,正巧趕上了。要是知道恭人要來,說什麽也要陪您一起。”

知府太太想到她小姑子是於家兒媳婦,這才不說話了。

馮氏倒是態度淡然,可原本想在今天出風頭的賀太太被這一個個官家女眷給鎮的連話都不敢說。

前些日子,她被家裏兩個小妖精壓的氣都喘不順。

還好兒子爭氣,得了八皇子的喜歡,討了個六品典儀的職位。

雖然是武官,可比承誌他老子還高了半級。關鍵日後兒子是要給八皇子做親衛的,現下都說皇帝老爺要立八皇子做太子,以後兒子就成了太子乃至皇帝的親兵……

每每想到這裏,賀太太就樂的合不攏嘴。

她原本想今天來陳家好好抖抖威風的,雖說陳家也得了官,到底不如自家兒子做了未來太子的親信。

可這會對著這一個接一個的官太太,都是自家男人的頂頭上司,賀太太滿腔的威風是連抖都不敢抖了。

待看到陳家給綿綿備下的嫁妝,她心裏又有種說不清楚的懊悔:早知道當初娶三房的閨女好了,陳家就屬二房窮酸,自家偏挑了一個最窮的,兒媳婦一派小家子氣……

殊不知這會周氏看著綿綿一家喜氣洋洋的樣子,也有些後悔當初把閨女嫁到賀家。早知道賀家那般不地道,自己才不會為了攀高枝把女兒嫁過去,讓她受這麽些委屈。

一想到這些,周氏的眼眶就有些濕,轉而想到今天是綿綿的好日子,趕緊眨了眨眼皮把眼淚憋回去,又換上一副笑模樣招呼來往的親親們。

一會到了吉時,知府太太打頭,開始往箱子裏添東西,她添的是一副赤金牡丹紋的鐲子,工藝尚可,用料卻是十分紮實。

其他幾位官太太紛紛效仿,多是簪子耳墜等物。

安太太給小姑子使了個眼色,然後把原本準備好的整套頭麵取出一對鑲紅寶的赤金耳墜扔進了箱子裏。

其他人,則添什麽的都有,除了李氏幾個近親,多是銀飾或者衣料等物。

等過後眾人都走了以後,馮氏又遞給綿綿一個盒子:“這是安太太給你的。”

綿綿有些意外:“我瞧登記的冊子上,安太太已經給過了。”

“剛才當著知府太太的麵,安太太不好越過她去,隻隨便給了樣東西,剩下的都在這裏。”馮氏解釋道。

綿綿接過盒子,看到裏麵簪子、鐲子和戒指俱都齊全,明白和之前的耳墜是一整套的頭麵,讚歎道:”這做工可真精細,瞧著不像是府城能有的手藝。”

“聽說好像是京城那邊來的,她娘家有個親戚就在京城開銀樓呢。”馮氏嘀咕道。

李氏聽了忙接過盒子來掃了一眼:“真不愧是京城來的物件,瞧著就是貴氣大方。”

綿綿聽了暗自偷笑,剛才沒說是京城手藝的時候,大伯母連眼神都沒給。

沒想到馮氏還附和上了:“可不是,到底是天子腳下,你瞧這手藝多細致。府城那幾個老店越做越不像樣子,我再三囑咐了多遍,弄出來的還是不盡如人意。”

綿綿想到其中一套最為繁複的樓閣造型的頭麵,整整用了三兩金子,拉出來的金絲比頭發還細,自己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了,她娘還嫌不足。

也不知道老娘以前到底見過什麽好東西,整的啥也瞧不上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