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準備妥當後,終於迎來了開學的日子。
女學就設在縣衙後頭的街上,離綿綿家就隔了兩條街。
但第一天上學,陳三還是特意駕了車去送她們姐妹幾個。
她們到的時候,門口已經十分熱鬧,聚集了不少的小姑娘和她們的家人。
綿綿心裏暗歎,不管什麽時候,子女的學業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啊。
門口處有專人守著,隻有學生可以憑著帖子進門,其他的父母家人一律不得入內。
綿綿興奮的跟爹娘擺了擺手,然後就拿著帖子領著倆堂姐進去了。
看到閨女頭也不回的進了女學的大門,馮氏難免念叨道:“這個沒心肺的白眼狼,上個學竟然這麽高興,一點也不戀著她娘,你瞧人家……”
說著,把眼光看向周圍那些哭哭啼啼與爹娘依依不舍的女孩子們。
“嗨,你瞧著這些姑娘看著比咱家綿綿都大,還沒綿綿懂事呢。上個學而已,而且就上半天就回去了,這弄的倒跟生離死別似的,至於嗎?還是咱家綿綿省心。”陳三越來越覺得自家閨女是天縱英姿。
馮氏失笑:“你就向著你閨女吧。”
女學的校舍比綿綿想的還要寬敞一些,進了大門轉過影壁牆就是一個十分開闊的院子。
順著院子裏的回廊進去先穿過三間花廳,再往後才是幾排規整的校舍。
綿綿舉目望去,隻見每間屋子都寫著不一樣的牌子。
這裏亂糟糟的,綿綿看了一圈也沒找到能主事的。
就在三人有些踟躇不安的時候,幾個貴婦裝扮的從一間屋子魚貫走了出來。
綿綿一眼就瞧見人群中的周太太。
周太太也瞧見了她們,當即指著她們對為首那人笑道:“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外甥女來了。”
“這幾位就是你外甥女啊,我瞧著一個個都是好的,哪有你說的那麽不堪。”為首那位太太笑道。
周太太招手:“你們幾個還不快過來拜見知縣太太?”
原來這位就是縣令家的太太啊!
綿綿偷偷的打量了一番,心裏暗道,真不愧是巨月縣的第一夫人,氣度果然與眾不同,打扮的也很高雅。舉手投足間,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女孩兒。
尤其是被旁邊那幾個商家婦一比,更顯得氣質雍容。
看看那位沈太太,滿頭的赤金簪釵,生怕別人不知她家有錢似的。
今兒這樣的場合她都能來,看來她家的難關是渡過了。
綿綿雖然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性子,但是對沈家那個寶貝兒子真是一點好感也沒有,巴不得對方吃點苦頭。這會瞧見沈太太安然無恙,心裏難免有些失望。
這時,曹太太突然讓身邊的丫鬟取了見麵禮來給她們姐妹三個。
都是一樣款式的小銀簪,正適合她們這個年紀戴。
隻是她們不過是周家的親戚,知縣太太這樣做,貌似有些優厚過頭了啊?
綿綿難免衝周太太投去求助的眼神。
周太太笑道:“既然是知縣太太賞的,你們就收下吧。”心裏卻道,今兒自家這倆外甥女倒是沾了陳三閨女的光了。
不過這丫頭年紀小小的就敢去闖土匪窩,又識文斷字的,日後還真是不可估量呢。
想到這裏,周太太衝著綿綿問:“我記得你是讀過書的?”
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來了?
綿綿腦子轉了一圈,謙虛的回道:“回您的話,我也隻是跟家兄認過幾個字。”
您可千萬別提什麽考核之類的,那可不是我的強項。
周太太看到她有些緊張,柔聲道:“我就隨便問問。原本女學隻想招二十個學生的,誰知咱們縣的女孩子都是虛心向學的,竟然來了三十多個。這會隻好把你們分成兩個班,你既然識字,那就跳過蒙童班直接去女德班吧。”
女德?
不會是前世那種給人洗腦的女德班吧?
天啦嚕,好容易穿越一回,還要學這些,這不是越學越倒退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世道本來就推行什麽“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女學,教些什麽符合主流思想的“德言容功”也是正常的。
綿綿考慮一番,既然這世間的規則她無法左右,那就隻能盡可能的去適應去遵守了。
就在綿綿合計這些的時候,沈太太突然讓丫鬟也拿了見麵禮過來,笑著對周太太說:“那回家裏出事,我情急之下還去姑太太家叨擾了一番,也不知道嚇著姑娘們了沒有。今兒見了也算有緣,這些東西給姑娘們拿著玩,就當賠罪了。”
這位沈太太出手還真是闊綽,一人一副金耳環。就算那耳環細了些,可一副也得兩錢金子……
要是沈家給今兒來的姑娘們都送上這麽一份見麵禮,那可是老大的一筆開銷了。
有錢也不能這麽花啊!
饒是雙方有些嫌隙,但此刻綿綿都忍不住替沈太太心疼了起來。
她使勁的擺擺手:“無功不受祿,這也太貴重了,我們姐妹可受不起。”
“幾件小玩意而已,有什麽當不起的。你們不收可就是還記恨我了。”沈太太一臉親切的笑道。
周太太再次出聲了:“沈太太都這樣說了,你們就收下吧。”
“就是,沈家家大業大的,這點東西算什麽?”邊上一個眼生的婦人說道。
曹太太斜了她一眼,然後笑道:“行了,時候不早,你們且上課去吧。”
說著,讓身邊一個丫鬟帶她們去了一間屋子候著。
屋子很大,裏麵三三兩兩的閨秀正湊在一起說笑,看到她們三個進來,先是打量一番,隨即又都收回了眼神。
想來也是,這年頭能上的起女學的家境那都得小康以上。
綿綿深知自家家底淺薄,倒也沒覺得有什麽,拉著兩個堂姐找了個角落坐了。
沒一會,進來個管事模樣的丫鬟,拿著花名冊點了些名字,果然把她們分成了兩個班。
一聽到三人不在一個班裏,小雲和小霞都有些忐忑,拉著綿綿的手不想和她分開。
綿綿費了些時間把她們的情緒安撫下來,才拎著書袋去了自己的教舍。
沒想到這一去,竟教她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