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說著史料給劉一菲聽,並問道:“這些你有沒有覺得有不合適的地方?”

劉一菲感到奇怪了:“都是史料了,有什麽奇怪的。”

張洋說道:“之前你也看過一些劇本片段了,現在基本已經完成了,所以我要告訴你,我決定把柴紹這條線刪掉!”

劉一菲奇怪的看著張洋說道:“你這麽小氣的嗎?”

張洋解釋說道:“那些史料可能在當時看來都是很正常不過的事,不過現在人的目光根本接受不了!你想下,有危險了,居然留下妻子自己走了,這在電影表達出來怎麽被大眾接受?”

劉一菲一聽覺得也有道理!接著張洋繼續講道,電影的第一段就是要大場麵的,所以要提前將李秀寧的葬禮放在最前麵,表現出李淵和大臣對於李秀寧葬禮規模樣式的衝突。再加上大場麵的表達要十分鍾左右。

還有去了夫妻這個片段人物變得不夠飽滿,所以這次電影正式開始的第一個階段講的就是李世民帶李秀寧出征。讓她知道相比英雄一朝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對於普通百姓來講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個片段也隻能有10分鍾左右。

然後就是李家太原起兵,李秀寧主動在關中散盡家財,招募軍隊,然後以蛇吞象,用人格魅力以小吞大。得兵七萬餘,這個片段要控製在二十五分鍾左右,還要在後麵加一個成軍儀式。

接著就是先打敗朝廷來攻擊的軍隊,這裏麵要將米湯退敵兵的典故加進來。然後再在周邊攻城掠地,三戰三捷打下一大片土地城池。這段也要二十分鍾左右。

最後一大段就是李秀寧見此大勢,主動聯係父兄前來關中,匯獵長安,經過三月有餘迫降屈突通,攻下長安。而在這以後她從李世民那知道了父親要將自己兵權收回並將自己許配柴紹的消息,最後就是一個李秀寧離開長安的鏡頭。這個大片段要三十分鍾左右。

將幾大段故事都講起來給劉一菲聽過後張洋問道:“怎麽樣有沒有壓力?這部電影雖然和花木蘭一樣是大女主電影,可表達形式更依賴主角的發揮了。除了開頭的大場麵沒有李秀寧,和最後的長安大戰有李世民分擔之外,其他的開頭出征要有任俠之氣,看到世間殘酷要變成熟。以蛇吞象,而且還是女子之身,對台詞功力和個人神態要求很高的。

之後的麵對朝廷大軍先智退,要有大將風範,然後攻城掠地三戰三捷要表現英姿颯爽。

等站穩關中打敗過屈突通這等名將之後早就誌得意滿,在這種情況下主動寫信給父兄來匯獵長安這是豪氣幹雲,迫降屈突通後卻被告知沒了兵權,還要聯姻,有種天上落到地下的失落感要內斂的表達出來,最後的離城是呼應開頭的任俠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