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天地的精氣,人的精神也是一種精氣,物類能以陰陽同氣相感動,人與天地也能以陰陽同氣相感召。在這個“像煞有介事”的通則之上,遂建立起天人感應的宗教。這本是陰陽家的根本理論,卻漸漸成為道家與儒教公認的原則,成為中國的中古宗教的基本教條。在這一層薄薄的自然主義的理論幌子之下,古代民間的感應宗教便得著哲學的承認而公然大活動,不久便成為國教了。
(《淮南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