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陀發現的一個根本的點。無論你用什麽手段,無論你通過什麽達到了何種目標,最初與最終的目的都隻有一個:對於一切的一切都不執著。也可以說是解脫,不著相。也可以說是:
自由。
佛陀在《金剛經》裏指出了一條徹底自由的道路:不執著。
這條道路隨時隨地,就在我們的麵前,就在我們的身上。無論我們做什麽,無論在哪裏,在什麽時候,你都必須不執著,不粘著於任何事物,你的心總是在觀照,在覺知,總是在自由之中。
賺錢是一種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橋隻不過是一種中介、一種手段,目的是讓我們從此地到達彼岸。所以,我們隻是走過橋梁,而不是停留在橋梁上,即使停留,也多半是為了看看風景,然後,還是要去到對岸。沒有人會一直停留在橋上。
然而,德國哲學家西美爾發現,在人類的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站在了手段的橋梁上而忘記了彼岸,在橋梁上安了家。他說的是金錢。金錢的產生是由於交換的需要,你有一把刀,但你並不需要它,而是更需要一把鹽,於是,你必須去找到一個擁有鹽而需要刀的人,和他交換。人類曾經處於這樣物物交換的時期,但很快,發明了金錢(貨幣)。把貨幣作為一個中介,免去了很多麻煩,那個擁有刀而需要鹽的人,不必再費勁去尋找擁有鹽而需要刀的人,他隻要直接拿著錢去購買。
因此,人們隻要賺錢就可以了,因為錢可以買到他們需要的東西。但是,這個過程延續到資本主義時代,人類已經忘記了金錢隻不過是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那把刀或鹽,是為了你需要的東西。錢成了目的,人們活著就是為了賺錢。金錢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上帝。人們從小開始,就被培養成如何成為成功者,而成功者的唯一標誌就是金錢。人們完全忘記了:賺錢本來是為了你需要的東西,一旦你獲得了你需要的,金錢就變得毫無意義。人們為金錢而金錢。手段成為了目的。
西美爾的觀察揭示出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生活的許多煩惱,許多執著,其實在於:我們站在手段的橋梁上而忘了達到彼岸。金錢本來是人類為了方便而創造設置的,隻是工具,是被人類所利用的,但後來,它卻變成了主體,反過來主宰人類。人類在賺錢的過程中停了下來,粘著在金錢的上麵,滿足於每天或每個月數著自己賺到的錢,然後盤算著明天或下個月再賺多少錢。
賺多少錢,成了目的。而人的一生,真正的目的是要達成什麽樣的人。為了達成什麽樣的人,當然需要金錢,需要別的什麽,然而,都是手段,都是為了要達成你那個終極的目的,而不是反過來:為了要賺錢,你要變成一個什麽樣的人。
《大智度論》中說,在一切財寶裏,人命第一,人是為了活命才求財,而不是為了財貨而求命。許多人卻顛倒了這種關係,就像我們常常從社會新聞裏看到的悲劇:遭遇搶劫時,為了保護自己口袋裏的幾百塊錢甚至幾塊錢,不惜以死相拚。金錢高於一切的觀念滲透在人們的血液中,人們為了金錢而活著。
日常世界成為一個顛倒的世界,大部分人迷失在手段的歧路上,而忘了生命真正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我們安靜下來,回到自己的內心,傾聽靈魂的呼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去什麽地方,然後堅定地朝著那個方向走去,那麽,塵世裏的煩惱也就微不足道了。但我們大部分人,要麽不知道自己要去什麽地方,要麽知道了而不夠堅定,因而,整個的生命,成為一種浪費,重複著沒有意義的事情。
過河之後要拆橋
把手段當成了目的,是一般人常常迷失生命方向的原因,也是之所以會煩惱的重要原因。佛陀的“四諦說”,其實是要提醒人們不要迷失在各種手段的雜草裏,而要回到生命的根本上來。
在《金剛經》裏,佛陀更進一步,認為修行者執著於各種修行手段,也是一種障礙,一種煩惱。把修行的方法看得很重,停留在那個形式的上麵,而忘了修行的真正目的。也是一種執著,和執著金錢、美女沒有什麽兩樣。所以,就如莊子提醒人們得到了魚就要忘掉捕魚的工具一樣,佛陀再三告誡他的弟子,他自己所說的佛法對於修行者來說,就好像渡河的筏,過了河登上岸就要舍棄。
那麽,如何做到登上岸就舍棄呢?佛陀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修行原則:手段即目的。其實並沒有什麽橋梁,每走一步就已經在彼岸。以布施為例,複次,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是佛陀對於須菩提“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的進一步回答,特別強調了菩薩不應該以執著的心態去布施。佛陀並沒有說不需要布施,他說的是: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是必需的,一切的修行,都必須借助行為而達成。或者說,一切的修行都需要一定的工具,比如像車那樣的工具。佛教有所謂“三乘”的說法,“乘”就是車的意思,三乘就是三種通行的車。第一是聲聞乘,也叫小乘,通過領悟“四諦說”而證得阿羅漢果;第二是緣覺乘,也叫中乘,通過領悟“十二因緣說”而證得辟支佛果;第三是菩薩乘,也叫大乘,通過空性的領悟而證得無上菩提。三乘各有自己的修行方法,大乘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六度(又叫“六波羅蜜”,意思是六種到彼岸的方法):布施、忍辱、持戒、禪定、精進、般若。
布施是一個起點,最終的目的是解脫。佛陀在“行於布施”
之前,有一句: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他的意思是,菩薩應該以不執著的心態去布施。布施的目的是為了不執著,為了解脫,而佛陀又說你必須用不執著的、解脫的心態去布施。在這句話裏,佛陀顯現了他獨特而偉大的思想方法:手段就是目的。布施是起點,同時,在這個起點上,你已經達到終點。因此,佛陀所提出的六度,並非意味著,你必須先修習完布施,然後去修習忍辱,然後去修習持戒、禪定、精進、般若,然後到達解脫。佛陀完全不是這個意思。他的意思是,在每個階段上你都可以,而且必須進入最終的目的,佛法的修行和英語的學習,從一級到六級完全不一樣,知識的積累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階段,但智慧的開悟則是另一種更深刻的學習,是整體性的,是同時性的。
回到布施。佛陀說,不執著於色而布施,不執著於聲音、香氣、味道、觸覺而布施,總之,不執著於相而布施。為什麽這樣說?因為一般修行的人在布施時容易產生憐憫心,以為布施的對象比自己貧窮,也容易以為自己在積德而希望獲得回報,等等。
布施是一個實際的行為,簡單地說,隻不過把自己的東西施舍給別人的行為。比如最經常地把自己的錢給一個乞丐,最徹底的,出家人在出家前把一切的財物施舍給有需要的人。為別人講解佛法,也是一種布施,叫“法布施”,給別人無所畏懼的勇氣,也是一種布施,叫“無畏布施”。無論怎樣的布施,都是一種實在的行為,但佛陀說必須做到無相,才是真正的布施。無相布施當然不是不布施,而是布施的時候,不執著於布施這種行為,不執著於我是布施者他是接受者這樣的分別,沒有任何的要求得到回報的意識。隻是很自然的行為,很自然的舍棄,當你把錢布施給一個乞丐的時候,你並不覺得他是乞丐,他隻不過是和你一樣的人類,也不覺得你的錢有多麽重要,你給予他,就像太陽發出光芒一樣,照耀任何可以照到的地方。你就在那一個布施的時刻裏得到解脫。
忍辱、持戒等等,也是一樣,在你忍辱的時刻,在你持戒的時刻,你並不是在積累、在等待,而是在當下,你就不執著於忍辱或持戒本身,當下就達到那個最終的目的:解脫。因為解脫而自由地活著。這是《金剛經》發出的偉大信息,修行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需要等待,而是當下就可以達成,當下你就是一個自由的人。在無論哪個修行階段,你都可以直接抵達終點。
目標可能成為你掃除焦慮的障礙
現代社會的學曆有個次第,比如學士、碩士、博士等等,佛教的修行也有個次第,小乘佛教裏有四種果位,第一是須陀洹,第二是斯陀含,第三是阿那含,第四是阿羅漢,一個比一個趨向徹底的覺悟。第一個果位須陀洹意為初入聖者之流,所以又叫“入流”;斯陀含意為“一往來”,已經領悟了四諦的道理而斷滅了與生俱來的煩惱,但仍需在天上和人間各生一次,才能最後解脫;阿那含意為“不來”,已經完全斷除了欲界的誘惑,不會再在這世上轉生;阿羅漢意為“不生”,已經徹底覺悟,進入涅,不再處於生死輪回之中。這是漸進式的,須陀洹之後是斯陀含,斯陀含之後是阿那含,阿那含之後是阿羅漢。
因此,一般的修行者常常想著一個目標,一年或多年後我要修到什麽果位,然後,到一定時候會評估:我已經達到了什麽果位?是須陀洹還是阿那含?如果是阿那含,就會想:我已經證得了阿那含,接下來我要去修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