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麵對這個世界,麵對一切的事物,你應當沒有觀點,更確切地說,你應當把你腦海裏一切的觀點懸置,讓你的腦海空下來,讓存在本來的樣子顯現出來。

這是佛陀相對於其他一切思想家或宗教家的獨特之處,也是佛陀思想最具魅力的所在,或者說,佛陀思想的底子其實是徹底顛覆性的,對於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表示了完全的質疑,並把這種與語言密不可分的意識形態看作是囚牢。佛陀的所有努力,都在打破這個囚牢,把人從意識的束縛裏解放出來,回到一種自在的狀態。

大多數人活在偏見裏而不自覺

有什麽樣的道德觀念,就有什麽樣的德行;有什麽樣的婚姻觀念,就有什麽樣的婚姻;有什麽樣的價值觀念,就有什麽樣的選擇。觀念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偏頗的行為必有偏頗的觀念,邪惡的行為必有邪惡的觀念。所以,改變偏頗的行為,首先要矯正各種偏見;改變邪惡的行為,首先要矯正邪惡的觀念。

在觀念層麵上,最普遍的問題是偏見,大多數人活在偏見裏而不自覺。社會上的大多數問題,個人的絕大多數問題,都來自於偏見。何謂偏見?就是偏於一方麵的見解,俗稱成見。偏見有時也指敵意,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是這樣界定偏見的:“人們依據有錯誤的和不全麵的信息概括而來的、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敵對的或者負向的態度。”

與偏見相對的,是正見。俗稱道理。所謂明白人,就是懂道理的人。很多時候,明白一個道理,比獲得物質上的支持更加重要。一個乞丐,我們布施給他幾塊錢甚至幾百元錢,也許可以解決他一天或很多天的吃飯問題,但是,錢一花完,他還是要去乞討。如果我們教給他謀生的本領,以及新的生活觀念,也許可以徹底改變他的生活。對於貧困地區的幫助也是如此,物質上的支持是必要的,當人們還在挨餓受凍的時候,第一要務是給予物資。但是,物質的援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的狀況。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的問題,還得靠教育,靠教育改變貧困地區人民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新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會帶來全新的人生和命運。有一位美國學者曾經在印度做過田野調查,發現電視在鄉村的變革中起到了難以想象的作用,因為電視以鮮明的圖像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以及城市的價值觀念。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電視的影響,離開農村,到城市去尋找另一個世界。

因此,佛陀在講完《金剛經》的大概意旨後,對須菩提說,這部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功德,是為那些發菩提心的人說的,為那些追求最終解脫的人說的;如果有人能夠領會接受、讀誦,以教育的熱忱向大家解說,如來都清楚地看見並了解這個人,會得到不可稱量、無邊無際、不可思議的功德。接下來,反複說明一個意思,就是無論你用多少寶貝去布施,所得到的福德,都遠遠不如你受持、誦讀並為他人宣說《金剛經》,哪怕隻是其中的四句偈。比如,最後一段:“如果有人用充滿不可勝數的世界的七寶來布施,而另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心尋求徹底的解脫,受持、讀誦,並且為別人解說這部經書,哪怕隻是其中四句偈,所獲得的福德遠遠勝過前麵那個人”。

佛陀說《金剛經》具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功德,並非說《金剛經》這部經書具有神通的力量,放在身邊或者隻是口中念誦,就可以消除災禍。如果這樣的話,就和江湖術士一樣,幫你的床換一個位置,或者幫你改一個名字,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

佛陀的學說完全不是這樣的,佛陀說《金剛經》具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功德,指的是《金剛經》裏所闡明的道理,可以改變各種偏見,確立正見,然後,你因為正見而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佛陀的意思是,如果你明白了這個正見,那麽,你的生命就整個的發生轉化。也許,你仍然貧困或富有,仍然麵對許多困難,但是,你的心態和你處理的方法發生了變化,你的生命質地也發生了改變,像焦慮這種負麵情緒,自然會離你而去。

佛陀的獨特之處

《金剛經》所講的道理,目的是要達到徹底的解脫,並不是為著這一世的,而是為著一個無限的存在、一個無限的整體的法則。那麽,這個法則是什麽呢?或者說,《金剛經》到底講了什麽道理呢?《金剛經》裏幾乎所有的地方都隻說,你誦讀、受持、為他人宣說《金剛經》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隻是在第二十八段,有些變化: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就是說,菩薩用無數的寶貝布施,所獲得的功德,還不如明白“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的道理。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意思是一切的存在都不是絕對的,而是因緣和合而成,因此,我們看待一切的存在,都應該透過現象看到內在的真相,要讓我們的心不受各種現象的影響,而是安住於真相之上,如如不動。

這個道理歸納起來,還是三個字:不執著。因此,佛陀所說《金剛經》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實際上,說的是如果你明白了並且實踐了不執著的道理,你的生命就會變得不可思議。但是,這個不可思議,並非神通,並非具有了特異功能,佛陀強調的,乃是這個道理會讓你的生命從一切的束縛裏解脫,變成純然的自由的存在。

這確實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觀點,因為從古至今,一切的宗教和哲學都在倡導某個觀點,而倡導某個觀點往往意味著否定另外的觀點。隻有佛陀,隻有《金剛經》,在倡導一個觀點的時候,並沒有否定別的觀點,既沒有讚同什麽,也沒有否定什麽,隻是說對於一切都不要執著,不要去攀附,不要去喜歡或厭惡。最具革命意義的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大意是一切的現象沒有自性,根本上都不生不滅。這個觀點,對於自身肯定的時候,同時也在否定,最終是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

對於這個要求你“不執著”的觀點,你也不能執著。

如果說《金剛經》中的這個觀點也叫觀點的話,其實是“沒有觀點”,《金剛經》的觀點就是:當你麵對這個世界,麵對一切的事物,你應當沒有觀點,更確切地說,你應當把你腦海裏一切的觀點懸置,讓你的腦海空下來,讓存在本來的樣子顯現出來。這是佛陀相對於其他一切思想家或宗教家的獨特之處,也是佛陀思想最具魅力的所在,或者說,佛陀思想的底子其實是徹底顛覆性的,對於語言背後的意識形態表示了完全的質疑,並把這種與語言密不可分的意識形態看作是囚牢。佛陀所有努力,都在打破這個囚牢,把人從意識的束縛裏解放出來,回到一種自在的狀態。

盲人摸象的深刻啟示

為什麽我們在麵對一切現象的時候,應當把一切的觀點都懸置起來,讓自己的腦海成為空的狀態?專門記錄佛陀故事的《六度集經》

(三國時代吳·康僧會所譯出)裏,佛陀用了一個故事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他的弟子有一次去城裏化緣,因為時間還早,就到另一個教派的講堂裏去閑坐。那個教派的門徒正在討論經書,讀到某一句時,大家的理解不一樣,開始還是互相說服,慢慢就有了火藥味,互相攻擊起來。

有人說:“我明白法的含義,你知道什麽叫法嗎?”

有人說:“我的解釋才合乎道,你講的不合乎道。”

有人說:“按我說的,可以實行;按你講的,隻是空話。”

有人說:“你什麽都不懂,你是在胡說,我的就是對的。”

唇槍舌劍,你一句我一句,各不相讓,越爭越激烈。佛陀的弟子在旁邊聽著,怎麽也聽不明白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過了一會兒,他們就出去了。回到佛陀的居處,他們把剛才看到的爭論場麵告訴了佛陀。佛陀就說了一個“瞎子摸象”的故事。他說在很久以前,閻浮提洲有一位國王,叫鏡麵王。鏡麵王平時念誦佛經,智慧多得像恒河裏的沙子一樣。不過,他的臣民多數不讀佛經,卻相信一些邪教外道,就如相信螢火蟲的亮光,卻懷疑日月巨大的光明。於是,他下令召集一些瞎子,到王宮的廣場上來。

那些瞎子來到廣場上。鏡麵王讓人把一頭大象牽到瞎子們的麵前,瞎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腳,有的摸到了大象的尾巴梢,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肚皮,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頭,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這時,鏡麵王問他們:“你們都看到大象了嗎?”

瞎子們回答:“看到了。”

鏡麵王又問:“大象像什麽呢?”

摸到象腳的瞎子說:“大王聖明!像一個裝漆的竹筒。”

摸到象尾巴梢的瞎子說:“像一把掃帚。”

摸到象肚皮的瞎子說:“像一麵鼓。”

摸到象背的瞎子說:“像一堵牆。”

摸到象耳朵的瞎子說:“像一隻簸箕。”

摸到象牙的瞎子說:“像一隻角。”

摸到象頭的瞎子說:“像一個大臼。”

摸到象鼻子的瞎子說:“大王聖明!大象像一根粗繩子。”

瞎子們在國王麵前爭吵起來,都說:“大王,我說的是真的。”

鏡麵王笑著說:“瞎子們啊!瞎子們啊!你們沒有聽說過佛經吧。”於是,他說了一首偈:

瞎眼的人爭來爭去,都說自己是真的,見到一斑就說別的不存在,為了一頭象而相互慪氣。

沒有唯一的真理

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然而,並非人人領會其中革命性的思想。在《金剛經》裏,我們可以看到,佛陀首先強調了觀念的重要,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然後,他又說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那就是,你必須沒有觀點。為什麽你必須沒有觀點。用這個故事的說法是,存在(大象)是一個無限的整體,而每一個人都是有限的(瞎子),視覺、聽覺等等是有限的,你隻能看到聽到你能夠看到、聽到的。但在你能夠看到、聽到的以外,是無限的廣大。

因此,當我們麵對存在的時候,當我們試圖作出一個什麽判斷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保持一種謙卑,一種對於不可知的整體性的謙卑。你可以作出任何判斷,你可以說出並遵行任何道理,但是,你一定要明白,這些判斷或道理,都隻是無數判斷和道理中的一種,隻是其中的一種,沒有唯一的真理,每一種都隻是其中的一種。

想起另一個故事。有個人生活在一個很富裕的國家,好像什麽東西都不缺乏了。然而,還是不滿足,總是想著這個世界上一定還有什麽,是自己的國家所沒有的。於是,他上路了。走了很多地方,卻找不到自己國家所沒有的東西。就在他絕望的時候,突然發現市場的角落裏,站著一個人,在賣東西,但是,他的手上和麵前都是空的。他在賣什麽呢?於是走上前去問:你賣什麽呢?那個人回答:智慧。智慧?這倒是自己從未見到過的,又問:多少錢?回答:五百。於是給了五百金,得到的是一句被稱為智慧的話:遇事細考慮,不輕易發怒;今日雖不用,終當有用時。他不知道什麽時候有用,隻是把它熟記在心,就回家了。

回到家裏,看到妻子的床前多了一雙鞋子。以為自己在外多日,肯定是妻子出軌了。一下子就生起惡念,拔出了隨身攜帶的匕首。就在舉刀的那一刻,突然想起那句用五百金買來的智慧,就把刀放了下來。揭開床幃,看到的是他的母親。原來妻子生病,他的母親特意來照顧。那個人情不自禁地自言:我母親的性命,加上妻子的性命,遠遠超過一萬兩金。五百金真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