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紐約的中心位置,距我家步行一分鍾的路程有一片樹林。春天來了,一叢叢黑草莓中間長滿了白色的野花,鬆鼠在樹林裏快樂地生活著,草長得和人一樣高。這片沒有被破壞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園。沒錯,的確是一片森林,當我深入其中的那天下午,所看到的景象跟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沒有兩樣。

我和我的小波士頓鬥牛犬雷斯常到公園散步,雷斯很聽話,從不咬人。我也沒有替它拴狗鏈或戴口罩的習慣,況且公園裏的人很少。一天,我們正在公園裏散步,一位騎馬的警察過來了,他急著要擺擺自己的架子。“你為什麽不拴狗鏈,讓它在這兒亂跑?”他斥責我,“你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嗎?”“啊,我知道,”我溫和地對他說,“但它不會在這兒咬人的。”

“不會!法律不允許你這種自以為是的看法。它很可能咬死鬆鼠或咬傷小孩。如果下回我再看到這隻沒有拴鏈子的狗,那你就準備自己去找法官吧!”我禮貌地答應下來。

我試著做了幾回,但雷斯很不耐煩,我索性不讓它這樣受罪——我們又像原來一樣出來了。但沒過幾天就遇到了麻煩。一天下午,雷斯和我正在一座小山坡上賽跑,我突然看到了那位警察跨在一匹紅棕色的馬上向我走來。雷斯正向他直衝過去。這下可倒黴了,但我已做好準備,不等警察開口就先發製人:“警官先生,你當場逮到我了,我不會再找借口了,我有罪。你上禮拜已經警告過我要罰我的。”“沒什麽,”警察變得溫和起來,“人這麽少的地方,誰都會帶這樣可愛的小狗出來散散步。”“沒錯,”我答道,“可這是違法的呀!”

“這麽小的狗應該不會咬人吧。”警察反而為我說話了。“可它可能會咬鬆鼠的。”我說。“到不了那種地步,”他說,“這樣吧,你讓它跑過這座小山,隻要我看不到,就沒事啦!”警察也是人,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當我責怪自己的時候,就是滿足了他的自尊。沒有必要為自己辯護,去跟警察爭執!

我不和他起正麵衝突,那個時候,我肯定是絕對錯了,對方絕對沒錯,我爽快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如果我為他說話,他反而會為我著想,事情就在融洽的氣氛下解決了。他甚至比查士德·貝爾爵士變得更和善,可就在一個星期前,他還想用法律來嚇唬我。

當我們免不了會受到責備的時候,就先自責吧。自責總比受人責備要好。當你知道有人想責備你的時候,就先把對方的話說出來,那他就拿你沒辦法了。他會寬宏大量地原諒你的過錯,就像那位警察對待我和我的小狗那樣。

費丁南·華倫是一個賣藝術品的商人,曾使用這個辦法,使一位暴躁的顧客的情緒得到緩和。“精確而嚴謹的態度,在製作商業廣告和出版品中是最重要的。”華倫先生事後說,“一些藝術編輯要求別人立刻實現他們設想,這樣難免會發生一些偏差。我服務的某位藝術編輯就很挑剔,我從他的辦公室出來時,心裏總是很不舒服,倒不是因為他批評我,而是因為他對待我的方式。最近,我交了一件急件給他,他打電話說要我立刻到他辦公室去,稿件有誤。我到他辦公室後,果然,他很高興有了挑剔我的機會,而且滿懷敵意。正在他滔滔不絕地數落我時,我運用了自我批評的方法。我說:‘某某先生,你說的對,我的錯誤確實不可原諒,我為你工作了這麽多年,還不知道怎麽做,我真是不好意思。’

“於是他開始為我說話了:‘你說得對,不過還沒有那麽嚴重。隻是──我馬上插嘴道:‘任何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我怎麽沒看到呢?’我絕不讓他為我開脫。這是我第一次因為批評自己而感到高興。

“我說:‘我應該更加細心,你給了我這麽多的活,我卻不能令你滿意,我一定要重新做。’於是,他說不用那樣麻煩,並誇獎起我的作品來,還說他再改一改就可以了,這點小錯也不會讓他的公司費幾個錢。總之,小事一樁,不值一提。我的這種自我批評,不但使他沒了脾氣,而且他還請我吃了午飯,他又給我一張支票,讓我再幹別的活。”

當你坦然麵對自己的錯誤時,會感到某種意義上的滿足。因為這消除了自己的罪惡感,也在某種緊張的氣氛下保護了自己,更有利於迅速準確地解決錯誤。

曆史上流傳下一個佳話:南北戰爭期的李將軍,曾要求獨自承擔畢克德進攻彼茨堡慘敗的責任。

西方最讓人心動的一場戰鬥當屬畢克德那次進攻了。當時的畢克德長發披肩,十分浪漫,跟拿破侖在意大利戰役一樣,差不多天天都在戰場寫情書。那個不幸的7月的一個下午,他把軍帽斜戴在頭上,迅捷地放馬向北軍發起衝鋒,他的部隊緊緊地跟隨著他,為他呐喊。整齊的軍姿,高揚的軍旗,閃亮的刺刀,驍勇的士兵,就連北軍也忍不住發出聲聲讚歎。

就在這時,墓地山脊後麵突然竄出一隊埋伏的步兵,畢克德的軍隊毫無準備,遭到了瘋狂的射擊。山上頓時硝煙彌漫,死屍遍野。就在幾分鍾之後,畢克德的部隊,隻剩下了一個旅長五千士兵也損失了四分之三。

將領阿米士德領兵衝了上去,他爬上旁邊的石牆,用指揮刀頂著軍帽揮舞著叫道:“兄弟們,去殺他們!”士兵們沸騰了,他們異常勇猛,用槍把、刺刀和北軍進行肉搏,終於在墓地山脊的北方陣線上插上了自己的軍旗。

這一刻,是南軍戰功的輝煌紀錄,但軍旗隻在那兒飄揚了一會兒就倒下了。畢克德超乎尋常的勇敢,他最後的衝刺雖然光榮,但卻是失敗的開始。李將軍部隊的這次失敗,使南軍無法突破北方的陣線,大局已定。

李將軍悔恨不已,他主動將辭呈送到南方的戴維斯總統那兒,要求找個更能幹的把他自己換下來。原本,李將軍可以找出幾十個理由來推脫責任,例如,有個別師長失職,騎兵沒有及時趕到等等。

可李將軍胸懷寬廣,不責備別人。他親自迎接敗陣回來的軍隊,在眾人麵前進行自我檢討:“都是我的錯,我一個人使整場戰鬥失敗了。”統帥總是高高在上。能獨自承擔失敗責任的人,曆史上有幾個?

在香港卡耐基課程任教的麥克·約翰說,中國有很多文化所帶來的特定的問題需要新的解決方式,這比遵守古老的傳統更有好處。他班上有一位中年學員,多年來他的兒子都不和他來往,因為這位父親從前抽過大煙,不過現在他已經戒掉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長輩不能夠先向晚輩認錯,所以他以前認為父子和好,必須由他的兒子先來找他。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他說起他多麽想和兒子和好,想抱抱從未見麵的孫子孫女。班上的學員全是中國人,很理解他的想法和處境,可突破傳統畢竟是困難的。這位父親堅持認為他是對的,兒子應該先來找他,因為年輕人必須尊敬長輩。到了快培訓完的時候,這位父親的想法變了。他說:“戴爾·卡耐基告訴我們,當你錯了,你就應該立刻坦誠地承認。仔細想想不無道理,我早就該認錯了,我現在要坦白地承認:我錯怪了兒子。他不見我是有道理的。假如我主動請求晚輩的諒解,也許很沒麵子,但是我自己犯的錯誤,我就應該承認錯誤。”聽了他的話,全班鼓掌支持他這麽做。在下一節課上,他給大家講了他是如何去他兒子家裏請求諒解的。現在他和他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又和好了。

艾柏·赫巴,這位怪異的作家常常因為尖酸的文章鬧得一片嘩然,激起人們強烈的不滿和爭議。但赫巴很會和人打交道,很多他的對頭因此成為他的朋友。舉個例子,有些生氣的讀者給他寫信,說他的某篇文章不好,再罵他一頓,赫巴這樣給他們回信:

仔細想想,我也不很認同自己。我也不一定都滿意自己以前寫的東西。很高興你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如你路過寒舍,歡迎來訪,我們可以交流一下。謝謝你的誠意!

赫巴

麵對這樣的態度,你自然就沒話可說了。

當我們確信自己正確,就要委婉地、友好地使對方認同我們的看法;當我們錯了,請對自己誠實一些,馬上真誠地承認吧。信和不信是你的問題,這種技巧不但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非常有趣。有句老話說得好:“爭辯絕不會使你得到滿意的結果,退一步海闊天空,會有更多的收獲。”

規則三:當你錯了,就立刻真誠地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