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初,我們開始關注大學生批判性思維教育這個領域。
為什麽關注這個領域?原因很簡單,我們這些作者開始係統性的讀一些批判性思維的書,讀完以後,第一個受教育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覺得我們這些老師需要首先接受批判性思維教育,而不能隻是天天去對大學生講你們要學會獨立思考!
我們這些做老師的人,一定就有完整的獨立思考能力?果然就懂什麽是批判性思維?果然就能做到對權威的觀點加以批判吸收?果然遇到事情就能三思而後行?
我自己思考的結論是——還真不能。
批判性思維不是聽一場講座、看幾本書就能具備的能力,它是一個需要不斷訓練才能養成的能力,我們過去接受了這方麵的一些零碎訓練,但不係統不專業,我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人啊。
2.10年後,我開始廣泛閱讀批判性思維的書,寫讀後感或者製作PPT,還寫博文分享,這些對於我自己其實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越來越認同國內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看法,大學生太需要批判性思維教育了!
這樣的教育,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從閱讀相關領域的好書開始。
但是我們也發現另外一個問題,願意看批判性思維領域圖書的大學生不多,還不如職場人多,不過其實這方麵的好書還真不少!這是為什麽?
我們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大學生接觸範圍裏,推薦勵誌書,推薦好玩的小說,推薦考證考研的圖書太多,推薦這種燒腦又看起來不能馬上解決實際問題的書,太少。
第二是目前市麵上的批判性思維書,要麽寫成了教材,文字晦澀難懂,你如何指望一個連批判性思維都不知道的孩子去和你討論邏輯三段論呢?要麽這些書是從國外翻譯過來的,案例都是國外孩子關注的案例,你讓中國學生討論應不應該墮胎,要不要禁槍,這完全沒有文化共鳴啊。
所以我們的答案很簡單——批判性思維教育首先要批判思考下自己,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模式不夠接地氣?
說到接地氣,又要提到第三個原因,我們發現中國的大學生最大的問題不是要學批判性思維,而是要先學會提出一個好的問題。一個不會提問的人是很難建立對別人觀點和論證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
比方講很多大學生問我們:“我該不該考研?”如果一個人的提問質量停留在這個水平,就算我們為他提供了好的答案,他也不會有長進,原因是他的思考還處在很低級的階段。提問的能力反應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提不出好的問題,就發現不了好的思考路徑,隻會越努力嚐試獨立思考越痛感迷茫。
所以我們先寫了一本《學會獨立思考:學習篇》,我們想先幫大學生學會提問,學會搜索,學會簡單的歸納和整合信息,一個人必須有獨立的搜索信息、歸納信息、提煉信息的能力,才能對別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獨立的思考。
但會提問還不夠,我們還是得了解獨立思考需要的批判性思維,那麽這本書我們想承接上一本《學會獨立思考:學習篇》,從學會提問進一步延伸到學會思考,特別是批判性思考。
為了讓大家覺得批判性思維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努力讓這本書中的案例都來自生活場景,並且接地氣,也許這樣,才是會受到讀者歡迎的批判性思維教程吧。
還有一件事,我想特別說一句,很多人問你寫給大學生看的書,我們職場人也能看嗎?——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一般是你不能假定讀完了大學,大學階段應該學會的知識或者技能就都學會了啊!
比如本書提倡的批判性思維,教育界公認大學生應該學習,但是絕大部分大學生都沒有學會啊,難道你一上班,就突然會了?
保持初心,成長更快,對職場的朋友,我的建議是耐心看下去,你們收獲也許更大。
最後,希望你們喜歡這本書。